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蟹眼天井”

 留风细雨石 2021-07-12

前言:2014年春夏,即将研究生毕业的我,开始了我的环太湖之旅。那是我第一次与本文所要探讨的“蟹眼天井”相识。在震泽著名的师俭堂 ,我见到一处天井旁有一块介绍文字,讲述了那个被称作眉毛天井又被称作蟹眼天井的特色所在。看到这样的名字着实令人一动,因为觉得文字和空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我后来在东山岛和西山岛的民居中也多有发现这样的天井。再后来,我感到苏州城内一些著名的园林,如网师园,留园,艺圃,拙政园中也有相似的处理。我在《艺圃的趣点》这篇书评中书写了艺圃蟹眼天井的一些特点。(在那篇文章中,我所称的眉毛天井就是蟹眼天井)最近我阅读了《苏州民居》一书,书中并没有任何字眼提到它。但是这本书里提供了大量苏州民居平面图,使我确信这是苏州民居的一个重要特点。我查阅了我能查到的各类资料,不过所述了了,且它们的大部分案例都指向了师殓堂。所以,我又开始有了信心写这篇文章,来胡诌一下。

苏州陆巷粒园蟹眼天井

“蟹眼天井”是苏州民居的一大特色。当然在苏州附近,包括南京,常州,无锡等地亦可见此类做法。这类天井又被称作眉毛天井,古人叫出如此别致的名字,必然隐含了天井的特点。它窄如蟹眼之大,又似眉毛之细。除了小以外,它成双成对的组合型制亦是“蟹眼”二字所包含的。眼同时也蕴含着“灵”,所以它的第三个特点就是灵动的意味。蟹眼天井在苏州民居中的基本功能是通风,采光和排水,以适应苏州地区的气候。“夹隙借天”的蟹眼虽小却在方寸之中,解开了诸多不开调节的矛盾。除了使用功能以外,它还解决了一个不同的功能,体量,结构和空间的交接问题。这就与蟹眼天井在建筑群中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关系。它大部分情况都出现在最主要的中路建筑群上 很显然这种做法在苏州当地也蕴含着等级。据我自己走访和阅读各类书籍发现的中路轴线上的蟹眼天井位置经营主要有三种。这三种做法都可以在震泽师俭堂这处商住结合的大宅中找到。

苏州陆巷粒园蟹眼天井

第一种位置是在前后联系紧密,却又需隔离的两个主体之间,它最似“蟹眼”。

师俭堂不同于一般的大宅,它是一个跨越宝塔街的建筑群。宝塔街和斜河之间的地块是师殓堂的商铺和仓库所在。这是一个脱离开北部主体的独立体量。这里的蟹眼天井是被广为论述的佳作。沿街面是商业价值最大的地方,而斜河一侧则是货物来源的“后弄”。街河夹持的地块进深很浅。沿街留出商业皮而沿河留下仓储区,这样的前后分置是这处建筑群根据周边条件所采用的功能布局。这是一个比较合理也正常的功能分区。具体而言,沿街一楼做店铺,二楼做米行;沿河一楼做码头,二楼做仓库。这两个前后功能之间虽需隔离,但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像蟹眼天井的尺寸是又分又连的感觉,是非常符合实际需求的。前后又用连廊联系,连廊设于中轴和两端,使平面形成日字型。中部的连廊保证了从码头直供的货物可以密接旺铺。由此,它也将前后之间的天井一分为二,从而优化了天井尺度。本来从街到河的大进深中黑暗的腹部也为它所点亮。蟹眼天井的分离使前后两个功能区的结构可以相对独立,由此简化了结构处理。通过屋面坡向的处理,形成两个四水归堂的风水意向,这也是建筑形式在满足古人财富心理的表现,在这里尤其契合主题。

图片来源于《苏州师俭堂》一书
图片来源于《苏州师俭堂》一书

第二种位置是在前后两个独立的院落单元之间,它往往是作为每一进的一组北天井而存在的。苏州民居多采用多路多进式布局。在同一轴线上相互串接的进与进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实际上,虽然相互之间有着功能上的联系,但是每一进都是自成一个独立世界。在每一进中,室内室外成双成对,它拥有宽敞明亮的前院,也有窄小的后天井。每一进功能越自足,越表明住宅豪华的程度或者这一进空间在整个宅邸中的重要位置。这样的特点尤其体现在大中型民居的中轴线这一路上。

左右两个蟹眼天井与师俭堂大厅关系,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回看师俭堂的平面和剖面,我们可以发现街北部中轴上的四进实际上可以看成四个独立的前后天井模式单元的串接(宝塔街可以看成是门厅的前院)。这每一个独立单元之间都有一道厚墙界分。这道墙体的存在使得各个独立单元相互之间都完全分界开来。这道墙也许有很重要的隔火作用,但在厚度上,它甚至超过了邻里之间的封火山墙。所以我以为各独立单元之间的私密性隔离是更重要的问题。蟹眼北天井的存在也起着双重隔离的作用。如果单从形式空间的角度来讲,这类天井的尺度很小,如果能向北部的大天井借景,那更可以扩大空间,制造变化。但是古人在这里的思路是极度清晰的。北侧是另一个独立的院落系统,所以蟹眼北天井的北壁永远都只是一睹直白而无任何窗洞的粉壁。靠两侧山墙一侧的做法亦如此。其它两个面却往往是开敞或开设漏窗的形式。

从排水的角度讲,各进之间高过屋面的分界墙的出现也必然伴随界墙之南双坡屋面北坡的排水问题。界墙与屋面之间拉开缝隙以利排水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其实这类基本功能的需求几乎是每一座与苏州民居相似地域的江南中大型传统民居所面临的。但是各地可能给出了不太相同的答案。像杭派民居给出的也是前后双天井,但是它的北天井却并不一分为二,而是一个完整的带形,如杭州吴宅,梁宅。绍兴台门民居亦似杭派民居,也多采用带形天井。在绍兴现存最大的传统民居吕府十三厅中这种起隔离作用的天井甚至发展成了弄。

师俭堂中连接前后两进的短中廊将北天井一分为二。这个中廊其实也成为一个微妙的室内外过渡。这种界分在我看来是比杭绍地区的一线天要更精细的处理。师俭堂最后一进在功能上并不需要后部再有中廊过渡,但向北推出的楼梯代替了中廊,从而又将这里的北天井切分成了蟹眼天井。我感到营造这座大宅的主人真是对这类天井迷之着魔。也许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等级和豪华度,在大厅之后的一对蟹眼天井做大,然后又分别以墙再一分为二,墙上施窗洞以勾连两天井。

这第二种位置的蟹眼天井可以说是最多的,特别是在每座大宅的门厅,轿厅,厅堂之后。我认为蟹眼天井是苏州民居等级和豪华程度的一个指标,如果一个宅子里只出现一对蟹眼天井的话,那必然是在最重要的厅堂之后。

第三种是在主屋与厢房之间,作为一组小型南天井而存在。解决主屋尽间或厢房的采光是它最重要的功能。这类天井的位置恰好在主屋前廊的两个尽端,是空间的一种尽端变化和收束。师俭堂第二进的大厅和第三进的楼厅厢房侧都有这样的蟹眼天井,需要格外注意的是,这样的蟹眼天井同时也伴随着一处连接南北厢房和大厅(或楼厅)的转换空间。

常熟南泾堂42号明代民居是这类蟹眼天井的经典案例。它是一个一路三开间五进式大宅。在它最主要的厅堂和两个楼厅与厢房间都有一对这样的小天井。这里的三组蟹眼天井的存在将厢房与各自的正厅完全切开,大大简化了结构。而它们的转换空间又仅仅通过很细微的一小步就能将两者联系起来,从而使空间更集约。相比师俭堂相同部位的蟹眼天井,此处就干净利落很多。

常熟南泾堂42号平面图,来源于《苏州民居》一书

这三处不同的蟹眼天井位置经营正如前文所言,本质上处理的是功能,形式,结构和空间的交接问题。对于看上去十分相似的都采用多路多进轴线式程式化布局的中国传统建筑而言,这些交接之处正是每一个古宅与众不同的魅力之一。

第一种蟹眼天井比较独特,是因地因功能的产物,在苏州民居中普适性并不强。这主要是因为在大中型住宅中两个独立功能之间的隔更甚于连,这是由豪宅之所以要显得豪的本源诉求所决定的。因此第二种蟹眼天井才如此普遍而遍地开花。苏州人的高雅情志和精细构想都在这看似不起眼的小天井中崭露出来。第三种蟹眼天井也是相对比较普遍的,但是这类天井看上去总像是一种权宜之计。在空间的体验和感受上,这类天井其实并不能像前面两种那样在空间中相互协奏。它们很可能在图纸上是对仗存在,而在体验中却不能立刻被相互联想。

图片来源于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

所以对比而言,我格外喜欢第二种蟹眼天井。上文中我已经详细讨论了它的位置,功能和布局。关于它具体的形式空间上的趣味我曾经在《艺圃的趣点》一文中讨论过,现以艺圃世纶堂为例概括如下:

白墙包围着窄小的天井,墙上漏窗漫萦着奇妙的光线,正因为这样的蟹眼天井存在,空间便从严整的轴线礼序中脱离出来。从世纶堂主厅中去东莱堂,当心间是太师壁,走不通,而需要从两个侧间绕转。许多宅子中可以看到类似的绕转,但因为没有背后的两颗小天井,路径偏折时缺少细微的空间变化处理。而在这里,两颗天井正成为路径转换的对景。而在进与进的切换中院墙划分的小天井和大天井空间之间也有明暗和尺度的对比。

有的蟹眼天井仅仅是一个捕光的粉壁,有的却也种上了细竹,立上了石笋,无论怎样的精彩曼妙全凭主人的意趣。

陆巷某宅蟹眼天井
同上
同上
同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