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可还记得,三年前的爆款电影, 贼吓人的那部惊悚片?! 未来世界,出现一种可怕的怪物, 它没有视力, 却有无比灵敏的听力。 只要人类发出一点儿声音: 走路声,说话声,碰撞声…… 怪物就会从四面八方扑来,猎杀人类。 于是,为活命,人类只能拼命保持安静。 走路要踮起脚尖; 拿东西,轻拿轻放; 甚至连走路踩到钉子, 也只能强忍剧烈痛苦,不让自己叫出来…… 天哥当时坐在电影院观影, 全程大气都不敢出,紧张到极点, 生怕弄出一丁点儿声音。 可以说,这片虽然没有血浆、鬼影…… 却依靠独特的“无声”设定, 制造出200%的惊吓感!!! 最终,这部投资仅1700万美元的作品,在全球狂揽3.5亿美元票房。 妥妥的大爆。 如今,时隔3年,它推出重磅续集。 没错!它就是—— 寂静之地2 A Quiet Place: Part II 那么,这部续集又讲了啥? 值不值得看? 来,天哥马上来盘点! 先说故事,《寂静之地2》承接第一部。 当时,一群神秘听觉的生物入侵,全世界陷入一片混乱。 主角一家5口(还有一个在肚子里), 在四处躲避这个神秘生物的猎杀。 最后,爸爸为保护家人而牺牲, 幸存的妈妈伊丽芙,独自带着姐弟和刚出生的小婴儿, 一直躲在荒郊小屋里…… 这样躲下去也不是办法, 孤独无助,物资短缺…… 于是,这一部的故事,从躲变成“走出去”,寻找新家园。 在经历了这样的灾难后, 外面的世界,变成什么样了呢? 只见,他们一行人先是来到废弃工厂, 四周一片荒芜,惨败, 他们小心翼翼行事,还是出了意外, 大儿子不小心踩到了有人设下的捕兽器, 疼得忍不住惨叫起来, 妈妈伊芙琳闻讯而来,也只能死死捂住儿子嘴巴! 可惜还是晚了,怪兽很快赶过来。 不过,相比第一部的手足无措, 这回,伊芙琳冷静地打开装备包: 音箱、枪械、子弹…… 他们之前发现, 怪兽在高分贝的声音刺激下,会“脑袋开花”,露出脆弱的脑组织。 趁这个间隙,伊芙琳拿起霰弹枪一枪爆头! 怪物危机暂时解除, 他们没有想到,接下来他们遇到的更大的危机,来自—— 人。 大女儿从收音机中听到电台播放《在海的另一边》, 她推测,在海岸另一边,一定有更多的人活着, 于是,她决定去前往海岸寻找。 这一路上,她果然发现有不少其它幸存者的存在。 人类将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怪兽? 错了。 在这种极端的末日环境下, 一些人的人性早已扭曲崩坏。 抢物资,欺凌弱小,不顾他人死活, 他们甚至发明会触发响声的套索,套在人身上, 作为转移怪物注意力的诱饵…… 可以说,孤独、未知、怪物、可怕的人类…… 注定他们这趟“寻找希望”之旅,充满坎坷。 最终,他们还能幸存吗? 海的那边到底有什么?是人类的希望吗? 这些天哥就不剧透啦! 答案等你们自己去电影院寻找。 就目前来看, 这部片的口碑妥妥遭遇“冰火两重天”。 它在北美的口碑大爆, 在著名影评网站烂番茄上,它的好评率一直维持在9分以上(标准10分), 超过几乎98%的电影。
在国内,它的豆瓣开分只有 6.9,目前降到 6.6, 刚过及格分。 在天哥看来, 它受到好评的原因很简单,还是熟悉的配方—— “无声”的概念。 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用沉默、寂寥、静谧,去制作更大恐惧。 正如希区柯克的“炸弹理论” , 你知道他们一定会不小心弄出声音,一定会不小心招来怪物, 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 于是,他们任何可能发出声音的举动,都牵动着你。 你看他们越是小心翼翼你就越紧张, 越无声就越有压力, 越静谧就越恐慌, 最终营造出200%的惊悚体验。 当然,要说它受到差评的原因,也很明显—— 成也“设定”,败也“设定”。 可以说,这部片是“设定”先行, 有了这个创新的“声音怪物”后,所有故事围绕着它展开。 乍一看有模有样, 推敲起来,却充满逻辑bug。 比如,怪物的弱点是高分贝噪音? 那就集体制造噪音把怪物灭了不就行了,还费这老大劲儿干啥? 比如,这一部中发现怪物不会游泳? 那它是怎么让人类停摆的? 导演难道没看过世界地图不知道岛国吗? 还有,有时为了故事的推进, 强行对里面的人物进行降智或升智的操作。 总之,在这些高概念设定下, 它的世界观逻辑时常混乱,不能细想,一想就不对劲儿。 这是它口碑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 不过,天哥个人还是认为,不去细究, 它整体仍算一部值得消遣看的惊悚商业片, 尤其是,可以在电影院看到诶! 黑暗静谧的环境,会让这部电影更带感。 毕竟这些年,我在电影院看的惊悚片,都是个啥啊…… 想看你的请私信片名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