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0后的“社恐”绝症:被「社交焦虑」摧残的年轻人

 专业助眠师 2021-07-14
提到“社交焦虑”,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有人说是矫情,有人说是想太多,还有人说这是一种病。
在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报道里,披露了一组数据:
守估计,每十人中就有一人以上存在社交障碍的困扰,这使许多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交危机感。
而这种社交危机感,牵连甚广……

 01 

“社恐”的窘迫,无法融入圈子
日剧《凪的新生活》中,女主大岛凪就是一个典型的“社恐人”。
为了在社交场合不出丑,不被嘲笑,凪会违心迎合、吹捧身边的同事。
她非常在意别人的脸色和想法,会担心自己不合群,说错话。
有女同事邀请她一起吃午饭,她会一口答应,然后将自己做好的便当放到包里,和同事一起出去吃饭。
吃饭间隙,同事们聊着穿衣打扮的话题,然后开始打量起她的穿着,只言片语中夹杂着嘲讽的语气。
有个同事开玩笑,说她穿得像个女主播,像天气预报节目里的那个新人。
这句话迎来其他同事的关注,她们的目光纷纷投向她。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局促和不知所措。
她在绞尽脑汁的想,要怎么回答同事递过来的话题。
甚至在脑海里,已经构想出了几个答案:

“如果回答谢谢,她会不会说我才没有在夸你。”

“如果回答才没那回事,她会不会说你怎么还当真了,这只是在逗你玩的,哇你真的把自己当女主播了是吗?”

“我要怎么回答,才能更能接上她们的话题?”

可女同事却忽略了她的回答,立刻换了一个话题。

在自己头脑风暴,想着要如何回应别人时,既害怕表现得不够好,又担心会被嘲笑或出丑……
难以融入团体,然后开始隐藏自己,电视剧中的凪便是如此。
为了获取他人的好感,即便存在社交焦虑,凪仍会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表现得更好。
可即使如此,她仍然会被排挤在外,甚至不被尊重。
对社恐人来说,社交场合的紧张、难受和不自在,是难以磨灭的。
或许,光是想着聊天的话题,就已经耗尽他们的心神,更别说还要和不熟悉的人,一起出去聚餐、娱乐。
但更让他们更扎心的,大概是那个不太友好,难以融入的圈子吧。

长按下方二维码 

 测测你的社交焦虑程度 

 02 

不敢表达的“社恐”,逐渐失去自信
在日剧《凪的新生活》里,还有许多非常“社恐”的片段:
凪和女同事合影,那个同事说要把照片发到社交平台上。
可照片上的凪,把眼睛闭上了。她很介意,想让同事换一张,却又不敢表达自己的不满,只好陪着笑脸说可以。
还有凪的朋友,经常向她推销一些她不需要的产品。
即便她很努力地省吃俭用,但还是咬咬牙买下各种对她而言无用的产品。
这虽然是电视剧里的片段,却仿佛看到了社恐人的真实生活。
无法应对社交场合中的交往,时常感到紧张或难为情。
害怕自己的表现不够好,暴露性格缺陷被嘲笑或评判。
社恐人不仅仅不敢表达,还不敢展现自己的真实样貌。
凪天生就长着一头乱糟糟的自然卷,非常难打理。
但她男朋友却对她说,自己喜欢头发柔顺的女生。
甚至连妈妈也说,如果她顶着这乱糟糟的头发出门,会让自己觉得非常难为情。
于是,她每天提前几个小时起床,用直发器将头发一点点拉直,直到头发听话得垂在肩膀上。
以致于她的同居男友居然不知道,她原来有一头非常严重的自然卷。
凪认为,自然卷的自己不会被大家喜欢,所以除了她的母亲,没有人见过她真实的样子。
她害怕真实的形象,会遭到大家的嘲讽,害怕众人上下打量的目光。
这是作为一名社恐人,最不想看见,且害怕的场象。

 03 

“社恐”的后遗症,害怕别人的眼光
在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社交恐惧症。
其中的一个高赞回答,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答主说自己七年的人生,都被社交焦虑耽误了。
无论身处何处,一旦有人将目光落在他身上,哪怕只是一瞬间,他都会紧张得不知所措,表情僵硬,说起话来嘴角都在抖。
他印象最深的是,自己当时坐在教室后排,下课的时候,宁可憋着尿也不想去厕所。
因为害怕经过讲台,总觉得面对得人一多,走路姿势都不自然,无法挺胸抬头,连直线都走不直。
甚至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也是这样。

如果车快到站了,自己还没有挤到下车的出口,他宁愿等下一站再下,也不敢大喊一声“我要下车”。

因为他害怕众人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图片来源:《马男波杰克》
数据显示,中国3000万人遭受社交焦虑的压迫,这使得许多人的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直线下滑。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人口数量不断上升,可人们仍然觉得自己是身在繁华城市中的一座孤岛。
每个人都渴望着真诚交流,可无奈的是,孤岛之间却没有没有搭起桥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