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27年报纸披露李大钊就义细节:想写遗书被拒,“呼天字”20分钟

 一更历史 2021-07-11

一更历史不点蓝字,我们哪来的故事?

近段时间,一部名为《觉醒年代》的年代剧火爆网络。该剧有三大优秀之处,分别是隐喻、选角,包括对历史题材的把控。

由演员张桐(老版亮剑里的魏和尚)扮演的李大钊先生,更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李大钊先生不畏强权,无论是旅日,还是归国期间,他始终心向革命。

国家档案资料馆最近首度公开了李大钊就义的细节,在此次披露的李大钊遗稿中有一句话,让不少人为之动容:“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厉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

本篇文章将带大家回到九十多年前,那段黎明之前的岁月。

《觉醒年代》中的李大钊(剧照)李大钊,1889年出生于河北乐亭县,字守常,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1907年,18岁的李大钊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6年后,李大钊东渡日本,进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与鲁迅先生一样,李大钊来到日本后才发觉,当时国人是如此的愚昧不堪,学习任何知识都无法拯救昏聩到极点的封建制度。在日本留学期间,李大钊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再加上早年间备尝艰辛,使得他养成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与沉稳的性格。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抗议斗争,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通电迅速传遍全国。因此,李大钊早早地便成为了著名爱国志士,这点在《觉醒年代》中也有体现。李大钊与陈独秀二人在日本甫一相见,便成为革命战友。巧合的是,李大钊与陈独秀日后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者之一。1916年,李大钊“留东三年,益感再造中国之不可缓”。于是从日本留学回国,抱着救国理想来到北京,开始寻求救国之道。1917年开始,李大钊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李大钊

在《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中,李大钊曾担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报刊的主要编辑和负责人。

李大钊以这些媒介窗口,相继发表了《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等大量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文章。

在宣传革命思想的同时,李大钊还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运动”,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亦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连后来的毛主席,包括周总理,皆深受李大钊先生的影响。

1920年初,李大钊与革命战友陈独秀相约,他俩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活动,积极筹建中国共产党。

1920年3月,李大钊聚集邓中夏、张国焘、何孟雄、罗章龙等一批共产主义知识青年,在北京大学,组织起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积极推动全国范围共产组织建立。

1921年7月,李大钊和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此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领导北方地区工作,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书记。

《觉醒年代》中的李大钊

1922年8月,李大钊参加了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的“研究国共两党合作会议”。

李大钊主张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这样便可与国共互相合作。会后,李大钊来到上海面见孙中山。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但两人一见如故,“畅谈不倦,几乎忘食”。在《狱中自述》中,李大钊也记载了这段经历:“曾忆有一次孙先生与我畅论其建国方略,亘数时间,即由先生亲自主盟,介绍我入国民党。”

1924年初,孙中山任命李大钊、胡汉民、汪精卫等五人组成主席团,负责国民党改组工作。此时,李大钊放下过往,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6年,李大钊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基层群众,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即“318”抗议大会)。

大会结束后,游行队伍由李大钊率领,在段祺瑞执政政府门前广场请愿。

“318”抗议大会

但在交涉的过程中,遭到士兵的枪击,造成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李大钊也因此负伤,这就是震惊当时的“三一八惨案”。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奉系军阀张作霖占据北京,疯狂抓捕破坏革命者。李大钊作为党中央北方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多次遭到奉系军阀的通缉。

思来想去,为保存革命火种,李大钊与其他同志,将办公地点搬迁至北京东交民巷西院的旧兵营内。

按照当时国际公法的规定,中国军人与警察以及任何地方武装力量,不得随意进入外籍租区包括使馆区。

但不久之后,奉系军阀控制了北洋军阀政府。当时任“讨赤联军总司令”的张作霖,将捕杀李大钊等人,列为特别紧迫的军事行动。

张作霖

1927年4月6日,在获得帝国主义公使团的默许后,张作霖不顾国际公法,悍然派兵闯进苏联使馆疯狂搜捕。

李大钊与妻子、两个女儿,连同滞留在北京地区的国共两党工作人员及苏联驻华人员等数十人一同被捕。

李大钊的被捕和入狱,震惊了京城内外,引来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竞相营救。北方铁路工人甚至组织了劫狱队,决心不惜代价,全力营救李大钊。

但李大钊得知后,却不愿革命力量再受损失,坚决劝阻。中共北方组织无奈,只能忍痛取消了劫狱的营救计划。

因为张作霖极端仇视共产党,所以李大钊在自述中隐藏了自己中共领导人的身份,绝口不谈共产党。想有意利用国民党的这层关系,最大限度地保护一同被捕的其他人。

在外界巨大的压力之下,京师警察厅在抓捕李大钊的第二天,就匆忙委派了15人进行审理。

1927年4月8日的《世界日报》上记载:“李著灰棉袍,青布马褂,满脸髭须,精神甚为焕发,态度极为镇静,自称马克思学说崇信者,对于其他之一切行为,则谓概不知晓云云。”

在遭到多次审问之后,李大钊就干脆说:“因预审中供词,由书记记录,多与彼原意不甚相符。”

于是,便有了后来被广为传诵的《狱中自述》。谁都没想到,终日为革命奔走忙碌的李大钊先生,竟是在这样的机会下,梳理了自己的一生。

在《狱中自述》中,李大钊用很大篇幅回顾了自己壮烈的、革命的一生。也表达了他的伟大抱负,宣传了反对帝国主义、改造中国的革命主张。字体苍劲有力,书写得一丝不苟。

透过这些字,仿佛可以看到李大钊在狱中笃定落笔的样子。虽是在危急关头,但他内心丝毫没有慌张,更没有恐惧。

因为他心中的信仰坚定而炽烈,为了实现再造中国之理想,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李大钊《狱中自述》手稿

狱中,敌人对李大钊进行多次严刑拷打。但面对种种酷刑,李大钊始终坚贞不屈,严守秘密。

眼看硬的不行,张作霖派出参谋长杨宇霆,让他以同乡的身份劝降李大钊,许以高官厚禄。

李大钊却轻蔑地回答道:“张作霖是狰狞之子,吴佩孚是狼狈之儿,而我岂能为他们效劳。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

敌人眼看李大钊软硬不吃,一时无可奈何。于是在1927年4月28日突然开庭,草草审理了70分钟,便判处李大钊等20人绞决,立即押赴西交民巷的京师看守所执行。

李大钊身着棉袍,在镜头前留下了最后一张照片:头发剃去了,宽阔的额头,浓黑的双眉,两眼目光淡定,脸上泰然自若,宛如平日。

他第一个走上绞刑架,随后英勇就义,时年38岁。

在《狱中自述》的结尾处,我们可以看到,李大钊先生在独揽责任,全力保全他人。

“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就义前的李大钊

李大钊的牺牲震惊全国,《北京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的《北洋画报》等报刊,曾报道了当时的情况。北京《晨报》报道:计自二时至五时,二十人始处刑完毕。首登绞刑台者,为李大钊。闻李神色未变,从容就死。

《世界日报》报道:闻前日安国军方面,决定将李等按律执行死刑,命令到后,即提出验身画供。李大钊首先签字,其余个人,亦均依次画押。当以汽车送入地方看守所时,表面上虽云是移送法庭,实际李等已明白矣。

比因李毫不恐怖,即以相当礼貌送入汽车,其余则均有绳绊。到看守所之后,由地方厅每两人合照一相,照完之后,即送入刑台。刑事以隔离为原则,彼此不能看见。李就刑时,则呼天字。

《北洋画报》也报道:未几执行吏来,首以李大钊送往绞刑台。李见此,知已不免,乃曰:“请以纸笔来,俟书一遗嘱。”执刑者曰,此时已晚,由不得汝矣。李无言,神色尚未变,既上。执刑者令其颈稍伸长,李如言应之,厥态殊从。二十分始绝。从这几则报道来看,李大钊是第一个登上绞刑台的,他本想写一封遗书,在没得到同意后便不再说话,神色自若地走上了绞刑台受刑。在绞刑台上,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受刑时,侩子手让李大钊伸长脖颈,好给他套上活结套,他照做。“呼天字”(感叹不公)20分钟,气绝。或许在李大钊心中,自己这一死并不算什么,可今后由谁来领导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李大钊等人英勇就义的场所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今天的中国,是用无数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李大钊、陈独秀,包括其他革命志士,犹如黎明前黑暗时代的一道光。他们对于信仰,对真理矢志不渝,甘愿为革命放弃所有。李大钊并不是白白牺牲,他为民族探寻道路,为革命奔走呐喊。其崇高品质,是所有共产党人的光辉典范。今日,中华民族复兴繁荣昌盛,山河无恙,也如守常先生所愿,革命先烈必定会永垂不朽。

END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爆款账号【一更历史】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可以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