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影记】山西纪行02:忻州古城(下) 忻州,古称“秀容”,素有“三晋北疆名城”之称,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是一个充满历史故事和人文底蕴的城市,又因文风昌盛而有“文集九原、雅出秀容"之誉。 来到忻州古城,漫步在绵延的城墙上,你能想象古代战事的激烈场面,感受历史的气息;双脚踏着古城内的青石板路,你会有一种时光倒退、穿越轮回到古代的感受: 忻州是一座历史名城,文脉久远,古迹丰富,拥有大量的古代建筑、遗址和历史、文化遗迹。在忻州,你可以感受到古城厚重的历史氛围,近距离领略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你可以聆听那些饱含晋北特色的故事,亲身体味晋北文化的独特韵味。而最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忻州古城中那经久流传的浓郁文化气息: 说起忻州古城的历史文化遗存,最为著名的就是位于古城西南部那一座古香古色、古朴典雅的建筑群——秀容书院。有人说,她记录着忻州的城市肌理,维系着忻州的文化血脉。 史载秀容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江西新城人鲁璜任忻州知州时所建,为忻州市第一所学府。当时忻县称秀容县,故以此得名。书院建成后,取代了忻州儒学,成为当时忻州的最高学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为 “新兴学堂”,此为山西书院改学堂之首例,开创了山西近代教育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后, 这里曾先后是省立忻州农职校、忻县师范学校、忻州地区盲聋哑学校、忻县地区卫校、省戏曲学校忻县分校、省广电学校、忻县三中、忻州一职中等校的校址。 秀容书院是与文昌寺、白鹤观融合的文化圣地,与文昌寺对应而歌,不仅有九龙岗余脉之地蕴,更有早建的文昌寺、白鹤观的文韵。这座集古城、古风、古韵于一体的古老建筑群是忻州文化历史渊源的文脉,几经修葺,依然大体保持晚清建筑风格。 整个秀容书院依崖而筑,西高东低,其总体布局由下中上三院组成。下院有白鹤观旧址,拾级而上即为中院。中院是书院的主体部分,由北向柏树院、中部枣树院、南向槐树院三院组成,院内宁静清幽,干净整洁。 秀容书院虽居于城中,但其环境僻静,是较理想的读书胜境。 原秀容书院东边是文昌祠,后书院逐渐扩建,文昌祠并于书院中,为整个书院主建筑。据传其为明代建筑,青碧琉璃瓦覆顶,檐下有廊,是当年文人学士祭奉文昌君的地方。因院中有枣树两株,古柏两株,又有早日成才、百年树人之寓意: 这里也一直是忻州地方学子准备科举考试的基地。在书院西坡上(上院最高处)先后修建三个风景亭——六角亭、四角亭、八角亭一线三亭,雄距至高处。其中六角亭旧称寥无阁,为全城最高点,立于亭上,可俯瞰全城。原六角亭前有一砖拱门,称天之衢,意取书院读书人,通过天之衢,登上寥天阁,飞黄腾达。据记载,仅在清代时期,秀容书院就考中进士39人、举人165人、贡生264人,一时间出现了"文跻九原,雅出秀容"的盛况,跻身为中国五大书院之一: 秀容书院又是全城的制高点,登亭远眺,视野开阔,在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忻州古城的全貌——以青砖黛瓦为主的建筑屋顶,鳞次栉比,有规律地排列古城内,远目望去,让人有一种满城风景一览无余的快感。倘若是在夜晚,秀容书院也是目睹忻州满城灯火、古城夜景的最佳地方。 【以下请横屏观看】 【相关视频】忻州古城2 特别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