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容书院,古代书院发展变迁的缩影订阅 作者:张润林/文 张存良/图 秀容书院雪景 秀容书院文昌祠一角 作为忻州乃至山西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忻州忻府区秀容书院是目前山西省唯一保存完好且仍具有教育功能的书院,它既是我国古代书院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又是清代教育文化在忻州发展的一种体现。 秀容书院依地形而建,西高东低,是一座现存规模较为可观的书院。书院总体布局由下、中、上三院组成。下院有白鹤观旧址,拾级而上即为中院。中院是书院的主体部分,由北之柏树院、中之枣树院、南之槐树院三院组成。正中为过厅,后面青碧琉璃瓦覆顶的主建筑,就是当年文人学士祭祀供奉文昌星的文昌祠,该祠左右为配房,南面有戏台,入间最深檐下有廊。古柏与古祠相映成趣,使得院落里到处洋溢着悠远厚重的历史沧桑感。上院面积不大,但却是秀容书院标志建筑所在处。过“通天衢”牌楼沿坡而上,南为八角亭,北为六角亭,中为四角亭。六角亭旧称“寥天阁”,为三亭中之最,每边长约三米,亭高约九米。立于亭上,可俯瞰全城,前人许多关于九龙岗的诗作都是在这里吟赋而成。八角亭的高度略低于六角亭,相传是当时的知州因公务之余思念故乡老母而择高地所筑,时人有感于其孝心,故将此亭命名为“望萱阁”,旧以“萱堂”代指母亲。 秀容书院是清代山西发展较为鼎盛的大型书院之一,从规制上考察有以下出色之处。第一,秀容书院庞大宏伟的建筑群,决定了其作为一座大型书院的基本地位。第二,秀容书院在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曾募捐白银四千余两,此外“书院有公地十七亩,在西高村,租米亦供日常消费”。第三,秀容书院规制完备,秩序井然,“每年二月官定日开课。除正月、十二月不课外,每月初一日、十一日、二十一日斋课,十六日官课,十七日诗赋课,永为定例”。 秀容书院是在清代中期全国大规模兴建书院的背景下产生的,由时任忻州知州的鲁潢下令修建。鲁潢在《新建秀容书院碑记》中道:“忻于省兆为大郡, 幅员辽阔, 民户殷繁,家有盖藏,人半囊囊,讴吟铉诵之声,不绝于耳。独书院至今缺如,此亦司牧者之咎也。”于是,他先于“文昌祠考选秀才,延师入舍, 其岁费,则余官俸中,预行分给”,终使书院得以建成运行。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秀容书院改称“新兴学堂”,民国元年又改为“忻县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先后成为忻县师范、忻县地区文化艺术学校、忻县三中、忻州第一职业中学的校址。 历史上,秀容书院在忻州州官的主持下进行了多次修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直隶天津举人华典任忻州知州时,“值军兴、羽书旁午、供亿浩繁、禁浮冒、惩奸蠹”,而且他还“尝捐廉增书院膏火”,为生员的学习提供了极大便利。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知州张其恕募铜七千缗,以资助诸生考试,谓之“宾兴”,有力推动了书院的发展。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在忻任职的直隶景州人戈济荣“改定章程,膏火奖赏,以每次甲乙为断,另添课诗赋一次”“因课生童无多,又复谕令续捐增加奖赏”“住院肄业者亦无定数”。 (原文刊载于《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2021年01月24日第03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