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弢:谈封面画

 风云际会2009 2021-07-14

书籍封面作画,始自清末,当时所谓洋装书籍,表纸已用彩印。辛亥革命以后,崇尚益烈,所画多月份牌式美女,除丁慕琴(悚)偶有佳作外,余子碌碌,不堪寓目。“五四”新文艺书籍对这点特别讲究,作画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丰子恺、陶元庆、钱君匋、司徒乔、王一榴等,皆一时之选。鲁迅先生亦自作封面,除普通题字不算,《呐喊》、《坟》(扉页)、《华盖集》、《小彼得》、《引玉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以及杂志《奔流》、《萌芽》、《朝花》等几种,无不朴茂可喜。鲁迅一生爱好美术,因此对封面构思,能做到独具匠心。三闲书屋版的《铁流》、《毁灭》,湖风版的《勇敢的约翰》,朝花版的《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两册),书面几行铅字,排来错落有致,十分匀称。最特别的是他替《心的探险》一书所作封面,以六朝人墓门上画构成图案,耍杂技的人正在表演:群鬼飞舞,奇趣横生。后来田汉的《文艺论集》、开明的《文史丛刊》、《文学新刊》,也都以古代壁画石刻为饰,足见此风流衍之长。刘半农《瓦釜集》,索性以旧器照相,饰诸书端,格以红线,古趣盎然。这本书由钱玄同题字,马叔平选器,陈万里制像,颇具醇朴的美感。   至于布局安排,像《瓦釜集》那样,把图画插在封面顶端,在新文艺书籍中极普遍。丛书如开明书店《文学新刊》、现代书局《现代创作丛刊》等,就都如此。《现代创作丛刊》每册各有图案,彩色缤纷,有几本画得很漂亮。

  译本之外,以原书封面或插图为书面的,亦已屡见不鲜。新生命本《士敏土》,三闲本《铁流》、《毁灭》,未名本《烟袋》、《第四十一》、《十二个》、《黑假面人》等,都用这个办法。曹靖华为骆驼书店译《城与年》,也袭用原书封面。巴金曾说这是骆驼各书中最漂亮的一册,我以为确是这样。
  至于名家作品,陶元庆、钱君匋、司徒乔三人画得最多。君匋长图案,取材多采用植物,如禾穗、树苗、花叶之类,开明版《空大鼓》、《两条血痕》、《家庭的故事》,北新版《栀子花球》、春潮版《爱西亚》以及万叶版精装本《第一年》,都没有跳出这个范围。司徒乔好画人物,北新版《缥缈的梦》、《卷葹》和《法国名家小说杰作集》,虽构图不同,而全系人物,笔触所至,变化不多,似不及他平常所作的画出色。三人中我最喜欢元庆的作品,一幅《苦闷的象征》,已是人间妙品,而鲁迅的《朝花夕拾》、《工人绥惠略夫》,许钦文的《蝴蝶》、《毛线袜》、《若有其事》、《仿佛如此》等书,也都由他作作封面,十分出色。元庆有一幅画叫作《大红袍》,许钦文取以为短篇小说集《故乡》封面,色彩醇美,构思奇巧,尤属不可多得。作者天赋既佳,作画时又从来不肯苟且,故幅幅见功力,亦幅幅具巧思。至于纯粹以中国画作封面,除杂志外,单行本极少见,有之,惟未名版《冰块》而已。双松倒挂,冷月当空,纯然水墨作风。
  自从丛书风行以后,出版者为求有同有异,在封面设计方面,往往采取不同画图,作一致布局。既可以成套,又各有特点,这个设想是不错的。可是搞得不好,也会流于西洋通俗本一流作风,譬如《晨光文学丛书》,比起它的前身《良友文学丛书》来,就较为逊色。远不如文化生活出版社《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西窗小月》等素朴可爱。这些书不用画图,只在铅字的大小、颜色和排列上用功夫。听说蓝本是鲁迅先生供给的,我觉得作为封面设计的一种,大方可取。建国以后,书籍封面大抵都遵照这条路子,可惜变化太少,这几年来有所开拓,慢慢地显得更为多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