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学日记(二十一):暖瓶里的日子

 老树99 2021-07-13
是偶然间走进一个小山村的

 实验楼后新载了一些黄色的小花,叫不出名字,在两边绿树的映衬下,格外鲜艳。

 冬天里栽的那些像卷边的白菜似的,经了雪,反而更加旺盛,春天里开满了黄花,沿着路边,成了片,引得蜜蜂嗡嗡地忙碌。

 校园里的花啊,草啊,种类多,按着季节不时更换,每天都生机勃勃的。

 网络里看到了一篇写暖水瓶的文章,其中细节和细节里的日子,是那么的熟悉,心里有些唏嘘。那些旧日的时光,又开始在眼前渐渐清晰起来。

 不记得有多长时间不用暖水瓶了。

 开学前,为了来学校方便,在家里到处找,最后总算在厨房的角落里找到一个。塑料壳上已经落了厚厚的灰,用劲擦洗了好久,也没有能擦洗出当年的样子。软木塞子瘪瘪的,在水里泡了,总算还能用。

 后来,学校通知说,给大家准备了暖瓶,又把它重新放回了角落里。如果没有特别的需要,我想,以后也会很少用的到,甚至连想都会很少想起。

 从什么时候开始,暖水瓶走出了我们的生活呢?

 细细想,也想不出来。

 以前,这可是家里必备的生活用品,就是娶媳妇,办喜事,也要买上一对带着大红的双喜、画着一对鸳鸯的暖水瓶,还要摆在新房里显眼的桌子上。

上高中时,我们住的是大宿舍,由原来的平房教室改的,前后两排土炕,中间是过道。冬天天冷,脸盆里的水,放一晚上,就成了一个冰坨。

 晚上下了自习,肚子饿,也没有什么东西吃,有人饿急了,就喝凉水,怕闹肚子,就吃几瓣蒜。

家里给我准备了一个暖水瓶,吃晚饭时,打上开水,把从家里带来的大米装进去,放学回来,就能倒出一壶热气腾腾的大米粥,几个人分着喝,你一口,我一口,吃得浑身暖和。现在想想,很有些土豪的感觉。

没有想到,这次开学,又和暖水瓶打上了交道。

 每天给学生打水,大都是晚上,白天课多,再加上出学案,批学案,忙得顾不上。

学生的暖水瓶各种各样,有普通的塑料壳、带个塑料塞子的,也有高级一点,带个按压瓶塞的。每次,楼上楼下,都要跑上几个来回,才能把所有的宿舍打满。记得第一次给他们打水,还闹了笑话。我没有看明白热水和温水,就开始装,结果,有个取舍给打回去的都是温水。第二天,和学生说起来,还觉得特别不好意思。

刚开始来学校时,每天拿着暖水瓶走在校园里,颇有些怀旧的感觉。以前上学时,在锅炉房前排着长长的队,等着细细的水管灌满一个又一个的暖水瓶。有时候,走在路上不小心,暖水瓶不定碰在什么地方,“嘭”的一声,吓周围的人一跳。看看碎了一地的玻璃,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走开。

旧日的情景,温暖了那些清贫而又充满活力的时光。而今,又一次走在熟悉的情境里,居然有些小小的激动。

 短短的休息时间,竟让我想了这许多。再看看桌子上学生的试卷,又多了些愤愤然。也不知都想什么去了,好好的题目,做得糊里糊涂。

 一会儿上课时,给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我们从来都没有忘记努力,喝了凉水,吃了蒜,在昏暗的灯光下,趁着还未熄灯的几分钟里,趴在炕上,再做一个题目。

生活,有苦,也有乐,奋斗的路上,从来都不缺同行者。不必再陶醉在过去的故事里,但那些日子里孕育的精神可以传承下来。

    暖水瓶,还有和暖水瓶有关的日子,又会成为一段特殊的时日里温暖的回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