作者:艾生 目 錄 序: 1 第一篇:迴廊驚豔 2 第二篇:佛門邂逅 4 第三篇:隔牆對吟 6 第四篇:山門寺警 8 第五篇:白馬解圍 10 第六篇:夫人賴婚 12 第七篇:琴淚相印 15 第八篇:遞簡傳情 17 第九篇:逾牆幽會 19 第十篇:春宵一刻 21 第十一篇:梨院拷紅 23 第十二篇:長亭送別 25 第十三篇:琴童報喜 27 第十四篇:鄭恆鬧婚 30 第十五篇:喜結良緣 33 序: 黃河之水天上來,華夏文明從此開。 泱泱大地悠悠事,漢唐彪史幾千載。 鸛雀雄樓沖霄蓋,窮目輝煌千里外。 滔滔不絕蒲津渡,錚錚鐵牛兩邊來。 沃野千頃田萬畝,楊柳依依向天舒。 飛燕無數人無數,春風撲面光如注。 蒲州古城繁華景,不辱盛世傳美名。 西廂一記萬古頌,普救古寺天下聞。 第一篇:迴廊驚豔 自古風流出少年,正是青春壯志酣。 西洛張生名君瑞,引馬攜童奔長安。 長安路遠天色暮,人困馬乏驛棧駐。 偷閒難得普救游,從此踏上尋芳路。 聖地天高晴空秀,名寺古刹亮望目。 普救金字大如鬥,曾是則天香火處。 和尚門迎隨客步,僧院法堂羅漢數。 鐘樓遊遍登寶塔,迴廊驚見觀音入。 調笑香肩將花捻,行時腰肢嬌又軟。 眉似新月櫻桃口,嫋娜旖旎垂柳間。 認定神仙觀音駕,五百年前是冤家。 臨去秋波回眸笑,馋涎相思空咽下。 窈窕淑女君好逑,君瑞欲前蹤影無。 飄飄飛過飄飄渡,不知仙女來何處。 回首揖問小師傅,和尚視目心如數。 前朝崔相千金女,梨花深院西廂住。 第二篇:佛門邂逅 為情能把功名拋,不去長安佛門老。 苦求長老借僧房,朝夕能見麗人袍。 應是老天開口笑,大師示爾好事到。 二月十五吉利日,超度相國亡靈好。 相國仙逝故土安,舉家回京阻路難。 ○残春寄宿普救寺,但等他日歸家園。 相國夫人半百身,遺孀孤女途路窮。 吉日超度相夫事,方能換得好心情。 天賜良機莫遲鈍,求得法堂香火共。 為睹美人絕色身,素衣悲面裝涕零。 老納喚徒俱振奮,道場做法要虔誠。 法堂琉璃月高輪,鐘鼓響時佛號沉。 二月春雷響殿角,半天風雨灑松梢。 候門不許眾僧敲,相國小姐鶯鶯到。 忽是仙女盡妖娆,傾國傾城太真貌。 柳眉粉鼻櫻口小,梨花面俏楊柳腰。 眾僧凝眺方寸糟,師老徒小沒顛倒。 禿頭當作金磬敲,燭滅香消無人曉。 嬌娘哭父梨花雨,張生視如七仙女。 羞花閉月光無色,佛門邂逅成天意。 第三篇:隔牆對吟 乍逢相見別時想,晝夜思念小嬌娘。 院宇深,枕簟凉,孤影一燈書搖愰。 眉兒淺淺臉淡妝,粉香膩玉搓咽項。 翠裙素袖玉筍長,半天風韻萬思量。 夜深靜,月清朗,難入眠,覓芬芳。 但能借得滿園綠,化作美人處處香。 角門吱呀細聲響,美人乘風出西廂。 腳踮脖長牆孔望,美人拜月訴衷腸。 清風送我美人來,我為美人更暢懷。 明月照我司馬膽,牆外吟的衷情在。 月色溶溶夜深沉,花陰寂寂春光明。 嫦娥如何臨皓魄,隔牆不見月中人。 蘭閨難耐久寂寞,無事自尋度芳春。 料得今夜行吟者,應憐月下長歎人。 語意清,韻律新,惺惺自古惜惺惺。 至此方知美人累,姻緣還需紅線引。 平生好事從今定,詩意借月照分明。 明朝桃花樹下等,不娶鶯鶯誓不婚。 第四篇:山門寺警 忽如地動山河崩,半萬賊兵圍山門。 叛將飛虎不忠誠,傷天害理禍國民。 聞得崔家有嬌鶯,婷婷玉立初長成。 隱居寺院深閨中,即刻送吾免屠門。 長老聞言魂魄驚,寺院上下亂如蜂。 喊聲振天馬嘶鳴,危急時刻報夫人。 夫人情急意亂生,慌對寺內男人明: 爾等誰退賊寇群,倒陪嫁妝娶鶯鶯。 鶯鶯思念意中人,更曾花廊見玉容。 身本潔來還潔去,以死方休保潔身。 群中傳出鳴掌聲,能退賊兵自奮勇。 諾言一拋值千金,睽睽眾目向張生。 張生面向夫人雲,小生西洛雲遊人。 二十多三今未婚,父母早喪孤苦伶。 自幼飽學詩書禮,蒲州會友長安行。 借宿名寺遇佳人,願為佳人退賊兵。 夫人長老喜若驚,小姐紅娘涕淚擁。 半萬賊兵爾能退,願汝心事早成真。 第五篇:白馬解圍 張生揮毫如鳳舞,成就一份告急書。 書中詳盡當下事,何人敢送收信處? 蒲關鎮守杜確兄,吾等多年生死情。 人稱白馬大將軍,奉旨統帥十萬兵。 眾里衝出一僧人,自告奮勇能擔承。 惠明師傅英雄膽,拼死要保眾太平。 酒一碗,吼三聲,戒棍打的天地昏。 揖拜長老與夫人,一頭扎進雲霧中。 將軍見信怒衝心,號令征戰健兒軍。 為救百姓於痛苦,剿滅飛虎保黎民。 寺院門外旌旗動,戰鼓響徹夜空中。 白馬淩空劍一指,半萬賊兵束手擒。 喜迎白馬進山門,臨危方顯英雄本。 眾僧拜謝大將軍,將軍回師鐵蹄塵。 寺院上下齊歡騰。 掃賊除惡民太平, 丫鬟紅娘向眾聲,明朝夫人宴張生。 第六篇:夫人賴婚 眾僧舉指讚張生,張生思念意中人。 盼得今朝美人見,圓我昨夜桃花夢。 皂角洗臉味香清,小帽烏紗亮分明。 楚楚衣冠水中影,急等紅娘來牽引。 鶯鶯通宵未眠身,盼黑盼明盼郎君。 茶食無味心欲蹦,盼曉看破三層雲。 未見其人先聞聲,紅娘得令來邀請。 相貌才性誰不愛,紅娘見了心也動。 嬌娘聞請如意君,早忘文雅禮儀身。 平生盼得今朝新,不負當世女兒紅。 良辰美景莫錯行,西廂窗外旭日升。 風簫樂奏合歡令,孔雀春風軟玉屏。 才子多情佳人幸,春風燕爾紅線引。 舉將滅寇功難沒,美酒一杯暢懷飲。 梨花深院東廂廳,老婦宴前等來賓。 新人不知身是客,滿心拜謝岳母恩。 夫人金口天雷鳴,炸響驚醒夢中人。 鶯鶯張生兄妹論,從此禮數要分清。 最恨不過夫人心,隨意烏龍連理分。 恩斷義絕倫理忘,水底望月南柯夢。 一杯苦酒滴滴痛,低首無語淚穿心。 張生罷宴離東房,從此臥床病纏身。 為娘好口不應心,佳人自古多薄命。 淚灑西廂鶯鶯恨,玉容寂寞胭脂空。 棒打鴛鴦连理搓,晴天劈雷奈如何。 有分只熬吟詩夜,無緣難成洞房春。 第七篇:琴淚相印 仰首望月深情默,隔牆酬和如膠著。 誰為恩愛穿線引,迎風帶月似花渴。 花園夜深空寂寞,紅娘心細良策多。 勸君將把琴聲作,妾陪小姐月下和。 拜天拜地難圓情,紅娘一點豁然新。 三拜謝過紅娘身,倚窗急盼雪月升。 張生撫琴盼夜深,未張琴弦先動情。 足下伴生幾風雨,今夜汝要顯神靈。 昔日司馬相如狂,驚天一曲鳳求凰。 曲終搏的文君意,佳話傳頌美名揚。 時不待我趁月光,撥弦開張夜空響, 自古風流愛風流,月下訴盡兒女長。 有美人兮見不忘,一日不見思如狂。 四海飛兮鳳求凰,無奈佳人離東牆。 張弦代語訴衷腸,何時見許慰彷徨。 言配德兮攜手將,不得飛兮我淪亡! 窗裡訴情窗外聞,曲調未終淚沾巾。 字字句句入心骨,琴韻淚滴兩相印。 芳心自懂相思意,嬌鸾雛鳳失雌雄。 落花流水春不去,休將勞燕飛西東。 第八篇:遞簡傳情 心有煩事錦繡無,病著筆硯淚成書。 書簡成就誰相助,唯求紅娘傳尺素。 深院淺出西廂進,雖是婦道有秉性。 簡傳簡入如春燕,枯木逢春待甘霖。 相思恨轉添愁容,漫把瑤琴弄弦聲。 樂事又逢春來早,芳心爾亦動分明。 此情不可違天意,虛譽何須奉教深。 莫負月華明照時,且憐花影重下人。 風靜簾閑蘭香散,梅紅羅軟帳輕彈。 半晌抬身長聲歎,自不明眸钗偏亂。 脂粉香消懶去添,春恨壓眉病恹恹。 相思無限愁無限,猶如春水掛眼簾。 亂挽雲鬟將簡拈,低垂粉頸孜孜看。 顛來倒去不心煩,裝模作樣變朱顏。 質問紅娘簡何物,紅娘欲言淚漣漣。 那生盼見難茶飯,命在旦夕讓人憐。 萬語千言都不管,廢寢忘餐思想遍。 密寫香笺述繾綣,《三五》一詩芳心亂。 鶯鶯描筆成書簡,托與紅娘莫待慢。 羅衾不耐五更寒,展簡能使寢食安。 紅娘接簡喜上臉,飛入書房君瑞前。 香笺舒展仔細看,良方能治相思眠。 第九篇:逾牆幽會 庭院黃昏春雨來,深心一縷成牽帶。 紅娘報喜暮然開,花笺情意相思在。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 隔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盼得月華有意偏,能照離人東牆前。 紅杏一株隨附攀,飛天逾躍任嬋娟。 屈指幽期盼三五,恰到春宵惟恐誤。 濃柳壓牆花密處,逾過便是桃源路。 花影拂牆縱身入,月至西廂人不住。 欲問紅娘知何處,湖光仙女香入戶。 心急如焚計難顧,忘記紅娘身在後。 花園深幽月隱樹,驚擾美人幾成誤。 兩意相思朝又暮,忍淚凝情言難訴。 怕人尋問終無語,密笺親授金石固。 休將閒事苦縈懷,取此摧殘天賦才。 不意當時完妾命,豈防今日作君災。 仰圖厚德難從禮,謹奉新詩可當媒。 寄語高唐休詠賦,明宵端得雨雲來。 生生喜極忘疲累,哩也波哩也囉哩。 孤眠難枕如度歲,情願相同猶夢醉。 第十篇:春宵一刻 花有蔭,月有陰,春宵一刻抵千金。 隔牆花影催人奮,西廂閉戶尋玉人。 窗色無光門輕碰,人靜夜深無窺動。 僕主隨風無斜身,花影幽幽月隱雲。 眨閃繁星柳垂下,嫩綠池塘藏睡鴨。 春寒夜涼苔徑滑,濺水打濕淩波襪。 晚風寒峭透窗紗,金鉤繡簾空不掛。 花蔭重疊香風細,庭院深沉淡月撒。 紅娘托衾推門宅,擁得嬌娘送奇才。 忽見美人先跪拜,疑似月姑下凡來。 羞羞答答頭不抬,軟玉溫香情滿懷。 月明見得光華貌,芳心一片任君摘。 繡鞋半拆柳腰擺,羅帶斜松紐扣歪。 半露酥胸杏桃腮,不知春風何處來。 春至人間花弄色,如魚得水牡丹開。 半推半就還復來,嫩蕊嬌香蝶恣采。 今宵成就枕席拜,月下紅娘苦做媒。 情投意合成恩愛,棒打鴛鴦不分開。 第十一篇:梨院拷紅 日復日去水流嘩,花開花落春到夏。 兩相歡愛無憂愁,原來忘記未婚嫁。 同眠整宿無牽掛,夜去晨歸伴紅霞。 月圓便有陰雲聚,花開總要被雨打。 恍惚語言神思差,體態不同腰肢滑。 夫人疑惑問歡郎,方知女兒依附他。 召來紅娘怒斥責,嫩皮也將棍棒下。 賤人不知深和淺,誤導小姐向懸崖。 紅娘忍痛據理爭,句句擲地有回音。 是是非非要分明,曲曲直直量尺準。 飛虎賊寇圍山門,白馬蕩平半萬兵。 夫人諾言何收回,棒打鴛鴦湖水中? 三從四德莫從真,仁義禮信人上人。 相門威信非兒戲,夫人言行需謹慎。 鶯鶯張生情已深,為情能至九泉行。 骨肉相連勿切割,女大難留應成婚。 紅娘句句理似針,字字穿透老身心。 掩淚拂面喚情種,雙雙高堂跪夫人。 夫人怒面斥鶯鶯,爾身早許鄭家門。 事已至此誰應承,唯有老婦斷家親。 張生爾亦應清醒,相門三代無白丁。 若娶鶯鶯出嫁身,西去長安換功名。 第十二篇:長亭送別 碧雲天,黃葉地,西風緊,雁南飛。 十里長亭難別離,秋雨總是離人淚。 秋風落葉亂紛飛,寒煙衰柳草萋迷。 恩愛相歡成記憶,人各東西難分離。 手握杯盞抖難舉,未語抬頭淚相隨。 為娶鶯鶯奔長安,金榜無名誓不歸。 意如癡,心欲碎,今日方知離別味。 都道鴻鵠志向遠,誰知分離也淚垂。 淋漓襟袖啼紅淚,山水寒暖自添衣。 君別遠行何時歸? 行程未蹬盼來期。 且盡一杯訴衷語,丈夫雄心志千里。 恩愛有加忍別離,功成名就報嬌妻。 異鄉花草任嫵媚,何處更無知音遇。 晚來休將西樓倚,相思常憂會憔悴。 張生啼痕衫袖污,鶯鶯粉淚盈腮處。 依依難舍無成語,扶車攀鞍還囑咐。 人間知已妾與君,天若有情情更濃。 車向東,馬西行,青山擁,秋風送。 第十三篇:琴童報喜 暮秋相別又逢春,半載光陰成一夢。 思君猶如春愁水,逝者如斯伴愁行。 寒衾難耐孤枕夢,香消玉減懶裝容。 花謝花開任自棄,月圓月缺誰與共。 莊周蝴蝶舞虛空,顫顫竹影走蛇龍。 朝思暮想情深沉,牽腸掛肚愁夢中。 舊愁未了續新愁,新愁似水情悠悠。 獨上西樓空目處,蒼樹衰草野渡舟。 榴花裙損胭脂皺,丁香紐掩芙蓉扣。 相思淚濕香羅衫,對鏡人比黃花瘦。 繞樹喜鳥無休叫,隔窗招手紅娘笑。 燭蠟整宿爆花閃,門外琴童喜訊到。 書在手,淚凝眸,無語低頭心在抖。 顫手未拆淚先流,悔叫夫婿覓封侯。 妾和淚開情鋪就,君和淚修筆也呜。 淚滴點點心上血,新痕舊痕兩湮透。 玉京仙府探花郎,寄語蒲東窈窕娘。 指日拜恩衣晝錦,定須休作倚門妝。 手捂喜墨心靜想,轉交信物包裹藏。 催促琴童馬疾行,書封雁足莫停擋。 捧手信物細思量,件件都是相思狂。 斑斑漬漬嬌娘淚,字字句句能斷腸。 闌幹倚遍盼癡郎,莫戀宸京黃四娘。 病裡得書知中甲,床前覽鏡試新妝。 霜葉曾棲鳳凰志,何處能得溫柔慈, 癡情淑女思君子,叫人如何不夢思。 風淅淅,雨絲絲,夢回多少西廂事。 昨夜秋雨梧桐落,今朝春風花開時。 第十四篇:鄭恆鬧婚 長安嫡親鄭伯常,崔相曾把鶯鶯搪。 姑舅聯姻許其婚,誰知無緣在東房。 伯常自恃在官場,依仗身貴形象忘。 崔相喪期未曾見,今朝婚約嬌鶯娘。 聞得嬌娘心無意,口出狂言論財欲。 喚來紅娘逞能氣,面對夫人無禮儀。 媒妁之言非兒戲,綱常倫理聖人喻。 相父之命豈能違,誰家單女配雙婿? 夫人啞口言難對,不知婚變如何敘。 慌亂無主心忐忑,欲將女兒再婚配。 嬌娘視睹淚傾盆,怒氣如火向鄭恆。 休道崔戶無常倫,免提姑舅曾諾婚。 相父靈柩歸故里,不見汝之鬼和人。 飛虎賊兵圍山門,爾等身在何處行? 張生活我全家命,以身相許順天恩。 夫君識禮為人敬,寒門層出將相魂。 紅娘仗義直言恕,忘記身家主和奴。 休得仗勢孤孀處,免遭雷劈無人收。 高低遠近都論休,螢火月輪兩清楚。 君瑞錦繡清賢能,鄭恆濁民小人圖。 張生金榜喜報酬,即日洞房燃花燭。 白馬將軍奉旨候,勸爾進退量自估。 鄭恆聞言底氣輸,深淺不知場何收。 滿心歡喜成泡影,悔恨當初人情無。 寒暖虛意辭姑母,無地自容顏難顧。 從此嫡親再無名,退步踏上暮歸路。 第十五篇:喜結良緣 驕馬玉鞭出皇都,辭別京華回蒲州。 玉堂風流成人物,衣錦還鄉寫春秋。 酬志龍泉萬卷書,豪情行得千里路。 身榮難忘西廂情,愁來猶記吟詩處。 今朝三品官誥職,昨日方遊一寒儒。 朝天謝罷聖主恩,跪地淚吻普救土。 霞光普照山門開,燕飛寶塔風鈴舞。 樹上喜鳥比翼飛,水中鴛鴦競相渡。 春花秋月夢難收,夫唱婦隨恩愛訴。 人間佳話傳九州,舉賀酒,鳴樂鼓。 美人腮凝新荔秀,兒郎書墨展宏圖。 抬羊擔酒賀新郎,同比翼,祥雲翥。 金冠霞披擁鶯娘,狀元張生花錦簇。 花好月圓百年好,大鵬展翅萬里途。 諸國來朝皆稱臣,四海無虞萬歲呼。 朝有賢相庶民富,風調雨順五穀熟。 戶戶安居鳳凰來,處處樂土麒麟出。 永老無別萬古聚,願天下有情人終成了眷屬! 2018年07月13日草於北京, 2018年12月20日修稿於北京, 2021年04月29日終稿於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