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高参88 2021-07-13

本篇目录:

******************************************

191 11. 马厂塬遗址

新石器时代                    青海省民和县

192 12. 陶寺遗址

新石器时代                    山西省襄汾县

193 13. 平粮台古城遗址

新石器时代                    河南省淮阳县

194 14. 屈家岭遗址

新石器时代                    湖北省京山县

195 15. 牛河梁遗址

新石器时代               辽宁省凌源县建平县

196 16. 昂昂溪遗址

新石器时代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97 17.夏都二里头遗址

夏商                             河南省洛阳市

198 18. 偃师商城遗址

商                             河南省洛阳市

199 19. 盘龙城遗址

商                             湖北省黄陂县

200 20. 三星堆遗址

商周                             四川省广汉县

******************************************

11.马厂塬遗址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中国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马厂类型(马厂期)、半山-马厂文化由此得名。在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乡边墙村。1924年,瑞典学者安特生(1874~1960)在西北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调查,1982、1984和1987年青海省文物管理处、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复查。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遗址地处湟水南岸第二台地上,面积近3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0.5~1.5米。断崖上暴露有大量石器、骨器、陶器和灰坑遗迹等,内涵包括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卡约文化上孙类型和辛店文化等时期的遗存。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马厂塬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2.陶寺遗址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东西约2000米,南北约1500米,面积280万平方米。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之一。经过研究,确立了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陶寺类型,近年来在对于陶寺遗址的发掘中,结合了磁力仪和探地雷达物探、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孢粉、浮选、选种)、人骨分析、DNA分析、天文学等多项科技考古手段,包括碳十四测年技术在内的年代学探讨,进一步判断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之间。同类遗址在晋西南汾河下游和浍河流域已发现70余处。陶寺遗址对复原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性质、国家产生的历史及探索夏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
陶寺遗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3.平粮台古城遗址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平粮台古城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城址。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东南4公里的大朱村西南方。平粮台古城址即是宛丘之地,距今已有4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发掘出土进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1979年发现后,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此多次进行考古发掘。城内有高台建筑,屋墙用土坯垒砌而成,四周还有灰坑、陶窑等遗迹。城址的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85米,城墙残高3米,宽10米。南门埋设有陶质的排水管道。对研究中国早期城市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探索夏商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平粮台古城遗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4.屈家岭遗址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屈家岭遗址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该遗址是一处以黑陶为主的文化遗存,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屈家岭文化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其年代距今约5000—4600年,是更早期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的继承者。屈家岭文化的住房多属方形、长方形的地面建筑。一般筑墙先挖基槽,立柱填土,再以粘土或草拌泥掺加烧土碎块培筑墙壁。居住面下部铺垫红烧土块或黄砂土,以利防潮,表面敷“白灰面”或涂抹细泥并经烧烤。在室内中部或偏一角处筑火塘,有的火塘附近还遗留保存火种的陶罐。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屈家岭遗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5.牛河梁遗址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境内的凌源市与建平县的交界处,东经119°30′,北纬41°20′。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500年至5000年。2008年,国家文物局和辽宁省人民政府确定以牛河梁遗址8.3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为依托,正式启动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公园占地面积约8平方公里(即保护范围的核心区),开放区域包括第一地点(女神庙)保护展示馆、第二地点(积石冢、祭坛)保护展示馆、牛河梁遗址博物馆综合馆。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牛河梁遗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昂昂溪遗址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昂昂溪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南25千米,松花江、嫩江汇流处沼泽地带的沙岗上,属于中国新石器时代以渔猎为主要经济类型的遗址。发现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由22处遗址与17处遗物点组成,共计39处。昂昂溪遗址发现大量以碧玉、石髓、玛瑙等制作的细石器、丰富的骨器,并有少量打制或磨制的石器以及火候很低的黄褐色陶片。生产工具以各式箭镞、投枪、鱼镖、鱼叉为主,并出土鱼、蛙、鹿、兔等遗骨。墓葬以陶罐、鱼骨镖等随葬。昂昂溪遗址是中国北方地区发掘较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考古、历史和科学研究价值。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1988年1月13日,昂昂溪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7.夏都二里头遗址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二里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遗址上最为丰富的文化遗存属二里头文化,其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该遗址南临古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范围包括二里头、圪垱头和四角楼等三个自然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二里头遗址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城市的起源、王都建设、王宫定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学术界公认为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和1928年安阳殷墟的发掘,证实了殷商的存在。对《史记·殷本纪》的肯定,必然引发出《史记·夏本纪》也为信史的认识。由此,二十世纪50年代考古界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课题。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经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数十次的考古发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收获,1977年,夏鼐先生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又将这类文化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1988年1月13日,由国务院公布二里头遗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偃师商城遗址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洛阳偃师商城遗址为商代的遗址,夏商文化界标。偃师商城遗址是一处商代早期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遗址,为商汤灭夏后所得,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北靠邙山,南临洛水。城址覆盖在地面下1-4米。1983年春在配合基建工程中发现,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东西宽1215米~740米,包括大城、小城、宫城三重城垣。城址内发现有城门、道路、宫殿、居址等遗迹,并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等遗物。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1983年秋-1988年春:发现并发掘西二城门和东一城门,发掘西二城门内侧墓地,于西二城门南侧发现小城城垣,当时推断为登城的“马道”。确认号建筑群为宫城,发掘了四 、五、六号夯土建筑基址(原编为五号宫殿上层、下层基址)。确认第、号建筑群均有宽约2米左右的围墙,实为两处自成单元的小城,小城内有排列整齐的夯土基址。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偃师商城遗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盘龙城遗址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处在盘龙湖半岛,东南西三面环水 ,是长江流域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较大、出土遗存较为丰富的城邑遗址,也是武汉城市文明的源头。盘龙城遗址于1954年被发现后,发掘了城址、宫殿等大型建筑及多座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有数百件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遗物。盘龙城遗址内城总面积约75400平方米,城址南北长290米,东西宽260米,周长1100米。包括宫殿区、居民区、墓葬区和手工业作坊区几部分。城址内清理了大量遗迹。该遗址反映了商代(前16—前13世纪)中原文化向南扩张、在长江流域形成中心城市的社会景象。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1988年1月13日,盘龙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三星堆遗址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1931年春,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根据董笃宜提供的线索,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于1934年春天组成考古队,由广汉县县长罗雨仓主持,在燕氏发现玉石器的附近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发掘。发掘收获丰富,根据这些材料,葛维汉整理出《汉州发掘简报》。遗憾的是,三星堆遗址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后,发掘就长期停滞。
第三批国保--(2.古遗址)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
三星堆遗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