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片 | 我们为何要按下快门?

 吞像摄影 2021-07-12

课程

象征/摄影

第四季第4期吞像“评片会”,影友朋友们依旧投稿踊跃,无论是单幅还是组照都有大量的摄影作品在网络社区中分享。我有幸作为点评嘉宾再次对大家的作品进行评论和分析。

在对本次投稿作品梳理后,我很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我们为何要按下快门?换句话说,我们在拍摄照片时,是否有明确的创作动机?是否知道自己想拍什么样的照片?

引起我思考的原因在于,大量影友拍摄的照片都带有很强烈的随意性、表面性、趋同性。我似乎透过作品,目睹了摄影师来到拍摄现场的兴奋与激情,也看到了拍摄时的盲动与慌张。

若想克服这种拍摄过程中的问题,我认为大家需要在按下快门前想清楚以下两个问题。首先,这次拍摄的动机是什么?其次,这次拍摄的性质是“创作”还是“习作”?

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

现代人的生活是丰富的,我们有“一成不变”的日常琐碎,有逃离疲惫的远途旅行,也有对人生与社会的认真思考……但值得注意的是,摄影在我们不同的生活层面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它并不只有一种功能,一种作用或一种形态。比如,在日常工作中,摄影能发挥很好的记录功能;我们只要把所需的工作信息拍清楚和全面就是好照片。在社会生活中,摄影可以作为宣传工具被广为使用;好比拍摄新闻照片,需要图片具有新闻性、客观性等要素。在艺术创作层面,摄影又可以作为图像化的表达工具;这时需要摄影师至少做到主题明确、表达清晰、形式独特等。

所以,在拍摄前摄影师需要明确创作动机,以便选择相应的创作标准、方法,甚至是摄影器材。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先说明一下“创作”与“习作”的差别。

所谓摄影创作,通常是严肃的、有计划的、有较高完成度的、有一定创新的,能够较为全面体现摄影师创作能力的拍摄实践活动。而摄影习作,往往要求会降低许多,可以是一种较为随意的、碎片型的、练习性的拍摄行为。

大家在按下快门前也要想清楚拍摄的性质究竟是“创作”还是“习作”。如果是前者那就需要您认真思考、筹划、拍摄与后期整理,让作品具有较高的质量,能够以较为专业的方式展示在观看者面前。而如果只是日常对于某项摄影技术,某个摄影题材的“习作”,那只要摄影师达到了自身的某种练习目的就足够了。

虽然,有“创作”和“习作”的差别,但我还是希望大家的拍摄具有“创作”的态度,所提交的作品能够具有“创作”的质量。

接下来,我对本次评片会活动中较为优秀的四幅照片进行简单的分析。

《足球世界杯直播现场》大姐/摄影

点评:这是一幅现场感十足的摄影作品。虽然,画面中主要角色的面部被国旗遮挡,但是从她动作和眼神中流露出的神态足以让紧张的氛围感染到观看者。而她周围其他人物的状态很好的烘托了整张照片的气氛。虽然,照片从技术角度看照片的噪点比较重,但是清晰的叙事和气氛的饱和很好的弱化了这一问题。

《独行者》乐行/摄影

一头野牦牛在艰难地翻越陡峭的沙山,也许是为了寻找水源,也许是为了回到自己的栖息地......

点评:摄影创作中精彩形式会让观众眼前一亮,这幅照片就是如此。不论拍摄环境和地点如何。照片本身的构图、影调和元素构成都已经体现了摄影师较好的影像形式控制能力。我也期待,这名摄影师能以这样的图像品质创作一系列的照片。

《工地》榕华/摄影

点评:曾经有朋友向我抱怨在都市创作的乏味和精彩瞬间的缺失。而这幅照片很好的告诉我们只要有好的形式提炼能力,在平淡、繁杂的生活中也可以拍摄出精彩的画面。虽然,工地的空间杂乱无章,但是这幅照片仍旧很好的将点、线、面的关系梳理得当。唯一美中不足,是前景还是有些杂乱。

《倦》玲玲/摄影

点评:这是一幅体现疫情期间医护工作者辛苦付出的照片。摄影师并没有将镜头对准医护人员工作的场景,而是变换思路在她们变换工作地点的的路途中进行创作。护士的疲惫、医疗物资的繁多、救护车的空间都将主题很好的进行了表达。如果提些改进意见,我会建议适当放慢快门速度,让车窗外的场景产生一定的运动模糊,使照片氛围更加紧张。

由于篇幅的原因,我们不能分析更多的优秀作品。但也请大家欣赏以下的精彩照片。

本期其他入选作品

《帕米尔高原上的祖母绿》水滴/摄影

《看戏》ling/摄影

《转场》Pocolee/摄影

《自在》马海萍/摄影

《未来可期》马海萍/摄影

《晨运》冒号/摄影

《流年似水》大通/摄影

《图书馆里的姐妹花》牛尾巴/摄影

《传承,从头开始》象征/摄影

《喝下午茶的男人们》水滴/摄影

《苗寨大妈编织箩筐》禅声袅袅/摄影

《自拍》大姐/摄影

《祈》Deer/摄影

《沧桑》Deer/摄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