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圣人七个境界,儒家君子四种品格,儒道两家追求有什么不同?

 小播读书 2021-07-14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来分析儒家的君子和道家的圣人,他们有什么不同。

每一种思想都有他们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或者精神形象,比如儒家的“君子”就是儒家思想中拥有至高品格的人,儒家君子有四种品格:自省、克己、慎独、宽人

自省:自省是指检省自己,从思想意识、言论行动等各方面去审视自己是否遵从道义原则。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遇到问题找自己的原因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

克己: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人们只有克制自己的欲望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慎独:《中庸》说:“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指在个人独处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是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思想意识进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防止错误思想及私欲,邪念不生,时时保持正念,对自觉性要求更高。

宽人: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里指凡事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君子应该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而对于他人,则要宽以待人。



自省、克己、慎独、宽人都是儒家思想中至高的道德品格。那道家思想呢?他们所精神追求或者说完美形象是什么呢?老子的道家思想中,圣人是他们所推崇的拥有至高品格的人,而庄子的思想中,对圣人有很多表述,比如真人、至人等等。



道家思想对于“圣人”的描述一点都不比儒家少,在老子的《道德经》短短的5000多字中 “圣人”两个字就一共出现了32次之多,比如老子说: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等等。

而庄子在《庄子》的内篇、外篇和杂篇中,对“圣人”或者“真人”的描述也非常之多。而且比老子描述的更加具体而形象。比如在《庄子·大宗师》中,庄子就描述了“真人”的七种境界,而且这七种境界是循序渐进的。它们是: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



庄子通过一段南伯子和女偊的对话来阐述这七种境界的。

南伯子葵问女偊说:“你年岁这样大,而容颜还像童子一样,能告诉我怎么做到的吗?”女偊回答说:“我得道了。”南伯子葵说:“那道可以学习吗?”女偊说:“唉!怎么可以学呢!你不是能学道的人。卜梁倚有圣人的天赋,却没有圣人的秘诀,我有圣人秘诀,却没有圣人的天赋。我想教他,或许他能够成为圣人吧。道不易学,用圣人之道,去传授圣人之才,那就容易了。我必须以具体持守的方法来告诉他:

持守三日之后,他就能遗忘天下;

七日之后他能遗忘万物;

九日之后他能忘掉自身;

而后他便能够彻悟;

他能够明彻,而后就能够体悟大道;

他能体悟大道,而后他就能超越古今的时空界限;

他能超越古今,而后他就能达到无生无死的最高境界。

这就是成为“圣人”的七个步骤: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

当然,关于圣人,庄子还有很多具体的表述:

比如“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只是对“至人”的一种境界的表述,意思就是知道什么是我们能改变的,什么是上天注定不能改变的,这是圣人的一种智慧。

比如庄子还说“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古代的圣人不拒绝寡少,不炫耀成就,不图谋不轨。因此他们可以做到即便错失了机会也不后悔,赶上了时机也不得意。

比如庄子还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代的圣人,睡觉时不做梦,醒来后没烦恼,饮食不求甘美,呼吸特别深。

比如庄子还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古代的真人不懂去喜爱生命,也不懂得去厌恶死亡。等等,这些都是庄子对于得道之人的具体描述。



那讲了这么多庄子和老子,关于圣人的品格。他们底层有什么具体的判断标准或者逻辑吗?其实,总结起来,道家思想中,想要成为圣人应该有两个阶段:第一个境界是:从有到无;第二种境界是:从无到有。

这个怎么理解呢,上面我们讲在老子和庄子对圣人的描述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去掉”什么或者“不是”什么,就是将我们已经有的,或者认为重要的东西先去掉,比如老子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就是说圣人治理天下,就是要顺其自然按照自然的规律做事,去掉一些极端,过分的东西,去掉奢华而回归淳朴。这其实非常符合老子所推崇的“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那里没有争斗,人性的欲望也是最低的,而人民却是最天真快乐的。而庄子在上面讲的真人的七种境界,其中一开始就是“外天下、外物、外生”,这里的“外”其实同“忘”,要忘记外在的物质世界,回归到自己内心的本身。这其实也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这里的“有”是指外在的物质世界、名利、欲望和诱惑。

然后在忘记外物,不被外在的欲望所左右之后,我们才能进入第二种境界“从无到有”,当然这里的无和有,是指一个人丰富的精神世界或者说智慧。在佛学中讲“舍得”,有舍才有得,其实也是类似的道理。老子说“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真正做到了不被外在的物质世界、外在的名、利所左右,才能做到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或者说“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甚至做到庄子提出的“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的境界。当你思维不受外界环境所影响,你的判断才能更加理智,你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自由。



圣人、真人、至人都是道家思想所推崇的一个精神象征,我们对比儒家思想可以发现,儒家思想的“君子”更强调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自省、克己、慎独、宽人。而道家的思想更加强调一个人的精神自由。这两种品德其实都是非常高尚的品德,并没有优劣之分,而且,我们能将他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像道家思想一样能够真正明白和尊重自然的规律,像儒家思想一样拥有至高的道德品格,将儒家的“入世”和道家的“出世”两者相结合,做到像庄子说的“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才是中华文化真正的精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