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注|创新农服如何实施操作?不要让农服落地成为一句空话!

 北方农资传媒 2021-07-14

《北方农资》 记者 连雅赛

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东北三省每年的粮食产量占据全国粮食总量两成以上,东北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五分之一多,作物结构以大田为主,是各大农资企业必争之地。然而随着农资行业的快速发展,东北农资市场增长速度放缓。农资人如何在放缓速度的大环境中增量向前? 


禾硕:农化服务是发展趋势

唐春雨

东北农资市场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程度,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其他任何地区、任何产品市场。哈尔滨禾硕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春雨认为,这是市场成熟度不断提高的必然,也是行业洗牌的必经过程。农资人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技术要有保障,产品质量过硬,经受得住市场考验;其次熟悉当地种植情况,农民用肥习惯;最后转变经营思维,由农资销售者转变为服务商,不断寻找发展新方向。

今年是唐春雨进入农资行业的第15年,这15年唐春雨对农业由不熟悉到精通,“作物商品性是农民是否增收的关键因素。”唐春雨说,化肥的施用对近年来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让部分农民患上“化肥依赖症”,化肥的过量施用将带来土壤品质性质退化。6年前唐春雨推广功能性肥料时,农民不相信东北土地会有问题,直到近几年土壤板结、盐碱化,肥料越施越多,作物产量不增反减,农民开始重视肥料的选择、重视土壤情况。唐春雨表示,好肥也需配套的农化服务,农资人必须转变思维,服务与销售同等重要。


华夏统联:找增量市场,解决农民种植痛点

张书函
黑龙江华夏统联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书函认为,“找到增量市场,解决农民种植痛点”是经销商、肥企屹立市场的关键因素。农资人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农作物的问题,根据农作物出现的问题可以倒推应该做什么样的产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黑龙江是水稻种植大省,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种植户更新观念,提高田间管理水平,选育优质品种,让黑土地上的水稻产品不断提质升级。张书函紧抓水稻种植难点,组建植保飞防团队,利用飞防带动肥料、农药、种子。飞防能施肥、撒药、播种,不仅解放劳动力,省时省力省工,效率还比人工高,效果也更出色。黑龙江植保飞防仍处于培育期,有巨大增长空间。市场也是需要培养的,刚开始,植保飞防并不容易推广,农民不不接受这种方式施肥打药,实践证明,植保飞防正在持续帮助农户降本增收,帮助农户提升农田管理水平,飞防市场进一步打开。“找准市场,解决痛点”是农资人赖以生存的关键。

季可得:“千村万户”助力订单农业

张岩

当前,订单农业正在成为农业生产新风尚,它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哈尔滨季可得化肥有限公司利用订单农业使“耕者有其甜”。

农民最怕的就是辛苦种出的农产品销不出去,为解决卖粮难问题,季可得董事长张岩想到了订单农业。季可得取消中间商环节,实施一站式采购,为农民提供优质农资与全面的农业服务,并与多家粮食加工企业达成有机化种植、服务、粮食回收等农业产业经营模式。订单式农业使农民用合理价格采购到优质农资与全面服务,同时解决农民最为头疼的卖粮难问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了订单农业,对农民而言,意味着销路稳定,利润有所保证,农户不再为怎么种和怎么销而犯愁了。

参与订单式农业种植的农民并不局限于一个,如何保证农服的全面提供?据介绍,季可得全力打造“千村万户”产业链,即在一千个村(屯)建立服务站,为当地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上万人的科技示范户,打造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服务团队,让小农户发展大生产,融入大农业,对接大市场。


金给力:整合创新农服,及时抢占先机

赵永刚

农资行业走到今天,各个企业之间比拼的手段只剩下技术、价格、品牌、规模和服务,从当前看,农化企业在技术、价格、品牌和规模竞争上用力最多,唯独在服务模式创新上,仍有巨大进步空间。谁能真正为农民做好服务,谁就能抢先占据市场。黑龙江金给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永刚秉承“科技·服务·厂商农一体化”理念,着力打造“高科技产品研发、营销平台打造、农化服务前置”三大核心竞争力。厂商农一体化的核心是如何真正的为农民服务。

新时代下,整合创新应该成为服务的主流,未来应该是产品设计源于农化服务,而农化服务反过来促进产品销售。经销商与厂家都在寻求转型升级,“经销商是厂家与农民的桥梁纽带,经销商转型为服务商是转型升级过程的必经之路。”赵永刚说。


禹农:参与市场变化,改变“差不多”意识

孙禹

乡村人口减少是不争的事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2019年乡村人口数量减少1亿多。有头脑、有体力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使得务农者年龄偏大,谁来种地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黑龙江省肇东市禹农肥业总经理孙禹认为,随着青壮年的流失,规模化种植将更多的出现,黑龙江未来5-10年土地结构会发生改变。

现今,更多资本进入农村,承包土地、做代工公司、进行粮食定向种植,随着更多资本关注农村、农业,农资经销商会失去部分客户,经销商只有参与到时代变化中才能跟上步伐,不被时代所抛弃。部分农资人仍处于温水煮青蛙阶段,感觉近年农资难做,但大家都难做,并没意识到有危机出现。如何面对这一冲击,孙禹表示,经销商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要么熟知技术,为农民做技术支持,要么参与其中,进入土地规模化种植当中。

另外,孙禹认为,农民的“差不多”意识是农资人需要重点关注的。施用肥料后,粮食产量无论增产200斤还是500斤,提及使用感受,“差不多”三个字一语带过,使用好产品对产出结果不敏感。


大粮仓:市场需要优质服务、优质农资

李金明

当前,很多人将搜寻经济新增长点的目光定位于新兴产业,其实,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仍拥有广阔前景。黑龙江大粮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明表示,农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东北作为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资需求规模巨大,是各大农资企业重点争夺的市场。

随着土地的集中,种植结构的变化,以及市场对绿色、健康、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农民对提质增效要求越来越高,农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农民迫切需要先进技术、优质农化服务、性价比高的优质农资产品。部分经销商以获利为目的,用低价冲击高价,用劣质肥冒充优质肥,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农民需要优质农化服务,需要优质农资产品。为农民创造更大价值,真正做到为农民着想,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连雅赛

编辑:连雅赛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