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子友——今日大寨

 老兵原创之家 2021-11-14

再次走进大寨,仍然感到的是浓烈的红色氛围。

一面巨大的红旗,覆盖在左边的山坡,上书五个繁体大字:

   农业学大寨

   ——毛泽东

在这处巨大标语的前面,是一所干部培训学院,迎门而立的一块巨大的标牌,上面有周恩来总理的亲笔题词:

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

  —— 周恩来

   一九六四年十二月

再往前,穿过路两边的几排楼房,便是这个红色的大门,门楣上面两个红色大字:

  大 寨

两面的标语也是红色的:

  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

上面说到“再次来到大寨”,其实上一次也就是5年前,而不是那个轰轰烈烈学大寨的时期,那时我还在部队当兵。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再次来呢?总的说是想弥补一下上次来去匆匆的不足。具体说,就是想住一下窑洞吃一顿大寨饭;顺便核实一下相关的数字;再问问大寨老百姓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想不到这三条,在刚进上面这个大门口时就迎刃而解了。

因为还没到大门口,就有一位热情的村民邀请我去住她家的民宿。我说我想住的是窑洞房,她说以前的那些窑洞都没有卫生间,她家是带卫生间的,还可以在她家吃饭。

好!就它了。第一个问题解决了。

她家的窑洞民宿住在半山腰上,乘她家的车上去安顿好后,还不到下午5点,抓紧时间到不远处的大寨展览馆看了一下,核实了相关的数字,又登上陈永贵墓,绕行左侧的小路,看了相关的景点。第二个问题又解决了。

第三个问题,是在老板娘做菜的间隙,通过聊天进行的。

老板娘说,她是外村嫁到大寨的,丈夫姓李,大寨两个大姓之一。“那另一个大就是姓陈了”?我问了一句。老板娘说,不是,姓陈的就陈永贵一家。解放前,他们家逃荒到大寨的,日子过不下去了,他爹把他妈和弟弟卖了,还是过不下去,又上吊死了,就剩下陈永贵一个人。啊!原来只看到陈永贵身上的光环,还没有注意到他还有这么悲惨的家史。

老板娘说,我嫁过来后,81年村里包产到户,我和丈夫两人分了2.6亩地,后来两个孩子出生了,土地也没动。现在两个孩子,一个在外地上大学,一个在县城上中学,她奶奶给做饭。

我问起他们的收入。老板娘说,除了地里的收入和我们开农家乐的收入,每年村里还给我们每人分1000元。其他的村里的“生态林”,是每家都入股的,年底时分红。

生态林,这使我想起了大寨的旅游。整个景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大寨村,是开放式的,不收钱;一部分包括展览馆、周总理纪念亭、叶帅题字、陈永贵等名人墓等,这些地方都已掩映在一片人造森林之中,可能就是“生态林”。到这里是收钱的,每张门票48元。这种收入,我就不便再问了。

住窑洞民宿、吃“大寨”饭

第二天,我背着简单的行囊,再次走进展览馆,和景区内的各个景点,并一一进行了拍照。现在,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从容的写一写我心目的大寨:即过去、曾经和现在的大寨。

 过 去 的 大 寨

过去的大寨,我指的是旧社会即解放以前的大寨。但是,除了村里的这棵百年老柳树(上图),我已找不到任何的痕迹了。就是这棵老柳树,也由过去的“苦人树”变成了“乐人树”了。

幸好,还有展览馆在。其中的资料介绍:

旧社会,大寨是太行山区一个又穷又苦的小山村。全村73户人家,不到800亩土地。其中4户地主富农集中了60%以上的土地,其余的除了12户中农外,57户全是苦难的贫农,其中35户扛长工,9户讨吃要饭,还有6户冻饿而死,灭门绝户。

上图,旧社会的大寨;下图,旧社会穷人要饭用的饭篮、碗

  曾 经 的 大 寨

我所说的曾经,是指“农业学大寨”阶段的大寨。

1945年,山西昔阳县全境解放。大寨人在党的领导下,斗地主,分田地,进行了土地革命,相继组织成立了互助组,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从此,土地实行了国有化,老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但大寨地处太行山深处,属于土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全村500余口人,803亩土地,分割成4700多块,最大两块不到5亩,最小的地块不到1分,分布在7沟8梁1面坡上,既不耐旱,也不耐涝,亩产只有1、2百斤。

上图,当时大寨人的劳动用具;下图,劳动时穿的鞋、手套

面对穷山恶水,大寨人没有退缩。从1953年开始,他们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实施十年造地计划。用铁锹镢头,大锤钢钎,向荒山野岭开战,担土垫地,砌堤垒堰,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把深沟变成耕地,将坡地垒成梯田。苦战合作沟,三战狼窝掌,用了5年时间,将4700多块零散坡地,改造成了近2600块平展的土地,将粮食产量由亩产100余公斤提高到了700多公斤。

大寨人改造的“大寨田”

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造山河的精神,影响了全县、全省和全国。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记者通讯《大寨之路》,介绍了大寨经验。1964年5月,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毛主席指出:农业主要靠大寨精神,自力更生,要在种好16亿亩地的基础上,建设4亿亩高产稳产田。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1964年12月,周总理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大寨精神概括为“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号召在全国推广大寨经验。从而,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大寨

外国领导人在大寨

提到当年的大寨,不能不提到他的带头人陈永贵。因为沒有陈永贵,就没有当年的大寨。

陈永贵,1914年出生在太行山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随父亲逃荒到大寨。为了活下去,他的父亲将他的妈妈和弟弟卖到外县,将他的姐姐卖到外村当童养媳。但还是无法活下去,悲愤地上吊自尽。剩下陈永贵孤身一人,靠给地主家放羊度日。

后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陈永贵参加了革命。1948年入党,1952年担任了大寨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人民战天斗地,改造河山,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寨,打造成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

身为全国劳动模范,他的职务不断升迁,直至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员副总理,但他从未离开过大寨。到北京担任国家领导人后,住在钓鱼台国宾馆。他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要求搬出钓鱼台,对自己的工作时间安排实行“三三制”的要求:即每年在北京的时间三分之一,回大寨的时间三分之一,到全国各地的时间三分之一,得到毛主席的赞许,成为一个户口仍在大寨,依靠工分生活,不拿国家工资,农民身份未变的国家领导人。

陈永贵语录

  现 在 的 大 寨

大寨,作为全国农业战线的先进典型,兴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终结于八十年代初。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也曾一度偏离过方向,经受过曲折,最终于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走向了新的发展道路。

但是,大寨精神,作为我们党在建国后培育出的一种艰苦奋斗、共同富裕的时代精神,影响广泛而深远。在当前我国消灭绝对贫困迈向乡村振兴的征途中,仍然需要大寨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更加需要像陈永贵、郭凤莲那样公而忘私、共同致富的带头人。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寨人就是这样,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寨精神。1981年,大寨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走多种经营的路子,办起了酒坊、酱坊、醋坊、粉房、矾石场等,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同时,在新的形势下,大寨凭借自己的优势资源,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山西文化旅游的名胜村。旅游经济,已成为大寨集体经济的增长点。

曾经的“铁姑娘”,大寨的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郭凤莲:上图.1973年6月,接任陈永贵为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下图.1991年11月,第二次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大寨村的住房

六十年代的窑洞式排房

九十年代的窑洞式民居

二000年后的公寓式、别墅式住房

村委会办公楼

村民服务中心

学 校

 大寨的主要旅游景点

大寨的旅游景点,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在虎头山上,一部分在大寨村里。

山上部分,已完全变成了一片人造的森林,所有的景点都由石铺的小路连接,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荫之下。主要景点:

虎头山标志石

叶剑英元帅题  1977年9月11日,时任党中央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来访,在大寨住了5天,写绝句八首,歌颂大寨。

周恩来纪念亭

周总理生前曾三次来到大寨,并亲自总结了大寨精神,与大寨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大寨展览馆

为一座仿古式民建,面积1000多平米。展出了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历程,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区名录。

陈永堂墓、碑、雕像

陈永贵雕像座落在展览馆内,由此上118级台阶,到达上面的陈永贵墓、碑。

118级台阶,分三段:第一段,38级,象征陈永贵的党龄;第二段,72级,象征陈永贵的年龄;第三段,8级,象征陈永贵在中央工作8年。

郭沫若纪念碑碑

郭沫若情系大寨,1965年12月曾率中科院代表团访问大寨,即兴赋诗《颂大寨》。1978年去世,家属遵其遗嘱将其骨灰撒在了大寨的土地上。

著名作家孙谦纪念碑

生前曾多次到大寨深入生活,写出《大寨英雄谱》等名篇。去世后骨灰撒在大寨虎头山上。

团结沟渡槽

长120米,高27米,槽深宽各1米。上世纪70年代建立的水利工程。

狼 窝 掌 梯 田

狼窝掌,原来是大寨7沟8梁1面坡中最长也是最难治理的一条干沟。面积87912平米,沟深坡陡,灾害频发。大寨人在实施10年造地规划中,分别于1955—1957年,利用冬春进行了治理,号称“三战狼窝掌”。三次治理,前两次失败,后一次成功。共筑坝16条,动用土方42.82万立方米、石方7621立方米,造地150亩。

村 里 部 分

走进大寨村,整齐的窑洞式住房,清洁干净的街道,热情好客的村民,一切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火车箱式窑洞

是1963年大寨发生特大洪水村民窑洞被冲毁后,大寨人用3年时间砌起的窑洞。为了节省耕地,又在上面加盖了一层房屋,扩大了上一层窑洞住户的住房面积。

窑洞建好后,按照村民家庭需要,一、二层平均分配给村民居住,第三层用于卫生所、学校等公共生活设施。

陈永贵故居

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农家小院,两孔窑洞、三间瓦房。陈永贵1968—1986年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当时周总理、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世界上一些国家元首及外宾,都曾在这里做过客。

上次我来时,还可以进去参观,这一次来,却沒有开放。

大寨人民公社旧址

占地面积1742.21平方米。有窑洞3孔,排房3栋,大门一座。

建于1966年,1983年迁走。现为村民居住。

这座大门,保持了当时的原貌,给人以历史的真实感。

200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10.25

责任编辑:梦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