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隔行去雄”是玉米增产的好办法,可是现在很少有人做了,为何?

 昵称trhe5tFI 2021-07-14

#三农高热选题创作营#关于玉米增产的问题,我在上一篇文章里驳斥了一种认为“去头能使玉米增长20%以上”的观点,因为我认为玉米去头,实际上也是非常容易把主要用于给玉米穗提供养分的那部分叶片给去掉了,反而会导致玉米穗在生长发育中养分不足,造成玉米的减产。有一些朋友也在我这篇文章下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很多朋友都提到了“隔行去雄”的手段,认为这才是一个能让玉米增产的有效方法,我完全赞成朋友们的这一个观点!

“隔行去雄”是玉米增产的好办法,可是现在很少有人做了,为何?

“隔行去雄”并不是一个新生的玉米增产手段,其实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得到了农村人的认可和采用,我个人对这个方法的增产效应也深信不疑,因为它确实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得到了农民朋友们的实践验证。

这种增产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在玉米授粉以后,每隔一行把相邻的雄穗去掉,就能减少玉米对养分的消耗,而因此节约起来的养分,就能集中供应给玉米穗的生长发育需要,使得玉米穗长得更加饱满、个头更大,从而起到了增产的效果。

“隔行去雄”是玉米增产的好办法,可是现在很少有人做了,为何?

既然“隔行去雄”是一个能让玉米增产的有效途径,按道理就应该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大力推广和应用,可现实情况却是,如今的农民却很少采用这个手段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也非常简单,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采用这个手段的付出与这个手段所带来的玉米增产幅度不成比例。

过去农民之所以普遍采用这个增产手段,是因为那时候农户种植的玉米其实并不多,无非也就是三亩、五亩的,再加上那时候外出打工的农民朋友没有现在这么多,农民有的是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个事情。

“隔行去雄”是玉米增产的好办法,可是现在很少有人做了,为何?

但是现在农村的情况不一样了,一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都已经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主要劳动力明显不足;二是通过土地的租赁或转包,很多地方都已实现规模化连片种植。但与之不相匹配的是,在去穗工作上目前还没有实现机械化作业模式,全得依靠人工操作去完成,这样所消耗的人力就非常巨大,而由此获得的增产幅度又很有限,二者之间不成正比,所以就逐渐被规模种植户放弃了。其实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人工操作去雄工作,一 天无非也就只能完成一亩地左右,而这亩地所能达到的增产效应无非也就是50斤左右,一 天的人工费少说也需要150元吧,而50斤玉米能得到的收入也就是60元左右,增产所创造的效益根本就不够支付人工费用,那干嘛还要白白浪费精力和资金去做这个事情呢。

“隔行去雄”是玉米增产的好办法,可是现在很少有人做了,为何?

以上就是我对现在农村人很少采用“隔行去雄”这个玉米增产手段的原因分析,不知大家觉得我的看法是否有道理,欢迎你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大家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