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写作遇到困惑怎么办?做到以下三点,从此不再迷茫

 亦然花开 2021-07-14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的困惑。

当不知道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采用哪种结构比较好时,该怎么办?

当不清楚每个章节的标题如何才能吸引读者注意时,该怎么做?

当不知道文章篇幅大小如何确定时,怎么办?

当我们想写一本书,但又感觉自己能力不足时,怎么做?

这些困惑制约着我们写作水平的发挥,也常常会让我们陷入一种瓶颈。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一、如何写章节标题

在写作中,当不知道如何起章节标题时,可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一般来说,写文章的目的就是想解决某个问题,或者给读者提供一个可以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案。特别是对于一些非虚构类的作品而言,更是如此。

因此,最好的章节标题就是把这个问题直接列出来。当读者看到这个标题后,就知道了我们接下来的这一章节内容主要想干什么,我们写的东西可能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读者弄清楚章节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写起来更加容易,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问题的答案。

在一本书里,每个章节的内容就可以构成这本书的目录,章节目录可以看作是一份问题的清单,每个章节回答一个问题。在写每个章节的内容时,可以围绕这个问题如何解答进行思考。

在一篇文章中,每个小节的标题就是一个小问题,每个小节的内容围绕这个小问题展开,从不同侧面对文章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当我们能够真正回答清楚这些问题后,就可以轻松地写出更多的内容,而不会无话可说。


二、如何选择文章的结构

当我们写一本书,或者写一篇文章时,经常会为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究竟采用什么样的结构而犯愁。

如果我们一时间无法确定想要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可以试着使用如下的方法。

我们可以从书架上找到5本书,这些书可能与我们写作的话题有关,也可能没有什么关系,但这些书一定是我们最喜欢阅读的,或者是让我们受益最大的书。

然后再选择5本同一题材或同一类别的,但让我们读起来感觉特别别扭或者沮丧的书籍。

之后,我们可以安静地坐下来,认真地翻看我们选择的这10本书,同时做好笔记。

通过认真阅读或者翻看这些书,我们可以找到那5本好书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哪些地方让我们喜欢和乐于接受,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结构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而那5本差书又有什么共同点,哪些地方让我们感觉不舒服,让我们厌恶,甚至不想读下去。

在认真分析好书和差书的区别后,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书那样易读易学易懂,能让人喜欢,而有的书却给人的感觉并不太好。

那些好书的某些结构和构思方式,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能否运用到我们的文章中。那些差书的某些特点,也许会让我们突然决定改变之前所写文章结构的一些想法,以使自己的作品不要进入差书的行列。

这样,从别人的书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些启示,从而让我们对即将进行的写作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文章的结构或者书籍的架构也慢慢会在我们的脑海里逐渐成型。


三、如何写一本书

每个人都想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但做起来又感觉很困难。

如果我们觉得写书这个想法有些过于宏大,远远超过了自己的能力,那就换个角度,从写小短文开始。

现在人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比较短,更多时候喜欢看一些碎片化的知识,喜欢读一些篇幅较短的文章,而对于那些大部头的作品反而没有耐心读下去。这对于写作者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某个话题分成若干个小话题,将书中所要涉及的一小部分内容写成一篇有利于碎片化阅读的小文章,一篇文章也就500—1000字左右。

这些篇幅短小的文章,可能只是围绕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问题展开,只要将这个问题说清楚,或者将这个知识点解释清楚即可。

这些文章是关于作品主题的不同方面,是围绕某个话题或主题的系列文章,可能会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方便读者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因此,它既适合现代人阅读,又可以方便以后成书。

如果能够坚持这样做,每天或每几天写一篇这样的系列文章,最多几个月,就可以写出几十篇系列文章,可以完成一本二、三百页的书。

通过与编辑协作,把这些文章进行正确排序,并添加一些衔接性内容,一本书就可以顺利写完了。

所以,不要总想着写书这个大工程,只要想着每次写一篇文章就好。如此一来,用不了多久,一本书就写好了。

当我们写作遇到瓶颈时,可以转换一下思路,把写作的重点放到一些篇幅较短的,适合阅读的小块文章上。

我们可以选择写一系列较小篇幅的文章,这样有可能让我们获得一批忠诚的读者,拥有更多的回头客,同时也为今后自己出书创造有利的条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