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口无遮拦”的职场人更容易升职?

 游刃职场有余姐 2021-07-11

问:你有没有发现,职场中往往是那些口无遮拦的人更容易被晋升?

要我说,与其说“口无遮拦”,还不如说看起来城府不深,这样的人至少能够给人提供安全感。

而安全感是人基本的心理需求,于是人在决定跟谁走得更近、以及选择信任谁的时候,本能地就会选择这部分人。

来自电视剧《平凡的荣耀》

01

安全感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说,人有5个层次的心理需求: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也就是说,人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之外,最迫切的就是安全的需求。

马斯洛需求理论其中还有一个点是,当人满足了下面一个层次的需求之后,就会寻求上一个层次需求的满足。

现今的职场人不可能还在为吃喝发愁,因此你可以把安全的需求当成是跟吃饭、睡觉一样迫切的需求。

来自电视剧《意大利制造》

事实上从远古人类的进化开始,形成的本能也就有对安全感的追求,否则人类也不会绵延下来。

为了追求安全感,人类是不惜付出巨大努力的,因为一旦失去安全,也就意味着失去一切,你会看到:

国家层面,为了保护人民的安全感,无论任何一个大小国家,都会有数量庞大的军队、还要研究各种武器;

个人层面,我们不惜放弃欣赏小区美丽的景色,把阳台严严实实给密封起来;

为了避免将来可能会患上的疾病,不惜每天占用难得的休闲时间,自讨苦吃地去锻炼……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来自综艺《仅三天可见》

02

“口无遮拦”能让人产生安全感

人类对安全感的追求,一方面表现在提前预防的行为:明显知道哪里有危险就不去靠近,可能会发生危险就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另一方面则表现在人类整个发展进化过程中,植入我们潜意识的生物本能:

你人在家中坐,突然听到哪里一声巨响,立刻跳起来撒腿就跑,跑了两步,头脑才反应过来:

咦?刚才那声音似乎隔得比较远,我怎么就跑起来了?一脸尴尬。

但正是这种比我们头脑反应还快的本能有效地保护了我们免受突发的伤害。

来自电视剧《德雷尔一家》

除了这种应对自然威胁的本能反应外,群居的人类,更发展出了应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威胁的本能反应:

“人心叵测”、“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么多俗语的存在,充分说明人类个体在面对这个社会环境时,有多么大的不安全感和防卫之心。

但每个人又必须面对社会环境、面对别人。为了处理这种复杂,我们的潜意识也会本能地把人分成有威胁的和没有威胁的。

来自电视剧《德雷尔一家》

如何区分呢?看我们对一个人的了解和认知有多少:

了解越多,未知越少,就越安全、值得信赖,归为没有威胁的一类,在面对这一类人的时候,心中的防卫系统就卸下了。

“口无遮拦”的人,无论只是看起来如此,还是真实如此,都会让别人认为这整个就一透明人,我足够了解他,潜意识就自动将其归为没有威胁的那一类了。

来自电视剧《德雷尔一家》

03

人会对让自己卸下防卫系统的人产生亲近感

我们的潜意识一旦对“口无遮拦”的人卸下了防卫系统,其实就认定这个人跟自己是“同类人”了。

他们做了让我们认可的事情,好感和认同会加倍;

而当他做了我们不太认可的事情,内心会自动帮他们找到很多理由和借口:

觉得这个人“本质是好的”、“动机是单纯的”、“实力在那儿摆着”,而选择性失忆。

如此以来,在进行所谓的“客观评价”时,所依据的也只是自己还记得的那些好感而已。

来自电视剧《德雷尔一家》

如果仅仅是同事关系,无关利害的交往,也没有问题。

但如果涉及到职场的发展和晋升,尤其是作为领导者,不意识到有这个问题,进而刻意审视自己对人的评价系统,可能就会有失偏颇,最终导致自己用人的失误。

当然,这只是在识人过程中的心理陷阱之一。

也正因为如此,企业才需要不断在人才选拔和晋升中采取各种手段,比如多部门多评委综合评估、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等等。

来自电视剧《德雷尔一家》

04

总结:对职场人启示

当我们明白了这个职场心理学道理,就可以知道:

性格使然,或许我们永远没有办法变得“口无遮拦”。

但如果想要获得更好的职场人际关系,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适当地更多地“坦露”自己,让别人对我们的“已知项”更多、“未知项”更少,从而增强他们在跟我们交往时的安全感,会是一个非常值得尝试的方法。

事实上,也有一个专门的沟通理论研究这一点,叫做乔哈里视窗,感兴趣不妨进一步搜来学习一下。

游刃职场有余姐

求职面试·职业发展·个人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