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行唐界石

 addlss 2021-07-14

冀州常山南行唐北界
去其廷四百八十里
北到鹵城六十里

此为“南行唐界石”。它是汉代南行唐县的北界、卤城的南界,也是冀州与并州的州界。刻制年代的下限至少是东汉,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县界碑,也是目前为止山西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摩崖。

南行唐,即南行唐县,本为春秋南行唐邑,秦置南行唐县。鹵城,即卤城县,旧城址位于繁峙县城东三十公里处,西汉置,东汉建安中废。

这个摩崖石刻,刻在山西繁峙东南,神堂乡大寨村北面的石壁之上。铭文被约束在方形框格内,框高127cm,宽57cm,计四行,文字前两行字体较大,最大者高19厘米。

毕竟只是个界石,开凿之时甚至准备了碑额,但也没有刻上什么字。严格来说这与今日两地交界的界石没什么差别,值一个最早。当是当时立界石时,刻工信手刻就,甚至没有用笔写上而直接上的凿子,章法随意,布局佛系。前两行字只管刻,后面发现太大了刻不下了,后面就小了一些,甚至几个字压在一起。文字体势以纵势为主,笔画刚直呆钝生硬,毕竟是汉代工匠,字形还是接近隶书的,很是“工整”,文字与两汉刻石整体接近。

历史学家李裕民早在上世纪末就发现了此界石,“此刻石并非出自名工之手,隶书结构不甚方整,笔画无明显的波挑,这些特征与西汉未期刻石和东汉民间刻石相同。体势以纵势为主,横势甚少,显示了两汉之际从纵势转为横势过渡的时期特点”,并认定此摩崖所刻年代大约是在东汉早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县界碑。

在公众号对话框,或者留言处输入关键字 南行唐 即可获取此帖的下载链接,清晰度一般,下载随意。

PS:公众号改版后推送经常被淹没,记得点“在看”把它捞上来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