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紧急,IVD企业快速行动 1月 10 日,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被首次破译并对外公布。国内众多IVD厂商迅速组织人力,放弃休假,开展新型病毒检测试剂的研发工作。 由于疫情严重,国家紧急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截至目前,已有6家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通过获医疗器械许可证。 但获批的都是基于传统PCR技术的核酸检测产品,操作过程繁琐,对操作人员和实验室要求高。 疑似气溶胶污染,核酸检测安全需升级 1月31日,三联生活周刊媒体报道了一起检验科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事件,武汉金银潭检验科的检验师不直接接触病人,只是在实验室做相关病毒的检测,竟然有4个检验师感染了病毒。 专家推测,可能是病人的样本在转运或者实验的过程中,因为暴露接触空气,又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气溶胶,而这种气溶胶导致了4个检验师的感染。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气溶胶仅仅只是会导致实验污染,实验失败而已,对于感染人体却鲜有发生。无论最终确定4名检验师的感染途径如何,在高风险、高传染性的病原体面前,我们除了防护服之外,或许更缺一种安全、简单的分子检测产品。 基层疫情防控陷入困局 武汉有难,全国救援,在所有的资源都投入武汉市时,很多人忽略了武汉周边的黄冈市、孝感市和襄阳市等,而黄冈市最受关注的除了“一问三不知”的卫健委主任,还有严峻的疫情。 1月28日,新京报的一篇《紧急求助,湖北黄冈向国家及社会发布三大支援需求》的新闻,将武汉市以外的其他县市的疫情防控的艰难局面暴露了出来。 目前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机构会将样本运送至有资质的实验室,而大部分情况下,有资质的实验室自己医院的样本都做不完,基层疫情防控,核酸确诊的难度可想而知。 直击痛点,快速分子POCT助力基层防控 据可靠消息证实,透景生命的这款卡式PCR产品正在临床试验,有望在下一批应急快速通道中获批。 本文内容参考自企业官网,图片引自官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