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剪的后人,从富贵到家徒四壁,再到成为两岸人民文化交流的桥梁

 精英光长 2021-07-12

秦国统一六国的时候,王剪指挥的军队总共灭了三个国家,分别是楚国、赵国、燕国。一个人就给秦国打下了一半的江山,以他这样的功绩,轻松的就被列为了“战国四大名将”。王剪除了这份足以自傲的功绩,还有一个身份也让人敬佩有佳。那就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都是他的后代,更何况“华夏首望”这个美誉便是琅琊王氏。此族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王曦之,他可是被称为“书圣”的人物。只是可惜一个家族很难做到世代昌盛,王审知虽然是王剪、琅琊王氏的后代,到了他这一代的时候,王审知的父亲已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了,甚至家里已经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了。

874年,唐僖宗的时候,华夏大地上到处都不得安宁,皆是因为私盐贩子王仙芝举兵反抗唐朝统治,从此黄巢起义的大幕就被拉开了。全国各地的藩镇也都蠢蠢欲动,都在考虑是继续跟着大唐王朝还是另外找个名主跟着。因此手中有兵权的人都开始了各自为政,相互争夺的大戏就愈演愈烈。

王潮这个时候在县衙当差,当然一个当差的是不可能富到哪里去的。对了,他是王审知的大哥,王审知20岁的时候,他们家三兄弟一起入伙了杀猪贩子王绪的队伍。他们三兄弟因为有勇有谋,并且带兵有方很快就被人称为“王氏三龙”。王绪这个人心胸狭隘,在转战漳州的时候,把好几个能力比他强的军官给杀了,可是大家都不敢怒颜相向。正好在这个时候有个江湖术士和王绪说:“他的军中有王者之气”。于是王绪就可算把身边那些个看起来比较有气势的人全给杀了。

王家三兄弟察觉到之后,认为他的屠刀迟早会落到他们身上。大哥王潮就去找了王绪的妹夫刘行全,这个刘行全可以说是王绪的左右手,王潮有意跟他说:“您英姿雄伟,有王者之气,就不怕被他给害了吗”?刘行全道:“连你也这么说了,看来我命不久矣,我看要不就这样,咱们先行把他给做了”。两人说做就做,偷偷的挑了几人两人的心腹,乘王绪不备把他给抓了起来。经过一番你推我让,最后王潮成为了新的首领。大军来到泉州后,打听到泉州刺史是个酒囊饭袋。由于义军的武器装备不咋滴,而泉州在福建又是第二大重镇,他们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才把泉州给拿下。王潮军拿下泉州之后,受到朝廷的封赏,王潮成了泉州刺史。

自打有了泉州这个根据地后,王家兄弟积极的扩充了兵员后,便把目标盯向了福建最重要的福州这个重镇。唐昭宗便推波助澜的封王潮为福建观察使,可惜这时王潮得了重病,自知时日无多,又担心让自己的儿子掌权的话,怕是难以服众。于是便让王审知掌权,王审知又推辞说希望二哥王审邽掌权,二哥自知自己能力和功绩都不如老三,坚决要求老三听从大哥的安排。如此这福建的最高长官头衔就落到了35岁的王审知的手里,王审知在福建自称留后,并且上表到朝廷那里。

公元907年,梁王朱温废唐昭宗自立,唐朝灭亡。王审知得到消息后派人前去祝贺,并表示了自己的愿意归顺的意思,就此承认后梁政权的正统地位。朱温也是个人精,知道王审知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可以说是山高皇帝远,要做个土皇帝完全不是问题,也就顺理成章的封他做了个闽王。如此,第一代闽王王审知就新鲜出炉了,也许有些人觉得,王审知得了大唐这么多的好处,应该继续使用大唐的年号,不该这么轻意的就称臣。可实际情况是他们除了得到大唐的给的几个封号,可是没有得到其它任何实际的支持的,王审知他们的全部身家实力都是他们自己一点点奋斗出来的。

因此,王审知对于称臣这件事一点心理和道德上的压力都没有,他只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下的外交政策。朱温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军阀后,再建立后梁,在实力上王审知清楚自己是没有那个实力和他相争的。因此把八闽统一之后,一心放在了发展上,尽可能的避免和别人开战。福建当时属于“蛮荒海隅”不管是文化还是经济和中原这个文化中心是没办法比的。王审知统一八闽后大力发展农桑业,彻底的使福建从“蛮荒海隅”发展成了“海滨邹鲁”。

王审知逝世后,地域内的官员继承了他的发展路线,大力发展农业。并且为他盖了一座闽王庙,在里面立了一块“乞土胜地碑”。每年立春左右,当地的百姓还会去祭祀闽王,并且在当地形成了“迎春牛”的风俗。到现在已经变演变成了护闽王金身,绕境巡安祈福、踩街会香的风俗文化。祭祀闽王这个风俗也是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