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义灭亲的典故竟然出自出春秋时期首开先河的一次政变

 昵称55301288 2021-07-11

公元前719年,卫桓公作为诸侯国君,要去洛阳参加周桓王即位为君的典礼。纣吁(xū)与石厚逮着机会,亲自做出谋划,借践行酒宴杀死了卫桓公,纣吁自立为国君。春秋时期的这次行刺,首开了诸侯国政变的先河。国君庶出的儿子想要做国君便谋朝篡位,起歹心杀死嫡出的现任国君,这也为封建社会居心不良者发动政变提供了范本。

据《左传·隐公三年》,公子纣吁是卫庄公和他一个宠妾生的儿子,并很受宠爱。纣吁长大成人后,喜好军事并且库爱玩弄兵器。庄公不紧不加以制止,还派他做了军队的将领。当时,卫国一个叫作石碏(què)的大夫,好心规劝庄公,对于喜爱的儿子,应该以道义去教育他,不要使他走上邪路。作为国君,就要行事得益,努力做出让臣子服从命令的行为。国君又作为父亲,也应该慈爱儿子,作为儿子的也应该孝顺父亲,并且亲兄弟之间,也应该做到兄长爱护弟弟,弟弟敬爱兄长。作为君主,也应该做到趋利避害又防患未然,不应该做出添油加醋的事。

石碏良苦用心的劝谏,庄公到底还是没有听从,石碏不得不告老还乡。他还要求自己的儿子石厚禁止和纣吁交往,石厚并没有听从。此后纣吁联合石厚,聚集从卫国逃走的流民杀害了卫桓公。纣吁自立国君之后,他想要通过发动对世仇郑国的战争巩固君位,不料却惹恼了民怨。为平息众怒,纣吁与石厚商量,想请石碏出山献计。石碏看到卫国被纣吁搞得不成样子,想为民除害、重整社稷。

他对自己的亲儿子石厚假意献计,让纣吁和石厚去陈桓公那里,请托他在周天子那里说说好话,想方设法取得朝觐周天子的机会,明确合法地位。自己却暗中梢话给陈国,希望他们除掉杀死我国君主的石厚、纣吁两人。

据《左传·隐公四年》,卫国人在陈国的濮地杀了纣吁,石碏又派出管家杀了自己的儿子石厚,并迎立公子晋为国君。因此《春秋》美其名曰“大义灭亲”,他又被称为纯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