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喜平 | 生活随笔

 时光捡漏 2021-07-11

不知不觉,在家已经呆了两个月了,从忙碌的生活中一下子解脱了出来,起初还有一点点不适应。不适应日子的这种慢,不适应每天的无所事事,不适应听左邻右舍的鸡毛蒜皮,不适应早睡早起。

慢慢的,慢慢的,什么都习惯了。原来放下,放下心里的执念,放下生活中的欲望,放下日子里的斤斤计较,做一个随缘的人,做一个简单的人,做一个心无杂念的人,挺好。

我开始在门前的空地里种菜,也播种我的心情。豆角,黄瓜,韭菜,小油菜各种的时令蔬菜像孩子一样,被我安放在眼皮下面。

雨天,看它们忘情的生长,阳光里,看它们手拉手的随风摇曳。给它们浇水施肥捉虫子,我分享着它们的快乐,每长出一片小小的叶芽,就欣喜,就快乐,就开心。像孩子一样,蹲在土沿上和它们说话,说天气,说家常,说蚂蚁出洞。这时就会想起海子的那首诗,“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这里虽然没有大海,但可以前院种菜看花,后院养鸡喂鸦。这难道不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田园生活吗?

也许,每件事都有两面性。要不是遭遇了疫情,要不是看多了生死,看着身边的朋友和亲人一个个离去,看着她们家人的伤心欲绝,而我只能躲在没人的地方,听自己心碎的声音而无能为力。那种无奈,那种绝望,那种让人抓狂的心痛,会让人慢慢领悟,什么叫人生无常,什么叫无可奈何,什么叫生死有命。

人如果不生一次病,不在病房里呆几天,不过几天与世隔绝又身不由己的日子,就不会长大,不会领悟快乐和自由的含义。

谁没有一死,谁死的时候能带走一分一文呢。可人毕竟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对于物质金钱名利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总以为只要获得足够的权利和财富,就会得到想要的快乐和幸福。

可一个人一但沉溺于这种生活,就疲于奔命,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初心,也忘了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即使你得到了全世界,也未必能获得幸福。

其实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健康的活着更重要。活着,这个世界就是你的,所创造的一切也是你的。

有时候想想,人不及物,不及一草一木。有一天,你从他们的生活里消失了,要不了几天,谁还会像想黄瓜西红柿一样的想起你,像想屋子沙发一样的想起你。

别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谁离了谁也能活,也别把自己看轻了,你是你自己的唯一。

风轻轻撩起了门帘,阳光迫不及待的挤了进来,带着温热,带着明亮,也带着一丝丝的调侃和任性。我的心情好得像刚刚绽开的黄瓜花,什么都是清香的,空气、白云,小米粥。什么都是美的,花坛、豆角藤、坐落在绿荫里白墙红瓦的房子。

就那么一声“吃饭了吗?”,也觉得亲切温暖,就像我们是几辈子的熟人。

一条小狗在大门口张望,惊飞了几只寻食的麻雀,扑棱棱的飞向空中,檐下刚出窝的小燕子,不明所以地打量着,嫩黄的小嘴叽叽喳喳地叫着。

日子过得太快,门外的黄瓜已经像淘气的孩子,在翠绿的藤上荡着秋天,豆角也不甘示弱,细细的藤蔓顺着架杆不分白天黑夜的向上攀爬,淡紫色的小花像一个个蝴蝶,藏在浓郁的绿色里。阳光洒下来,一切都显得如此安静而美好。

记得有个故事,一个商人对渔夫说:你为什么不多花些时间,多抓点鱼,多卖些钱,买更多的渔船,建一个自己的船队,开工厂,挣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就可以当睡到自然醒,出去钓钓鱼,回来跟孩子们玩玩,再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小店里喝口小酒。渔夫疑惑地说:我现在不就这样了吗?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追求不断领悟的过程,当你从繁杂的生活中蓦然回首,才发现你要想要的日子就在灯火阑珊处。要学会忙里偷闲,学会适当的放松自己,享受生活赋予我们的美好,享受生命的绽放。


作者简介

谢喜平,网名雨季,陕西省凤翔县农民。喜欢文学,曾多次荣获征文诗歌奖。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联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