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德厚生·黄开泰讲中医养生篇

 琴诗书画情 2021-07-14

世界文化,应该都是从物质之术起步的,为物发展起来的。不同的是,中国文化在物质丰富,经过春秋战国你争我夺、血腥厮杀之后,反思人类本性,比较物与命的文化意义,走上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仁义忠信、礼义廉耻,立德立人,营造和谐互助的文明社会的文化道路。在这样的文化之道上,科学等文化之术是为人服务的,维生、护生、养生,不是改变人的,也不是你争我夺、相互厮杀的武器。

西方文化从物起步,没有改变为物的文化之道,没有认识活生生的人的生命联系之根本。所以古代西方文化中的人是四体液,现代西方文化中的人是细胞因子、基因蛋白,缺乏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觉悟,没有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直到今天,文化的发展与运用,和削尖木棍、打造石器的原始时期一样,为物为利为我,即便经过数百年的宗教战争,有难以尽述的血流成河的生命教训,也没有醒悟,科学等文化之术依然是以物质利益为本,财富经济为目的。所以当科学等文化之术发展到一定时候,西方力量强大起来之后,跨洋过海,掠夺杀戮的海盗精神便横扫全球,人类被迫走上了胜王败寇、弱肉强食的野性之道。

悠悠万事,在人养生为大,在人发明创造的文化维生、护生为大。可是西方文化熏陶的人们,并没有把生命放在文化的第一位,更没有维护自然环境,营造和的社会生存关系的主导意识,把海盗行径美化为海洋文明,把本能之恶美化为人性,不仅仅在物质利益之道上,争先恐后,竭尽全力,而且连自己的生命、自己生存的根本——地球自然都不尊重,唯实验是从,唯物质为真,将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属性从自然属性改变成实验属性。

在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的主导下,人们忘记了自然,只知道实验,只知道物理法则,生命的认识、生存的根本、文化以及主观有为的意义的等等,不是物就是利。人的认识,是独立在天地气交气化之外的,与自然没有关系;生命的认识,是七零八落各有其理的肉体物质,与我没有关系。

因为西方文化精神,人们的依从实验文化,认同物质真实,看得见、摸得着、拿得出的可重复性的文化原则,牢牢地控制着人们的认识和思维,我们已经看不见宇宙日月、天地寒热的生命联系,看不见社会人事情感的生命联系。

没有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文化基础,人在人自己的观念理性中,不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多维时空动态关联性的生命体,而是实验室中的组织细胞、基因蛋白。人化物了,背离了维生、护生、养生之道,唯物唯利、贪得无厌,科学等文化之术变成了掠夺、贪婪,乃至于杀戮的武器。

人不能做文化的奴隶,人不能被实验囚禁。立足宇宙星辰、四时寒热、昼夜更替等自然客观,尊重活生生的人的自然完整性和多维联系的客观性是知人、知命的基础。人生存于天地之间,不能囚禁在实验之中;人来往于社会之中,不能成为市场经济的奴隶。我命在我,不在实验室,不在理论标准,不在千篇一律的可重复性。

用善恶来分析,人类文化的发展,大致有两个阶段,野性初级阶段和人性文明阶段。

野性初级阶段以文化之“术”为文化导向,恶之争为文化动力,物质利益为文化目的,起步于削尖木棍、打造石器的理性认识,是为物为己的,但也是有分寸的。

文化之术提升人们获取物质利益的能力,物质丰富起来之后,又带动了文化之术发展。在物欲的动力作用下,文化之术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青铜器、铁器,机械、电气,信息、智能,不到一万年的时间,人类的物质生活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因为物质利益的好处,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科学成为文化之术便被西方当成先进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前行的方向。在西方野性文化之道,物质化身为文明,野性化身为人性,世界至今困在野性的文化牢笼里,战火硝烟的侵略战争,阴谋诡计的市场竞争,令生活在科技文化环境里的人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因为文化野性,西方形成了资本主义,资本家出现了,在商言商,利益最大化,操控了文化方向,主导了人类社会,绑架了医学理论,控制了临床医疗。科学等文化之术在知识产权、物权等法律的保护下,沦为私人贪婪的工具,强化了为我唯争的文化发展。生存环境恶化了,生存关系趋于崩溃,健康出了大问题,人类有了生存危机等等,都无法改变为实现物质利益的自我价值的文化方向。

人性文明阶段,科学等文化之术同样是文化的主要内容,与野性文化不同的是,有生命的笼头,有以人为本的考量,“术”的发展和运用有维生、护生、养生的分寸和尺度,而不是谋取强势者个人私利的工具。

中国文化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朝着人性文明的方向发展,塑造仁义道德,克服贪婪野性,营造和的生存关系,以维生、护生、养生为己任,树立起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文化大旗。

科学等文化之术不为私而为公是区别野性文化与人性文化的分水岭。在人性文明的文化之道,科学等文化之术的发展不重要,重要的是维生、护生、养生,是生存环境、生存状况、生存远景。那么,本性有善也有恶的人,首先要克己复礼,防止恶之欲膨胀,树立人性之善的精神。

维生、护生、养生,首先人要成人,有仁义道德,懂得科学等文化之术的人文价值,知道如何发展、运用科学等文化之术才有利于人,有利于地球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惩恶扬善以正德是文化的主要任务。

文化的人性文明,不是科学等文化之术的发明创造,不是物理法则的理论进步。新发现、新理论、新技术,是“术”的发展,如同打造石器、削减木棍,可以改变人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不能惩恶扬善,不能树立人性,不能使人成人。

《礼记·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也。夫物质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佚作乱之事。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

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等文化之术不是地球生命必须的,在文化出现之前地球生命欣欣向荣,生生不息亿万年。文化生存,重要的不是科学等文化之术,重要的是自然生存关系,和谐的社会生存关系。

人性文明是本能之善理性升华,有了仁义的文化精神主导文化、掌控科学等文化之术后的结果。文明是善,文明是和,文明是爱,仁义道德为先决条件。文化有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精神,人们有和的行为规范,有爱人、助人之情,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之间建立起仁爱互助的关系,人不贪婪不争斗,我们才能进入人性文明的文化生存阶段。

人性文明的文化,生命为重,物质为轻;仁义为重,利益为轻;和为贵,私为轻。这是一条极为漫长、艰辛的文化道路,人类的自我改造,克服人的动物性,避免本能之恶化为理性,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本能之恶随时都会冲动,因此文化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之道,不懈地塑造仁义道德,防微杜渐,防止恶之欲嚣张,人性文明才能形成。

《尚书·大禹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文化没有人文精神,缺乏惩恶扬善、塑造仁义道德的作用,人类其实与豺狼虎豹差不多。比豺狼虎豹更可怕的是,人拥有科学等文化之术,科学等文化之术的力量助纣为虐,不仅仅是人类的野性之争会血流成河,而且会破坏生存环境毁灭地球生命。

文明在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不在科学等文化之术;文明在人,不在物质财富。

人不正德,恶之欲胜于善,为政为恶,政不养民!人不正德,动物性主导科学等文化之术,用不厚生!人不正德,个人私利高于“天下为公”的情怀,为不惟和!

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正德为先,能正德,科学等文化之术才能利用、厚生、惟和。正德是人性文明、社会和谐的保证。

野性初级阶段的文化,与动物世界没有本质区别。野性之争,力量决定,胜王败寇弱肉强食,取决于“术”的力量。

在丛林法则的野性文化主导下,“术”为人们物质生活之道,木棍、石器之术,青铜器、铁器之术,机械之术,网络信息之术,就在于获取物质利益。科学等文化之术,是物质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西方文化沉溺其中,不知道什么是文明,什么是人性了。

辉煌的物质成就,不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是恶之欲的野性发展。物质,动物生存需要,人类生存需要,但不是多多益善,不能贪得无厌。动物没有贪婪,尖牙利齿、树枝、石头等的力量很有限,所以数十亿年过去,地球还是适宜生存的地球。

人类贪得无厌,利用科学等文化之术获取物质利益,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科学等文化之术的力量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日新月异,短短数百年,天捅破了——臭氧层空洞,土壤有毒了——农药化肥,二氧化碳融进大海——海变酸了,地球正朝着不适宜生命的方向变化。

动物的物质,食物而已。人类除了衣食住用,还充满好奇心,发明创造了许多没有生存意义,甚至危害生存的物质,有些物质,已经悄无声息地钻进了生命体内,威胁着包括人在内的许多生物的生存。

德不正,则人争,争资源、争市场,争名争利,争自然。伦敦毒雾、水俣病是争于自然的结果;世界大战、恐怖活动是争于社会的结果;精神压力是名利竞争的结果。在争的文化精神作用下,科学等文化之术有了毁天灭地的核武器。

文明,不是物质利益的增长,更不是竞争力的增强,而是社会之争的减少,是仁善精神的进步。

文明通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出来,通过人自己对待自然生命、对待我之外的人的态度反映出来。不能善待自然,不能仁义爱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就不能称之为人性文明。

正德先要正心。“人类相处,该不该如鱼之相忘,如天地之不仁,此则属于人类之本身问题,毋宁更属于人类本身所自有之情感问题。……,人便须有情。仁,人心也。人心有仁,便不必深论天心之仁与不仁。仁者爱人,我便该无失其本心。钱穆·中国思想史·自序·九州出版社,2012年,第6页。

要说能够包括人的情感、精神的主观理性是什么,那就是“心”。心作为一个文字,人们往往用它表达情感、精神、期盼等等,超越了其文字原本的语义。心想,心善,心愿,心情,仁心,野心,……,无不是“心”。

生命有心,欲生不欲死。因为欲生之“心”,乌鸦、猴子等动物,学会了选择利用工具——合适的树枝、石头等,提高了获取食物的能力。原始人类更聪明,还能制造工具——打造石器、削尖木棍,更加容易获得食物。

原始人和乌鸦、猴子等动物最大的不同,是获得食物之后对待“术”——工具的态度。乌鸦、猴子获得食物,就把石头、树枝丢掉了,原始人没有丢掉,而是比较石器、木棍,促进打造石器、削尖木棍的“术”持续发展,主观理性在获取食物的道路上,作用越来越大。发展到青铜器、铁器之后,文化之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很短时间内,就进步到了科学文化、商业文化主导的时代。

有了科技文化、商业文化,人是不是文明了呢?是不是就有了人性呢?没有。

衡量人类文化是否文明,评判文化人有没有人性,唯一的标准是人文精神,即人类社会是否建立起了以仁爱为纽带的互帮、互助关系,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之间是不是胜王败寇、弱肉强食的关系。

恶之欲是野性野蛮的生命根据,争是野性野蛮的外用特征。无论是尖牙利齿之争,木棍石器之争,还是冷兵器之争,科学等文化之术之争,本质是一样的——野性野蛮,都是恶之欲的外在形式。

不要以为有了科学等文化之术,人就有人性,就文明。争于自然,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争于社会,战火硝烟,生灵涂炭,其实是野性的野蛮发展。这样发展出来的科学等文化之术,对地球生命,对人的可持续发展,对人的健康等的危害,远远超越了尖牙利齿、石器木棍。

正德才能厚生,人道才能长久,仁善才能幸福。文明的特征是和,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家与国家之间,命运以共,和平共处,不争利,不自私,科学等文化之术维生、护生、养生,而不伤生、害生、杀生。

科学等文化之术是中性的,人性主导,用于爱则善,就能维生、护生、养生;野性主导,用于争则恶,就会伤生、害生、杀生。

都江堰、赵州桥、杂交水稻,是科学,此科学是善,是大善,是仁心利用,维生、护生、养生;热兵器、原子弹、生化武器,是科学,此科学是恶,是大恶,是野性张扬,伤生、害生、灭生。

以人为本,在仁德掌控之下,科学等文化之术才会有维生、护生、养生的作用。仁德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即便是有了仁德,也不一定就始终有仁德。仁德需要塑造,需要有人文精神的保证,离不开天人合一的文化教化和惩恶扬善的文化规范。

什么是人性?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爱人助人,仁善为本之德。仁善是人性的本质,有了仁善的文化精神,人类才能克服掉动物性,才能成人。

动物有本能之善,没有仁善。本能之善是有条件的善,是仁善的根基,自然原始,无须主观修为,不能持久。动物界,善与恶之本能,随生存需要而发,一般恶为主导,争生存需要的食物为基本目的,善则是在有了食物、没有生存威胁的前提条件下,才会起作用。

仁善是本能之善的理性升华,是人特有的善。善升华为理性,化为仁义道德,形成文化精神,就能够持久。有了仁义道德的人文精神,人即便作恶,社会即便发生混乱,也能够矫正过来,回归和的生存状况。

文化之“术”是生存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但若人没有仁善,走不上文明的文化之道。

知人,知生命,知生存关系,是文化从野性初级阶段进步到人性文明阶段,营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的文明社会的前提。知利而不知人,知物而不知命,德没有立足之处,为何而正,怎样算正,就失去客观依据。

“厚生”是文化的基本价值,知人知命,知生存关系,“厚生”才能落到实处,科学等文化之术的利用才有和的分寸与尺度。毫无疑问,正德才能厚生,厚生才能文明。

人者,仁也。正德,是正人之德,树仁之善。德者,得也。人之德,是生命之得,不是物质利益之得;是和之得,不是争之得;是顺应自然、和于自然之得,不是掠夺自然、破坏自然之得;是仁义礼智信之得,不是市场竞争个人价值之得。

塑仁德,克己复礼是唯一途径。克己在克私心、克贪欲,复礼在守规范、守人伦、重人情。私心重则争,无人情则狠,贪婪则杀,故人文精神以礼法约束之,以仁义引导之。

不少人认为,是人皆有私心,我说不光是人,是动物皆有私心。私心,在动物是本能原始之心,并非理性之心,所以动物争夺厮杀,不越自然之规;在人则是理性之心,理性有多发达,私心便有多大,所以人之争不受自然约束,还极其冷酷残暴。

文化生存时代,科学等文化之术越来越发达,人若不克服私心,利用科学等文化之术争于自然,争于社会,生存状况就会每况愈下。

文化与人是互为作用的,人发明创造文化,文化反作用于人。在文化生存时代,文化即人,人即文化,文化塑造人的理性,人发明创造文化。维生、护生、养生,文化失道,无法实现;人不为,也无法实现。

不能维生、护生、养生的文化是恶的文化,不知“我命在我”的人是愚昧的人,不能正德,不能厚生,没有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