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闺怨》赏析

 小溪语文 2021-07-12

《闺怨》赏析

 

今天本来想在《唐诗三百首》51首七绝中,找几首描写春天的诗对比着赏析一下。结果找来找去,根本就没有看上眼的。

以春天为背景写人写情的,倒有一首不错的,那就是王昌龄的《闺怨》。

这个充分说明:没有单纯的写景,有景必有人,有景必有情。

先来看一下全诗(见岳麓版《唐诗三百首》P200)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依例先来熟悉一下作者。

王昌龄(690-757),字少伯。长安(今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曾任江宁(今南京)县丞,后被贬为龙标(今湖南洪江)县丞。安史乱起,由贬所赴江宁,途经濠州时为刺史闾丘晓所杀。他特别擅长七言绝句,当时人称“诗家夫子王江宁”。其诗多写边塞军旅,意境开阔雄浑,情调激越昂扬;亦写闺情宫怨、送别寄人,感情真挚深厚。后人往往将他的七绝与李白并称,认为“李写景入神,王言情造极”(《诗薮(sǒu)),“王江宁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艺苑卮(zhī)言》)

下面开始逐句分析。

首句“闺中少妇不知愁”,明白如话,不用解释。唯一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联系题目“闺怨”,再看本句中的“不知愁”,就知道作者是从反面写来,以造成行文中间的波折——宗旨是要写“愁”,开头却并不先从“愁”写起。这个算文章的写作技巧之一,“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要有起伏,有变化。

另外,本句算心理描写,由作者概括点出,女主人公是一位性格直率的少妇。

次句“春日凝妆上翠楼”,紧承上句来写,具体地描写了“不知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有“愁”,肯定是没心思梳洗打扮了,“日晚倦梳头”,怎么还会“凝妆”上“翠”楼呢?你有“凝妆上翠楼”的动作,就表明你“不知愁”嘛。

本句有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解释,就是“凝妆”是在楼下还是楼上?我的意见是楼上。这里有一个小小的倒装,正确语序是“春日上翠楼凝妆”。如果你在楼下都梳洗打扮好了,那你上楼上干什么呢?只有登高望远一解了,但是你一登高望远就表明你心有所属,心有期待,是有“愁”的表现,跟上文“不知愁”矛盾。如果说你上楼不是登高望远,而是翻箱倒柜地找东西,这样简直就不是诗了。所以只能是,该少妇像往常一样,心如止水,按部就班,到楼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其实,连“上翠楼”的“上”字都可以虚化,直理解成“在”就行。也就是说,该少妇极其正常地,像过去的N个日子一样,坐在窗前打扮自己,这完全是常规动作。你不要跟我讲:她打扮那么隆重干什么,还不是有所期待吗?

对了,丢了一个重要的词“春日”。这个时序非常重要,因为春天天暖了,窗户也打开了,扑面的是和风,这样就禁不住向窗外看看。春江水暖鸭先知,惠风和畅女相思,哈哈……

第三句“忽见陌头杨柳色”,这是全诗的转折处,从行文上讲,非常关键。自己正在打扮,一阵小风儿吹来,自然向窗外看了一看。不看则已,一看之下,不觉懔然一惊:那街头的杨柳,不知不觉竟然参差披拂、绿意盎然了呢!看到那杨柳,就想起那年在街头送丈夫从军的场景,依着风俗,我当时还撅折好几根柳条呢!如果不是从军,现在,在这大好春光里,我们俩一定结伴去踏青,去嗨,去看田野里百花争艳,去看花丛间蜂蝶竞舞!唉……

“忽”字表明女主人公不是登高望远,不是主动站在楼上看风景,而是无意间瞥到了春光,引发了自己一丝愁绪。

在写作上,本句也有可供借鉴的地方,就是突出心理变化的刺激物。是那“杨柳色”,刺激了女主人公由“不知愁”转入下文的“悔”。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有的只是不同的刺激。在写作上,一定要突出这个刺激。不然,情感变化就没有了根由。

末句“悔教夫婿觅封侯”,也是一句心理描写,句意也明白如话,不加解释。全诗起首是心理描写,结末也是心理描写,同中有异,工稳自然。末句明言是“悔”,实则是“愁”,是题目中的“怨”。开头不愁结尾愁,波澜起伏,对比鲜明。

女主人公当初送丈夫从军的时候,想必是有点坚决的。丈夫不在身边,她也不怎么思念。可一旦受了刺激,她思念起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以至到了“悔”的地步。这可真是说风就是雨给点阳光就灿烂的直率。在这直率里,也难掩她对丈夫的那一股柔情,这叫娇憨。从这点上说,和金昌绪《春怨》里的女主人公有一拼。

只是从布局谋篇上说,《春怨》全是倒着来,技巧性更高,把女主人公表现得更娇憨一些。《闺怨》是正着来,女主人公的娇憨就稍微差一点。

宋代的郑思肖也写了同题的《闺怨》:

画眉夫婿客游梁,

独理瑶琴山水长。

莫上翠楼凭几望,

陌头无数碧垂杨。

看着简直是抄袭,不但索然无味,更其面目可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