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VD从业者 作者:锁炎 污染的来源 (1)试剂污染 由于在PCR试剂配制过程中,由于加样器、容器、水及其他溶液被核酸污染。 (2)设备污染 半自动核酸提取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在提取过程导致溅洒样本或者核酸模板,污染机器。或者设备内垃圾筒清洁不彻底,残留液体或结晶挥发形成气溶胶对造成污染。 (3)标本交叉污染 可能是由于收集标本的容器被污染,标本放置时由于密封不严溢于容器外,容器外黏有标本,吸样器污染及空气中的气溶胶导致的标本间交叉污染。尤其是病毒类可随气溶胶或形成气溶胶而扩散,导致彼此间的污染。 (4)PCR扩增产物污染 这是PCR中最常见的污染问题,常见于需要在扩增后开盖的检测项目,或者是扩增后产物处理不当,因为PCR产物拷贝量大,远远高于PCR检测数个拷贝的极限,所以极微量的PCR产物污染就可形成假阳性。 (5)克隆质粒的污染 在实验室操作中经常会用到阳性参考品,这些阳性参考品大多数是由某些用克隆质粒制作而成,克隆质粒在单位容积内浓度高,不小心使用极易造成污染。 有些实验室自己克隆质粒做质控品,配制过程后,垃圾的处理方式不严格等,从而造成质控品对实验室的污染进而造成实验室对标本的污染。 控制污染的措施 (1)实验分区域 合理分隔实验室。将样品的处理、配制PCR反应液、PCR循环扩增及PCR产物的鉴定等步骤分区或分室进行,特别注意标本处理及PCR产物的鉴定应与其他步骤严格分开。 最好能划分:标本处理区,PCR反应液制备区,PCR循环扩增区,PCR产物鉴定区。其实验用品及吸样枪应专用。 实验前应将实验室用紫外线消毒以破坏残留的 DNA 或RNA. (2) 各区物品不得混用 各个实验区域要对不同设备、物品颜色有明显的标记,如各区域使用专门的工作服、工作鞋、垃圾桶、拖把、抹布、笔等,避免不同工作区域内的设备、物品混用。 使用一次性用具吸头、离心管、无粉尘手套、口罩等 (3)设置规范的空调通风系统 尽可能采用全送全排空调系统。在进入各个操作区域需要严格单一流向进行,即试剂准备和贮存区→样品制备区→PCR扩增区→扩增产物分析区,不得逆行。 (4)污染监测 设立阳性对照、阴性对照,进行重复试验,选择不相同区域的引物进行PCR扩增等,做好污染监测,以便采取措施防止和消除污染。 (5)定期实验室清洁 配制含有效氯 0.5% 的消毒液对设备表面、台面、地面、物品表面、传递窗内及门窗进行擦拭,对设备内垃圾桶进行浸泡。 根据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原则进行酒精对空喷洒。 酒精擦拭(75%)移液器、八连管离心机、混匀振荡器等小型设备。 纯化水对设备表面、台面、地面进行擦拭,对设备垃圾桶进行冲洗。 》》》》》文中图片引自 pixabay.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