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邻右舍一百家】王延忠|​​​ 埋在树下的两根金条

 新锐散文 2021-07-13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左邻右舍一百家》自序

这是一些遥远而又亲近的故事,它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故事就长在我的心里。

在那贫困而又热烈的岁月,我出生在绥化的黑土地上。故乡的亲情把我抱大,善良和快乐领着我向前奔走。老光棍老处女是我的老师,小猪倌小马倌是我的朋友。尽管那时候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但是人们的心里充满了阳光。是北方的寒冰冷雪,造就了北方人的韧性和顽强。我们从困境中挣扎着走过来了,那深深浅浅的脚印,都印在昨天坎坷的路上。

那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缩影;那一个或悲或喜的故事,都是一个变化莫测的人生。我们走过了昨天,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昨天。苦涩和甜蜜,都是一棵树上的果实。

回忆是寻找,回忆是发现,尽管有些艰难,我还是把那些曾经走过的路又走了一遍,让那些远去的人物又回到了我的身边。

我被往事的激情燃烧着,写完《我在美国看美国》,又写下了《左邻右舍一百家》。

树叶不管大小,总是有许多的话要对根说。

埋在树下的两根金条


 

李梦生是个遗腹子,他出生的前三个月,父亲就被土匪抓去杀害了。
人们都痛恨他爹李万财,说他这个老财迷要钱不要儿子的命。
李万财家是村里的大户,五十多垧地,大房子大院,牛成帮马成群的。土匪知道李万财家有钱,就把他的独生子绑票抓去了。土匪的开价很高,赎金要两根金条。李万财是个爱财如命的吝啬鬼,平常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穿,晚上就破枕头破被地睡在长工住的伙房里,怎么肯一下子拿出两根金条呢?
连续两天,线人在中间跑来跑去。李万财就是舍不得那两根金条,说要命把我的老命拿去,要金条一根没有。土匪头青龙火了,说明天中午拿不来两根金条,我就撕票,叫他家等着收尸!李老财以为这是谈买卖,可以讨价还价,说我最多可以拿出一根金条,再多半根你们就别想了!青龙被李万财的倔话激恼了,拔枪就把李万财的儿子打死了。然后拉着队伍,往东山里去了。
在呼兰河南岸的柳树林里,李万财给儿子收了尸。他一边哭一边想,多亏我没拿来那两根金条,要是拿来金条,这帮不讲理的魔鬼再把我儿子整死,那我就人财两空了。
孙子出生了,取名叫李梦生。
李万财总觉得欠着孙子的债,偷偷地在后院的大柳树下埋起来两根金条,等孙子长大了供他念书,给他娶媳妇,或许到万一的时候急用。

土改运动的暴风骤雨来了。李万财家的土地牛马都让贫下中农分了不说,人们还把他吊起来用鞭子打,让他交待浮财,问他把金银财宝都藏在了哪里?李万财把那那两根金条看得比他的命还重,打昏了用凉水喷过来他也不肯说。他失去了儿子,不能再失去儿子用生命换来的两根金条。
很快,上级就纠正了极左的土改政策,由鞭打脚踢变成了说服教育,耐心引导地主富农交出他们藏匿的财产。李万财就更不怕了,农会主席说破了嘴,他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口八个没有,甚至指着天上的云彩说,我要藏匿一点财宝,就让老天打雷劈死!他那血淋淋的誓言,人们都相信了。
土改运动结束了,李万财的两根金条仍然像睡觉一样,安静地躺在那棵大柳树下。夜深人静的时候,李万财就背着手在树下转,有时候还俯下身子用耳朵听一听,似乎能听到金条心跳的声音。李万财很得意,哼,你们分去了我地上的房产,却没有挖去我埋在地下的金子!
李梦生长大了,初中毕业就回村当了社员。李万财东挪西借,张罗着给李梦生娶上了媳妇。埋在地下的两根金条,李万财连碰都没敢碰。
文化大革命来了。有人揭发,跟李万财一起出工修水利,睡在一铺炕上,晚上他说梦话,叨叨咕咕地说,在哪里哪里埋着两根金条。
有人说,梦话不能算,谁知道谁的梦话都说了什么?哪朝哪代,也没有拿梦话断事的!
有人说,梦话必须算。白天心里不想,晚上的梦话能说吗?他要是说梦话骂毛主席,你能说他心里拥护共产党吗?
双方争吵的很厉害,拍桌子瞪眼睛的,互相指责对方是糊涂虫。
造反头头左二恒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有枣没枣先打三竿子看看!反正他是阶级敌人,怎么斗也没有错。就这样,大会小会,李万财被批斗了无数次。罚跪,蹲凳子,脖子上挂大粪桶,那些急着挖金条的人什么办法都用了。死猪不怕开水烫,李万财什么都不在乎。只要保住那两根金条,下地狱扒层皮他也能挺住。
“梦话说金条”的事情折腾了小半年,李万财就是宁死不招,人们只好将他的梦话当成梦话了。
呼兰河封河开河,红石山叶黄叶绿,一晃就是十几个春秋。
做梦一样的好事情真的来了。李万财摘掉了地主帽子不说,还可以自由单干出去赚钱。上面的政策说,谁先富起来谁是英雄。那张漂亮的花花纸,在向所有的人招手。

李万财发财的心痒痒着,要用那两根金条做本钱,让孙子李梦生出去做买卖。
李梦生在生产队开过小四轮拖拉机,最大的理想是将来开汽车。
李万财就圆了孙子的梦。他偷偷地挖出来那两根金条,到城里找个亲戚帮忙换成了人民币。李梦生乐颠颠地拿着这笔钱,买来了一辆东风运输车,短途长途地做起了运输的生意。人那种被压抑的积极性一旦喷发出来,后果是山崩石裂的惊人。不到十年工夫,李梦生就建成了全县最大的民营运输公司,客车货车二十多辆。李梦生的名字,也随着他的汽车轮子城乡到处转。
李梦生成了新时期勤劳致富的典型,进广播上电视,还当上了县政协委员。
九十多岁的李万财常拄着拐棍在大街上转悠,那说话的语气,那脸上的光采,比他当年做地主时神气得多。
只是李梦生心里总是欠着债,觉得他起步的本钱是爷爷从土里偷着挖出来的。如果不是爷爷的藏匿,那两根金条当时是人民的财产。
人的思想有时像那过山车,转过弯来又是一个方向。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李梦生带着两根金条来找乡长,详细述说了两根金条的故事。他表示,我当年起步,是借人民的钱。现在我发财了,欠债一定要还。
乡长拿不定主意,请示县委领导。县委领导说,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当年没有没收的私产,可以予以保留,让他自由处理吧!
李梦生处理了那两根金条,又追加了一笔钱,为村民们新修了一条砂石路。
村民们感谢李梦生,把这条新路叫作“金子路”。

丝路


情怀温度


丝路新散文,打造高端平台。提倡有格局有高度、哲理与诗意相结合的文体。丝路新散文,欢迎一切有格调、有情怀、有温度的文字。优秀稿件将在《丝路新散文》杂志刊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