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信故事汇(医科大学博士生学生信)

 健明 2021-07-14

嗨,大家好,我是小洁。现在你看到的是生信故事汇的新形式,我们将采访一些经历丰富的硕博士,将他们的故事、阅历和经验分享给大家,这是第一篇,讲述的是一所医科大学博士生Dr.6的成长故事。

1.技能萌芽

2011年。

那时Dr.6是本科五年级,在一家三甲医院实习,因为工作安排的满满当当,又没有几个同校的伙伴可以相互照应,实习生活过得充实又忙碌。这也使她无法专心复习考研,所以读研入学时间比同龄人晚了一年。

但实习生活也并非一无所获,因为这段经历,她被选拔参加「技能大赛」,赛前受到了非常好的训练,甚至本科就有了实施「三大穿刺」的机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前期因为实习耽误了考研,后又因为实习才有了技能大赛的经历,在考研面试中脱颖而出。

2.认真细致做好每一件小事

Dr.6是2013年入学,2015年转博,硕博共五年。

在硕士入学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她的日常任务就是在医院「收样本」,事情虽小,但也做的认真细致,合作单位的主任都向导师夸赞她做的很好。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导师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认真和努力他都会看在眼里。

3. 拓展视野

Dr.6所在的课题组是做遗传为主的,分子实验涉及的比较少。

博士第二年,她争取到了去上海、北京等地的研究所学习的机会。这段经历对她的「科研思维锻炼」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以后遇到数据分析需要与分子验证相结合的时候,就有思路去做了。多学一个技能,就少一个求人的理由。

她说,比起没有目的性的学习,「用课题任务来带动新技术学习」,驱动力更强,效果也会更好。

在上海和北京学习的一两年,最大的收获是拓宽了「眼界」,提高了「学习能力」;还拓展了「人脉」。多交些朋友,可以寻求合作,以后申请课题的时候也可以得到认可。这些人脉,并不是一定需要用心经营,顺其自然就好。

就在那一两年里, 她看到了很多科研类的公众号和知识分享,了解到了新的学习途径,也就是在那个时候遇见了「生信技能树」

4.国外访学

对于同样想要出国的师弟师妹们,Dr.6有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尽早准备「语言」,不要担心专业知识。技术知识可以去了再学,人家不会藏着掖着。很多国外导师的职业责任感较强,不会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而是会本着平等、尊重的态度去引导你的科研道路。

另外,不要被大环境所影响,左右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跟导师提出需求,为自己争取机会。如果导师不管不顾,只让做些杂活,那么你想学真本事,可以勇敢一点退学,不要浪费时间导致最后啥啥都不行。

科研道路比临床更难走,硕博期间真的需要好好培训。如果你有靠谱的师兄师姐,就踏踏实实向他们学习、跟着他们的脚步走。

5.遇见生信

2018年8月,Dr.6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生信学习旅程。

考虑到数据安全,科室学生们没有接触原始测序数据的权限了。时值她博士毕业,要上临床,想要转生信方向,但身边没有可以并带自己学习的人。看到「生信技能树的周末班」宣传通知,感觉看到了新的希望。

(下面的B站视频就是Dr.6面前录制的哦!)

上完了两天的周末班课程,直接的收获是可以自己摸索着把R语言20题、linux20题等做完,对生信的学习有了整体的框架,并不是说事无巨细都需要课堂上传授和投喂,踏出了第一步,克服了畏难情绪,有了整体把握,细节可以以后再填。最起码有了学习的信心,虽然没有立刻上手分析什么组学,但心里有数了,这些东西并不是天书,「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就会学会。」

「有些东西就是你接触过了就知道也没什么难的」,举个栗子,就像实验使用的buffer,不同的实验要求的buffer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只是不同试剂按照不同比例配到一起而已啊,真正上手之前觉得每换一个buffer就要重新从头学习如何去配,做过才知道,「大同小异」,按部就班完成即可。

周末班对她的影响非常深远,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和后来的资料、练习,更是接触到了能够带自己学习的前辈,认识了更多同领域的人,有问题可以交流学习。「课结束了,联络没有结束」,获取到了向不同的人学习的机会,Dr.6说,她非常珍惜这份联系。

6.关于生信入门和学习的建议

并不是说学习班一定要报。如果你的自律性够好,可以长期自学。

报班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一个人长期死磕,需要强大的内心,否则很容易失去信心,半途而废。有条件报班的话,不要选择非常商业化的班(比如生物公司结合产品介绍的那种培训班,并不适合入门)。

好的学习班可以让你学到入门必须的基础知识,学到标准化的数据分析流程,在学习班学到这些已经足够。至于做出完整的、个性化的分析,还需要自己结合背景知识与历史,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才能做好,要么就自己做,要么就寻求课题合作。

很多科研工作者是会看结果,会设计实验,只是不会处理数据。对这类学习者的建议是,「不要有畏难情绪」,慢慢来是能懂的。以前看到做生信的人天天开着一个小黑屏,上面都是天书,后来慢慢找到规律,就觉得也不是那么难。

博后期间,Dr.6再次去了国外学习,那时需要学习的软件,拿到的资料就是讲原理和流程的文献及说明书,几百页全英文,只能硬啃。但不得不说,从最原始的文件看下来,理解的更深刻,能明显的看到自己的进步。

7. 关于基金申请

回国后申请青年基金,第一次只花了一个周末写,理所当然没中;第二次认真对待,花了整整一个月,也得到了与付出相匹配的回报。

由此可见,申请基金并不只是有关系才能中,自己有能力,其实是有机会的。申请基金这件事的整体感受:有人罩着当然好,但是不要完全信任世俗观点。要相信付出还是有收获,不要甘愿被束缚,要锤炼自己的真本事。

8.关于导师

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学生疯狂吐槽导师,换位思考一下,导师可能在他们那个年代很厉害,但很多转向临床,后面不太关注科研了。

不能想着什么都指望老板,又可以给你经费,又没有杂活,还想学到临床技能,科研技能。「只要可以沟通,给你机会,有充足的经费」就已经是很优秀的导师了。比起吐槽导师,是不是更应该反思自己?想成为一个有能力、合格毕业的博士,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自我提升能力,不能仅依赖导师教技术,能给一些科研idea的启发就很好了。我们本身就不是非常完美和优秀的学生,怎能要求导师无所不能呢。

9.总结一下

硕博期间既要注重实验技能的培训,也要加强外部学习,学会多从网上的论坛、公众号等平台汲取营养。

出国,语言比技术更重要,英语好就学的快。英语只是语言,死磕是可以嗑好的,又不是量子力学。

世俗的观点只是一个方面,要相信有能力才有机会,有好的一面存在。

如果你就只是想混个学历,就不要要求老师那么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