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速记忆法》读书笔记(一)

 小溪语文 2021-07-12

几年前,我要是看到谁能听一遍就把几十个词记住,一定认为他的大脑是非凡的。可是现在我也能做到了,并体会到这是任何大脑正常的人都可以做到的,也无需经过很特殊的训练。(编者的话)

第一章 记忆之谜的探索

那么根本的出路在哪里?报纸上宣传成名的科学家、专家或是自学成才的先进典型,大多是怎样熬夜吃苦、发奋忘食,似乎只有把吃饭、睡觉的时间都用在啃书本上才能出人才。其实凡能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人,不但是刻苦学习的典型,而且也是科学用脑、善于学习的典型。只不过我们很容易看到他的刻苦表现,而较难得知他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罢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次问朋友的电话号码,朋友告诉他是“24361”,他说:“好,我记住了,是两打和19的平方。”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窥见成才者是如何善于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学习。

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来提高记忆力是解决教、学矛盾的唯一出路。人的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时,可是优良的记忆力将使你事半功倍,从而赢得时间,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下解脱出来。

在学校里,记忆力好的学生总能在考试中取胜。

拿破仑说过:“没有记忆的脑袋,等于没有警卫的要塞。”

专门研究记忆的美国专家哈利·罗莱恩,竟能在一次宴会席上记住在场的五百多人的相貌、姓名和职业。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故事:张松到许昌,杨修难他不住,拿出一本《孟德新书》给他看,说是曹操的新作。张松匆匆看了一遍,说这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蜀中三岁小儿也能背。杨修不信,张松竟一字不差的把它背出来,使曹操也大为钦佩。

著名棋手胡荣华可以不看棋盘同时和五个人下棋,对这五盘棋的每一步他都记得很清楚,能在棋局结束后,把各盘棋一一按原顺序重走一遍。

《晋书·符融传》称符融“耳闻则诵,过目不忘”。

西方有句格言:“记忆力乃智力之母。”

至于记忆能力与年龄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曾表明,假如18岁至35岁的人,其记忆成绩为100,那么35岁至60岁的人,其记忆的平均成绩约为95;60岁至85岁的人,其记忆的平均成绩约为80至85。因而80高龄的人,如果身体健康,记忆力仍不算严重衰退,可以从事正常的工作。历史上许多有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晚年仍有所成就。达尔文60岁以后写出名著《人和动物的情绪表现》;爱迪生81岁时取得了第1033项发明专利;德国科学家洪宝德75岁时才正式动笔写他最重要的著作《宇宙》。可见,在记忆力上也适用自然界发展的“用进废退”这一规律。

据研究,正常人脑的记忆储存量高达1012-1015比特信息单位,是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储存量的一百万倍。有人推算约等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存书的五十倍,即是大脑的记忆容量相当于五亿本书籍的知识总量。而且这种记忆能保持七八十年,有的九十多岁的老人还能回忆起六岁时的趣事。人脑神经细胞形成的网络系统远比北美洲全部电报、电话通讯的网络复杂。人脑的记忆系统的高度完善,是当代电子计算机的记忆系统所无法比拟的。然而由于至今尚未能完全了解的种种复杂原因,现在即使世界上记忆力最好的人也未能达到自身记忆潜力的百分之一。

如同人体的其它机能一样,大脑也可以训练,凡是有心人,都能得到超出一般的记忆力。

科学的记忆方法与死记硬背本质不同点在于记忆过程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是大脑的一种开创性的劳动。例如在记一些零散的事物时,它要求将这些毫无联系的事物有机的串联起来,大脑通过组织这种串联而记住了这些事物。在这种过程中,大脑的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都得到有利的锻炼。

科学的记忆方法要求记忆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它讲究尽量利用自己原已掌握的知识去认识、记忆新接触的知识;它要求把握事物的内在逻辑联系。例如在背诵一篇课文时,首先要全力找出文章的中心词,并把握中心词间的关系,在这个基础上背诵文章便水到渠成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