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村落采风』诗行罗庄村

 苍岩风语 2021-07-12

            (罗庄村泰和园)

             罗庄村简介:

      罗庄村始建于唐代早期,因隋代义军大将罗世义葬于此地而得名。早在汉代就有人生活在此。距今至少有1500年历史。罗庄村呈南北走向,地势西高东低,村落依居在绵河边上,历史上著名的“”背水之战”曾发生在这里。世界上最早的“秦皇古驿道”举目可见,农耕文化和绵河文化在这里汇聚,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古村落。每年的正月十九,有名的传统民间节目:打铁花,成为了村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及当地群众争相前来观看。该村还是有名的作家村,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该村走出来的作家有康传喜、康泽礼、张树林、张富海等。

诗行罗庄村(四首)

   诗:赵鹏飞

 打铁火

据说,铁火碰到灌木丛上

四溅的火花非常好看

尹氏老艺人的爷爷,15岁那年

在山西一家铸锅作坊当童工

他发现了熔化铁水的技艺

于是,罗庄村就有了"棍舀棒打"传统节目

湿柳棍舀起的铁水,从十多米高的火杆上

被人猛击,这喷金溅玉的烟火

像从天上飞流下来的一条瀑布

数以万计的游客,在每年的正月十九

集体前来朝拜:

那是他们平生第一次见到的

“铁火最大的一次雪崩”

蓄水塔

美好的事物,总是消失的太快

在罗庄村,你看不见辘轳,和井绳

一座高高蓄水塔,远远看上去

像一炷巨大的烟筒,但并不冒烟

但它隔三差五地冒水

水面,对着苍天

水口,连接着每一户百姓家

古祠堂

你有康张王尹四大姓氏,我有你们的古祠堂

每年除夕悬挂的家谱,像一种仪式

让前来祭拜的每一束香火

总表达出一种朴素的美德:

你有和睦相处的家风

我有爱老敬幼的传统

如若联姻结亲

可以到村里被燃烧过的古槐树下

以树为媒,指天为证:

佑你爱情永恒,护我事业旺盛

若不信,你看见浴火的枯枝在发芽

古老的虬枝上

新枝在演绎着背水阵前的“绝处重生”

大寨式窑洞楼

在罗庄村口主街道的两侧

四栋大寨式窑洞楼相对着

向游客讲述着那段自立更生的岁月

它的建筑,村里的文昌阁是见证者--

“先治坡,后治窝”

四十三年前的村事

又被墙头的凌霄花娓娓道来

数不清的石头,砖头,无数个陈永贵和郭凤莲

一手缔造出大寨版的神话,在罗庄村再次上演

砖拱圈封顶的结构,高大而谦卑

石头墙上坐着的砖墙,在怀旧的岁月里打坐

至今,仍与村里的几棵老槐默默相视

以大寨人的手迹,记载着光阴迁徙的履痕

而窑洞宽敞,冬暖夏凉,四季清爽

主人的幸福,如今都写在脸上

       2019年7月8日

(罗庄村大寨式窑洞楼一角)


作者介绍

     赵鹏飞,河北井陉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200余件诗歌、散文散见《中国诗歌》、《星星诗刊》、《诗选刊》、《北京文学》、《河北作家》等刊物。著有诗集《诗歌的白马》《安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