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生信——源于一场美丽的意外

 健明 2021-07-14

真情实感的流露最是动人,前面我们生信技能树的4周年活动,唤起了不少老朋友的注意:

只要你来稿分享自己与生信技能树或生物信息学的故事,就可以获得神秘大奖!

下面是《生信技能树四周年纪念日》粉丝投稿

我目前读研一年,前面一直在做实验,7月上旬实验不多,我就利用闲暇时间学R。连续两次被导师看到,老师看我实验也没做好,又痴迷于R,刚好我们有高通量测序数据需要分析,就让我转生信了

刚开始换到生信,面对铺天盖地需要学的linux、R、数据分析流程、生物学知识,内心经常会有一种莫名的焦虑,表现为晚上难以入睡,早上醒来内心有点害怕,喜欢和室友待在一起,害怕一个人。这兴许是慢性压力所导致的吧!

有四五天的时间一直被“快速、效率”所困扰。想速成,后面真正想开始做的时候才发现,没有前面的基础,数据都看不懂。万丈高楼平地起,师兄也说我太急了,还没学会走,就想跑呢!有时候,感觉自己进步很慢,一天这么快过去了,自己似乎也没有什么收获,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自学能力来完成这个课题。

突然想到,李笑来说过,进步本来就是很慢的,前期可能很久都看不到什么成果,直到有一天,达到复利曲线的拐点,开始陡然上升。前期的积累开始从这一刻开始迸发,一切都的惊喜意外都随之而来。要接纳刚开始笨拙的自己,给起步时的自己多一点耐心。多花点时间打基础,现在自己认知有限,也许是不知道一个基础东西学了有什么用,但可能无意间给自己少挖了几个坑,以后遇到报错去网上找解决方案也更容易看得懂。我也有体会过这种“惊喜”,之前学的东西竟然在这一刻有助于我理解其他的

在bi站看jimmy老师的linux视频,以及他推荐的黑马程序员视频,一天天过去,linux系统自己从不懂到入门,从网上下载虚拟机,安装ubuntu系统,用命令行执行基本操作,安装软件,主机连接ubuntu,这些我都慢慢搞定了。其实,自己进步也挺大的。在这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了搜索引擎的重要性,现在对我来说,网上搜到的解决方案有些对我来说是前置引用,基础也还要继续打。而对于测序流程,我花了一周的时间看文献,也大体了解,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有了大体的方向,只是有些细节,在遇到的时候,还是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也许是我把困难扩大化了,它们都是我想象的绊脚石,真正解决起来,其实也没那么可怕。不要想太多,直接去做就是。

jimmy说过,shell脚本编程至少要看5遍,而且,jimmy的视频需要有些基础才看得懂。当我看jimmy视频有不懂的地方时,我就返回去看书,尤其是sed,gawk,两三天的时间,再次看jimmy视频时,我竟然意外地看懂了,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的进步。而且,学完linux基本命令后,看jimmy的视频,把零散简单的命令整合起来去应用,是很不错的学习方式。有些东西,看到就是学到,不能只停留在入门最基本的命令上,一定要多看大佬是怎么用它来处理数据的。边学边用,遇到问题了,百度、google,第二天竟然解决了,真是意外的惊喜。感受到编程果然是发展极快的领域,信息密度极大,在这里,成长速率会更高。

如李笑来所说,我们可以借鉴编程思维:

1.很多坑,别人都已经踩过。很多问题,在你之前,已经有很多人都遇到过了。到人多的地方寻找他人的经验,为我所用。

2.前面死活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后面竟然得到了需要的答案,这就是编程里的“前置引用”。

生活中,谈恋爱,生养小孩,哪一个不是前置引用呢?

不知道是不是度过了最初的恐慌期,最近一段时间,我的心态都很平稳。自己也能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满满的成就感,每天也都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不急功近利,打好基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