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易经必须要懂天文、历史、历法的一些基本常识

 心理咨询诊所 2021-07-13

前面的文章,讲了我国古老的易经和天文历法的联系。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都要经历物候授时的过程。

所谓的物候授时,就是根据自然气候变化、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的变化。这是早期农牧、渔猎社会生产所必备的知识。当然这个测定时间是不准的,差个十天半个月是正常现象。

学习易经必须要懂天文、历史、历法的一些基本常识

我国古代物候观象知识非常丰富,远古燧人氏、伏羲氏、共工氏、神农氏的神话传说,一直到商代的甲骨卜辞,都有丰富的物候和气候知识。

《尚书.尧典》、《夏小正》、《山海经》的记录中,慢慢有了物候与天象的联系,相传颛顼帝曾命火正观测大火星(即心宿二),黄昏时见其在东方地平线作为一年的开始。

《尧典》中记载,尧帝命羲和观测四仲中星来定一年的四个季节。以日出正东,以及初昏时鸟星(即星宿一)在南方子午线时标志仲春。以太阳最高,以及初昏时大火星在南方子午线时标志仲夏。以日落正西,以及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以太阳最低,以及初昏时昴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冬。

这算是远古时的观象授时了,从这段描述可知,以太阳在正东和正西、最高和最低即太阳的位置,结合黄昏时四仲中星在南天的位置来判断四季。当然,后来春秋战国期大多观察北斗七星的指向来定四季。

学习易经必须要懂天文、历史、历法的一些基本常识

“仲”就是每季中间这个月的意思,所以那时观象授时的精度也就是到月份。但是四仲中星慢慢就成了二十八宿的框架和雏形。

物候授时和观象授时都算是被动授时,就是说还没有历法来事先定时。后来有了土圭测日影的方法,周公有了第一座测影台,这时对冬至的测定慢慢就准确。

其实在之前的商朝,就有了对夏至的认识,但没有精确测量。随着二分二至测量越来越准确,太阳回归年的长度就达到了四分历的精度,就是知道冬至间是365天又四分之一天。这样年的长度有了。

掌握了太阳规律,慢慢历法就出现了,同时朔望月的周期观测数据也是越来越准确,有了月亮规律,这样月的时间长度29.5天也有了,大月30天,小月29天。

但那个历程中的历法是混乱的,比如夏商周正月都不一。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各用自己的历法,流行的历法有黄帝、颛顼、夏、商、周、鲁历。这就是古六历,历元不同,岁首各异。

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有了易经的思想,有阴阳进退的太极思维,中国从太阳规律的阳历和月亮规律的阴历,独特创造了一种阴阳合历的农历,而这个农历是与物候与天象最符合的历法。

学习易经必须要懂天文、历史、历法的一些基本常识

阴阳进退,要太阳规律与月亮规律综合起来考虑,在历法上就是要把年与月挂起钩来,那就要找他们最大的公约数。

首先,一个回归年有12个朔望月,在《夏小正》就有12个月的物候和星象记录。年月最大公约数大概是19年,我们用365.25天乘上19再除去朔望月的29.53天,得出是整数235,就是说235个月跨度,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时间长度就平齐了。

在阳历天数来说刚好是19年。在阴历来说,19年才228个月(19年乘12月),要再加上7个月才是235个月,这就是19年7闰的来历。

在19年间要加上7个月的闰月,至于什么时候置闰,以前也是乱七八糟的,有年初的,有年中,有年终的,最后有了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划分后,才利用节气来置闰,大家可以自行查一下。

学习易经必须要懂天文、历史、历法的一些基本常识

古六历之后,实际上汉代初年,还是沿用秦朝使用的《颛顼历》,司马迁等人上书汉武帝说改朝换代,皇命天授,应该制定新的历法。

公元前104年农历的十一月初一恰好是甲子日,又恰好交冬至节气,制历必须先测天,这天就是最好的测天机会。

包括民间20多人的天文家,总共制定18份历法,最后选定邓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历,规定每年孟春正月开始,季冬十二月终,这就是著名的《太初历》。

但是太初历也好,后汉的四分历也好,其实也是按日月星辰是固定周期均匀运动来制历的,但是实际上天体是椭圆的不均匀运动。

从东汉的《乾象历》到隋代的《皇极历》,包括魏、晋、南北朝的许多历法,不断认识到了日、月、行星的不均匀运动,陆续用到历法推算中,这个算从均匀运动向非均匀运动的过渡期,这算是第二期了。

《乾象历》算是我国历法体系中的里程碑,这是东吴实施的历法,由东汉末年刘洪编写,他制定了我国古代第一份代表月亮不均匀性改正的数值表即月离表。

第三期从隋朝的《皇极历》到元代的《授时历》之间,算是固定周期非均匀运动期,包括隋、唐、宋和辽及金众多的历法。

第三期非常关键,这时计算天体运动发明了二次和三次内插法等数学方法,用第一期均匀运动为基础,考虑各种非均匀运动,用逐步逼近的方法来计算。

第四期就是元代的《授时历》了,这是古代最先进的历法,算是中国天文历法发展的巅峰。这是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天文观测活动的成果。

南至南纬15度,北至北纬65度,东起东经128度,西至东经102度的广大地域,他们派出27支队伍,共设了27个观测点。

主要测日影、北极出地高度即北极星的视线和地平面的夹角度数,还有春分和秋分的昼夜时刻测定。最大的成果就是“考正者七事”和“创法者五事”。《授时历》就开始引进了岁差的影响。

学习易经必须要懂天文、历史、历法的一些基本常识

现在还有一个观测站之一的遗址阳城,就是现在的河南登封测景台,又称“元代观星台”。这里被古人称为“地中”。

这些才是真正中国天文发展的历史,有文献、有成果、有遗址、有考古证据。所以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少些胡说八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