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障“菜篮子”供给是大计

 道就是爱 2021-07-14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专门用了一大篇幅,来强调确保“菜篮子”供给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抓好“菜篮子”建设的若干具体措施,表明了中央对于人民生活的极大关注和重视。

       正如一号文件所示,要想抓好“菜篮子”,就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好“菜园子”,二是管好“菜摊子”。

       建好“菜园子”,就要抓好蔬菜生产,要实施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优势区域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启动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同时,要抓好畜禽水产生产,要稳定发展生猪生产,扶持肉牛肉羊生产,推进生猪和奶牛规模化养殖;要开展水产养殖生态环境修复试点,支持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加强渔政建设和管理。

       管好“菜摊子”,就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要强化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处置重大疫情;要大力推广高效安全肥料、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规范使用食品和饲料添加剂。

       一号文件对于“菜篮子”建设所涉及的诸多事项都有具体部署,可谓重视有加。

       然而在现实中,保障“菜篮子”供给却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要做得让老百姓满意更不容易。不然,近年来怎会经常发生一些怪象呢?一方面是蔬菜丰收了却卖不出去,或者即便卖得出去,其价格却贱得伤农;一方面是市场上的蔬菜贵得咬人,广大市民望菜兴叹,叫苦不迭。

       表面上看,“菜园子”真还建得不错,因为有时候蔬菜“多”得竟“无人问津”,到了烂在田里的地步;表面上看,“菜摊子”也好像管得不错,因为无论东西南北中,无论哪个季节,如今闹菜荒的现象好像不多了。

       这些表象既反映出我们各地狠抓“菜篮子”建设的巨大成效,同时也反映出我们在“菜篮子”建设上还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成效大家都看得见,蔬菜供应确实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有保障了,这是“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积极效应;问题大家也看得见,就是人们总在抱怨为何“菜贱”伤了农民,且又“菜贵”伤了市民。

       有人分析认为,这都是中间环节惹得祸。然而,中间各个环节也都在抱怨干不下去了。如此而来,解决“菜篮子”就不仅限于建建“菜园子”和管管“菜摊子”那么单纯和简单了,而是要把工夫下在“菜园子”和“菜摊子”之外,下在从“建”到“管”的全过程,将“菜篮子”工程当作一个关乎全局的系统工程来抓。

       这就给我们的“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赋予了更大的责任和压力,究竟如何作为,既考量着市长们的决心,也考量着市长们的智慧。

       (刊发于2012年3月《中国产经新闻》)

       网址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d9437901011szz.htm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