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剑乡遗韵:历久弥响的花钗锣鼓

 丰城文旅 2021-07-15

很少有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能够遍及城市乡村的大街小巷。也很少有哪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能够经历数百年仍广为流传,与百姓的生活如此的息息相关。但丰城的花钗锣鼓却做到了。当耳畔传来熟悉的花钗锣鼓时,胸中总能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心底那根柔软的神经一霎那被触碰,顿时感慨万端,思乡之情顿起。

花钗锣鼓,丰城民间俗称“吹打”,顾名思义,是以“吹”和“打”为主的演奏形式。花钗锣鼓乐队一般为七人、十件乐器组成,其中唢呐二支乐手二人大钹一面乐手一人小钗一面乐手一人大锣一面乐手一人小锣、云锣各一面乐手一人板鼓、云板、堂鼓各一乐手一人

花钗锣鼓主要出现于民间婚丧嫁娶、传统节日、龙灯社火、朝仙敬神等民俗活动。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应该都有这方面的印象。特别是早些年,物质条件较差,文化生活单调乏味,听到哪里有“吹打”声,不管是红喜事还是白喜事,都会赶过去看热闹。“少年不识愁滋味”,小孩子们穿行于人群中嬉戏,玩耍,其乐无穷。耳染目濡中,形成了挥之不去的对“吹打”的记忆,并深深镌刻于内心深处。

丰城花钗锣鼓最早起源于北宋。据载,北宋大观元年(1107),大司寇陈瑞(字应龙)在丰城雌雄剑出土的荣塘古县址建龙光书院,除教授学生诗文外,还传习音乐。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宝剑出土纪念日,举办器乐演奏会。其中尤唢呐和各种打击乐合奏最为突出,压群芳,被观众认可和接受,并开始在民间流传,这是丰城花钗锣鼓最早的雏形。清乾隆年间,丰城拖船镇民间唢呐演奏艺人熊海元,综合整理龙光书院演奏的各种曲目,形成丰城花钗锣鼓最早的曲牌和班社,并起名花草锣鼓(后改名花钗锣鼓),丰城花钗锣鼓正式定型。从此,花锣鼓在丰城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并不断丰富完善,成为一种具有鲜明丰城地方特色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

从花钗锣鼓起源至今,已逾九百年;从花钗锣鼓定型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已三百多年。花钗锣鼓是丰城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由于受本地其他民间音乐、民间风俗和地方语言等因素影响形成了气氛热烈、豪放粗犷、节奏明快、结构严谨、音色纯美、曲调激越等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蕴含着丰城人“重情重义,开明大气”的精神气质。虽然饱经岁月风霜,很多古老的、传统的民俗活动和民俗文化日渐式微,但花钗锣鼓却一直保存完好,并且有日益壮大之势。


在丰城农村,绝大多数村庄都有一支或数支属于自己的花钗锣鼓乐,乐队的成员平常和其他乡亲一样,耕田,劳作,当村里有红白喜事或民俗活动时,这些人马上操起乐器,粉墨登场,迅速进入角色,用娴熟的演奏技艺,为乡亲们送去最温馨体贴的文化大餐。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很多女性也开始加入花钗锣鼓演奏队伍,成为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力量。花钗锣鼓,因岁月的沉淀,历久弥响,已经并越来越成为丰城150万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2013年,丰城花钗锣鼓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