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面镜子:《论语》教我们怎么做人

 12345csdms 2021-07-12

发布时间: 07-0421:28历史领域爱好者

#论语#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一段有关曾子的言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每天只用三件事来考察自己-为人待事是不是尽心的?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实在的?老师教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去实践了没有?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孔子嫡传弟子。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在当时,曾子把这句话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根本之所在,从而得到后人的诸多赞誉。而今天我们回过头再来看看他这一句话,内含了忠实、诚信和实践三个做人处事的大道理,可以看作是我们当代人提高自身修养的三面镜子:即不从外部客观找原因,而从主观内因找差距。这种不待别人指点或指责,主动自觉地审视自己,即朱熹总结的“反求诸己”的精神,正是曾参修养的基本出发点和难能高贵之处。

第一面镜子:“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

什么是“忠”,古代与后世解释的“忠”稍有不同,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事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对任何一件事要尽心地做,这叫做“忠”。这个忠字在文字上看,是心在中间,有定见不转移。“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我答应的事如果忘了,就是不忠,对人也不好,误了人家的事。

现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比古代人都丰富得多,我们也会经常与一些我们不认识的人打交道,或者是业务或者是受人所托,我们都必须尽心尽力去做好我们所承诺的所有事情,而不能因为自己事情太忙了,事情太多了而忘记去做或者推诿转移到其它的时间去做,这都是一种“为人谋而不忠”的表现。

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为人谋而不忠”的现象,有时候同事往往会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或者支持,有的人往往是表面答应得很爽快,背后却什么也没有做,或者是根本不准备做,等到所托之人突然问起的时候,往往装作吃惊的样子:不好意思,我太忙了,把这件事给忘记了。然后在一连串的道歉声中,所托之人也只好把苦处咽进自己的肚子去,当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恶习,当你去求别人的时候,别人说不定也会同样对你,久而久之,在公司,在我们的工作中就形成了一种“单枪匹马打天下”的现象,因为你不帮别人别人也不帮你。这种现象对公司对我们的工作都是不利的,不利于工作团队氛围的形成,不利于自己工作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公司的未来发展,因此这种现象是极其有害的,不仅害了自己,也会害了我们的团队,害了公司的前途。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人把自己的工作当做是公司的事,当作是替别人打工,是替别人做事,从而认为做好做坏没有多大的区别,只要能交差就可以了,不精益求精,不讲求质量,从而做事效率不高,质量不佳。

其实我们可以反过来想,别人的事,公司的事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只有把这些事都办好了,自己的事当然也会办好了。所以我们不能把“事”当作是别人的事,是为别人做事,而应该是当作自己的事来做,当作自己的本职工作来做,这样的话,不仅团队业绩很好,个人成绩也能够真正体现。

第二面镜子:“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言而有信?讲了话都兑现?都做得到?

信守承诺是曾子一生的真实写照,言行一致也是他一生的追求,他说:“言者,行之指也。”因为言是行动的表示,所以才会“听其言,可以知其所好矣”。才必须“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大戴礼记·解诂》)。这样,言不仅为心之声,不仅用来表达某种愿望、企图和思想,而更重要的是要服从于“行”所达到的水平。不能行的东西则不可言,当你言的时候,则表明你已将与此言相符合的“行”付诸实施。这不啻是对言的最苛刻的定义。但曾参却是坚定的奉此而行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有曾参信守然诺为儿子杀猪的故事,他那重视“信”的品德教育,言行一致的举动,令人叹为观止,不仅为时人之表率,也堪为今人之楷模。

不管是在什么年代或者时代,信总是人们最完善的追求,也是君子们一种自诩的优点,同时也是侠士们极力宣扬和实践的一种情操,宁愿掉脑袋也不要践守自己的诺言,这就是信,一种对承诺的真实注解。

我们可以想像一下没有信的社会,不讲信的国家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尔虞我诈,到处是防人的心和被防人的人,偷、杀、抢等估计也是层出不穷了,甚至战争与暴乱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政治上的混乱,经济上腐败,国将不国,家也不家了。所以说人无信不立,一个国家和社会无信也会天下大乱。

而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也是要讲信的,信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起点,也是终点。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工作,都要做事,每个人都在一个团队中工作,因此也必须讲信,必须信守自己的承诺,答应了同事的要求就必须兑现,领导安排的工作也必须不折不扣地按时完成,这就是信,不仅是对公司的信、同事的信,同时也是自身素质的一种提升。

第三面镜子:“传不习乎?”是老师教我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去实践了没有?

曾子是一个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相结合的人,他一生慎独慎行,真正把孔子的思想理解透切,并身体力行,从而才有了后来的《大学》、《孝经》等,这是曾子融合了孔子思想和自己的实践的著作,也是让后人广为传颂的儒家哲学,这其实也阐述了一个治学的道理,即治学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曾子在其著作《曾子十篇》中有这样一段话“君子既学之,患其 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能习也;既习之,患其无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 ,贵其能让也”的论述,把学习分为“博学、温习、吃透精神、付诸行动、不自满”渐进的五个方面,强调了学习与实践的关系,这也是曾子对学习的深刻理解,学以致用,方为上,否则空有理论只是纸上谈兵,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曾子的老师孔子虽然极力提倡“孝”,但他只是为了叫别人去孝敬父母,而他自己是没有表现机会的(因为其父母早亡)。曾子则不然,他不仅口头上宣扬孝道,而且他身体力行。《新语》中说:“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在生活上给予父母无微不至的照料。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而曾子就“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战国策·燕策》)。多次辞官不就,专心致力于孝敬父母,他曾经说:“父母死了不可再活,寿命到了不可再加,所以,孝子要养父母,而父母不能等啊!用大牛祭坟墓,不如在父母活着时用鸡猪一类食物好好奉养。”他曾经在齐国做过小官,俸禄很少,但非常欢喜,是因为能养父母。父母死后,曾到楚国地做大官,九仞高堂,百辆大车,犹北向而泣,是因为无父母可养(《韩诗外传》)。曾子的一生一世都是围绕着父母的影子而转移。可见曾子对于老师教导的东西是进行了深入理解的,也就是所谓的“吃透”,并在实践中付诸行动。

想想古人,再看看我们现在的人,在为古人而骄傲的同时也为现代人而悲哀。古人尚且可以吃透学习内容,并且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学以致用,而现代的许多人崇尚拿来主义,只见其表面,而难见其内涵,学到了皮毛,而没有领会到其精髓,形成了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结果难以形成实效,工作难以上进,形式上虽然有了创新,但没有实质内容。还有部分人拿着领导的意旨却错会了领导的意图,一字不漏地把领导的话语当作交办工作,其实是误读了个中的含义,交办工作的人都没有吃透领导的意图,又怎么会让接受工作的人能真正做好领导交办的工作呢?

当然完全按照领导或者老师的教导去做也可能会出现不对的地方,也难保不犯错误,于是我们在工作中就应该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并且还要创新性地去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学习的效应,也才能让老师或者领导的意图得到更加深入的表达和体现。

所以当我们对工作在怨言的时候,对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我们也来个“吾日三省吾身”,对照曾子的三面镜子也来照照我们自己吧,或许我们就会看到自身的不足,才不会去怨天尤人,去抱怨他人,才会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和为人处事的方式,才会不断去学习并以致用,从而提高工作绩效,提高工作质量,我们的团队才会更加有希望,我们的事业才可能更加辉煌,我们的品牌才能变成“百年品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