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高参88 2021-07-15

本篇目录:

*********************************************

81.门板湾遗址

新石器时代                     湖北省应城市

82.走马岭遗址

新石器时代                     湖北省石首市

83.阴湘城遗址

新石器时代                     湖北省荆州市

84.磨盘山遗址

东周                             湖北省当阳市

85.龙湾遗址

东周                             湖北省潜江市

86.鄂王城城址

东周                             湖北省大冶市

87.季家湖城址

东周                             湖北省宜昌市

88.楚皇城城址

东周至秦、汉                     湖北省宜城市

89.湖泗瓷窑址群

五代至明                         湖北省武汉市

90.玉虚宫遗址

明                            湖北省丹江口市

*********************************************

81.门板湾遗址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门板湾遗址位于湖北省应城市西南约3km处,是一个以城址为中心,城外分布有数个半从属聚落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遗址的中部,有屈家岭文化时期的城址一座,呈方形,面积约20万平方米。西垣保存完好,高出地面3~4m,城内东北部和西北部各有一个面积较大的高台地,城垣外有壕沟。城址内发现大型房屋建筑,面积为115.5平方米。房屋内分4室,外有走廊,门窗等。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门板湾遗址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用于防洪的城池。门板湾古城残存城墙高出地面4至5米、顶宽20多米、底宽30至40米。主持发掘的省考古所副研究馆员李桃元介绍:根据发掘资料判断,门板湾先民早在5500年前就在富水河边台地上建房,到距今约5000年时形成了超过1平方公里的特大中心聚落群并建筑城池。古城依丘傍河而筑,城南、东、北三面环水,城墙底部有洪水浸泡痕迹。被城墙叠压的房屋,紧靠河道,地势低洼,室内器物被搬空且地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房屋保存完好,不是通常在考古发掘中看到的废弃房屋状态,当为遇到突然事件而有组织的搬迁。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门板湾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2.走马岭遗址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走马岭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石首市东升镇。走马岭,因三国名将关羽曾在此策马扬鞭而得名。始筑年代在距今5000年以前的大溪文化晚期或屈家岭文化早期。走马岭古城的始筑年代在距今5000年以前的大溪文化晚期或屈家岭文化早期,直至石家河文化中期,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这一民族部落的先民们在这座城内繁衍生息了约500年之久,当时的经济状态有农业(种水稻),渔猎以及养殖猪、狗和烧制陶器,磨制石器等原始手工业,大量墓内的无头尸骨,表明当时战争频繁、残酷及野蛮的猎头习俗。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走马岭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3.阴湘城遗址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阴湘城遗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阳城村,新石器时代城址。阴湘城平面大致呈圆角长方形,东南及东北部较高,中部一条河沟将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出土有石、陶、骨、木等类遗物,其中以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物最多且最丰富,为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阴湘城古城址是长江中游地区迄今这止发现的八座史前古城之一,文化堆积深厚,文化内涵丰富,保存基本完好,是我们研究江汉地区史前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环境状况的不可多得的重要遗址。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阴湘城说明。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2001年7月,阴湘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4.磨盘山遗址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磨盘山遗址东周遗址。位于湖北省当阳市河溶镇前进村东200米,属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段,文化遗存集中分布在山岗和台地上。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1.5米。是一处楚文化内涵非常丰富的重要遗址。遗址中分布着大量的东周时期的楚国中小型墓葬。属于周代古文化遗址。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1982年文物部门在磨盘山以西的连环堰进行了一次科学发掘,通过对获得的地层和实物资料的整理,其时代可定为西周中、晚期,最下层可能还略早。遗址范围内的曹家岗曾发掘一座楚国上层贵族墓葬,尽管此墓早年被盗,仍然出土了一千多件文物,为楚墓分类、分期提供了较好的实物资料。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网上有反映近些年发现这里的情况不但没有改观,反而更为严重。整个磨盘山已经被彻底的毁坏,原本山顶还有很多树木植被,现在已经全部遭到了砍伐。表土已经全部翻起,致使土层中的房基址,灰坑等遗迹全部被破坏。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2001年,磨盘山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5.龙湾遗址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潜江龙湾宫殿遗址位于湖北潜江市西南约31公里,西北距楚郢都纪南城约55公里,遗址面积521万平方米。湖北潜江博物馆、荆市博物馆于2000--2001年对龙湾遗址进行了第三次调查勘探发掘。在郑家湖村张家台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处,面积约10000平方米,其内涵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屈家岭文化;在沱口村发现东汉砖室墓2座。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龙湾楚宫殿基址群的主要特点:一是规模大,现已探明在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有19座大型夯土台基,总面积达21余万平方米。二是建筑规格高,春秋时期三层台的宫殿基址在全国东周遗址中是首次发现,贝壳路、土木结合的榫卯结构大型柱洞、土木结构夯土台基,台内陆梁的设置,以及贝壳路、完整的地下排水管道,在全国均属罕见。三是建筑风格奇特,它突破了我国古建的传统模式———以南北向为中轴线、东西对称、前堂后室等,而是讲究东西高低错落,北高南低,贝壳路及长廊环绕,回廊、庭院交错,呈现出一派离宫别馆风光。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2001年,龙湾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6.鄂王城城址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鄂王城遗址现位于湖北省大冶市金牛镇鄂王城村胡彦贵湾。诚址遗存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遗物。还先后出土了楚国的金币“陈爰”,嵌金乌纹戈及石斧和大量生活陶器皿等。鄂王城的文物遗具有最下层为陶器,中层为铜器,上层为铁器的特点。鉴于鄂王城城址保护范围内乱建房屋现象严重,对文物安全构成威胁。国家文物局曾将鄂王城列为“十一五”抢救性保护的阳光工程项目,金牛镇为经费所困连抢救保护计划都没有制定,错过了立项机会。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鄂王城城址依岗毗地形而建,呈南高北低状。城内陆平面高出附近地面5—10米,城址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其东西长约500米,西北宽约400米,城垣总长为1530米,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现存城垣基脚宽约20米,顶宽约10米。残存最高处4.5米左右,城垣为土筑,系红褐土夹黄斑土夯筑而成。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为了使承载楚文化古老历史片段和文明印迹的鄂王城城址免遭进一步破坏,该城址1985年被大冶县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7.季家湖城址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季家湖城址位于湖北省当阳市草埠湖镇季家湖村南。地处江汉冲积平原西端、沮漳河流域西侧,位于宜昌、当阳、枝江、荆州四市交界处。城址南北长1600米,东西宽1400米,叠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之上。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现存夯土南垣长86米,底宽13. 4米,残高1.4米。城壕距城垣10-34米,壕沟长86米,宽9.8米,深约1米。一号台基位于城址北部中间,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曾出土“秦王卑命竟坪王之定救秦戎”铜钟和大型青铜构件及绳纹筒瓦、板瓦。城北杨家山子遗址发掘出新石器晚期地层与东周地层的叠压关系,发现有东周时期房基、制陶作坊、窖穴和墓葬。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
季家湖城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8.楚皇城城址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楚皇城城址位于湖北省宜城市东南7.5公里,是春秋时期楚国都城,距今已2000余年。城址平面为矩形,方向20°。楚皇城由外城和内城组成。外城呈不规则长方形,城墙底宽24-30米,高2-4米。面积2.2平方公里。南北长1840米、东西宽1720米,周长6420米,总面积2.2平方公里。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楚皇城,原称楚故城,五代时期因避后梁皇帝朱全忠父朱诚的讳,改“城”为“墙”,名曰楚故墙。明清时期,“故墙”又因日久语音讹变成为“故襄城”。今称楚皇城,当是采自本地人俗称“皇城”而加“楚”字。两千多年来,楚皇城虽然历经风雨兵火的剥蚀,但从那时至今还屹立在原野上的土筑城墙和紫禁城等遗迹,仍可窥见其当年的恢宏气势。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楚皇城城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9.湖泗窑址群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湖泗窑址群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和斧头湖沿岸,因最早发现于湖泗乡而得名,为五代至元明(公元907-1644年)烧制青白釉瓷和青釉瓷的98座窑堆。文物为日常生活用器。湖泗瓷窑址随处可见的匣钵。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1988~1995年湖北省考古所、武汉市考古所和武汉大学曾进行过三次发掘。湖泗瓷窑址群规模大、分布范围广、延续时间长,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古代窑址中实不多见。该窑址的发现,填补了长期以来宋瓷研究中“湖北无瓷窑”的空白,充实了中国陶瓷发展史的内涵。并为陶瓷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20世纪70年代初,浮山村村民吴经炳在自家的菜地里刨出一件北宋青白瓷瓜棱执壶,其瓜棱形壶身,斗形壶口,带状曲柄。釉青白色,釉上布满谷粒状细小开片,晶莹透明,为国家二级保护文物,曾经多次被选送到北京故宫展出。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2001年6月被国务院核定湖泗窑址群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0.玉虚宫遗址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俗称“老营宫”。相传真武神得道升天后曾被玉皇大帝封为“玉虚相师”,故玉虚宫建成后,被永乐皇帝钦定为“玄天玉女宫”。位于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的武当山脚下,中国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经济旅游特区。是武当山建筑群中最大的宫殿之一,位于老营的南山脚下,距玄岳门西约4公里,襄渝铁路顺着宫前横贯而过。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现存建筑及遗址主要有2道长1036米的宫墙、两座碑亭、里乐城的五座殿基和清代重建的父母殿、云堂以及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遗址。这些残存的遗址,到今天仍有很强的感染力,颇值得观赏。共有亭台楼榭宫殿等建筑2200余间.宫门内外有四座碑亭,巍然对峙。其规模之大,可比秦朝阿房宫,由此可见玉虚宫当年是何等的气派。古人赞誉玉虚宫是“隐三台十州之羽客,度九州万国之苍生”的圣地;明朝著明文学家王世贞也不禁赞叹:“玉虚仿佛秦阿房”。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主体建筑仿故宫“三朝五门”制,平面布局呈三路五进,沿中轴线利用青石崇台层层迭砌递进,营建山门、龙虎殿、朝拜殿,最终把玄帝大殿推向高潮,以父母殿作精悍的结尾。同时又横向扩展,营建东西御碑亭(四座)、东西焚帛炉、东西配殿、廊庑、观星台、启圣殿、元君殿,企图将群体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有致,形制绳墨合度,院落蔓延相通的建筑格局,不仅体现了明代建筑凝重、严谨的风格,更隐喻着道家崇尚自然、顺应自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玄妙思想。宫之内外铺以配殿、道院、楼阁,其间以小巧精致的亭、台、池、坛作穿插衬托,着力塑造出群体建筑烘托主体建筑的高大雄伟,主体建筑映衬群体建筑的井然有序,可谓独具匠心。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玉带河自内乐城穿城而过,恰似一根飘逸的玉带飞扬在龙虎殿前,其上修建仙源桥,两侧立莲瓣石榴头拦望施以护栏。城外建有东西宫、泰山庙、火星庙、望仙楼、张仙洞(无梁殿)、水帘洞、华阳亭、寮室、浴室(娘娘澡堂)、斋堂等,宫外复设东、西、北三座天门。各类建筑按其序列,恪守其位,尽显布局合理,层次分明。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玉虚宫有两座别具一格的琉璃八字影壁墙,一处建在山门两侧,一处建在龙虎殿两侧,分别由石台基、双层琉璃砖雕须弥座、琉璃墙身、七层琉璃带飞椽冰盘檐组成。墙身正面饰以琉璃岔角、圆光,雕刻牡丹、卷草图案。虽经500余年风雨削蚀,仍碧绿丹青,从实物中不难窥出明代琉璃砖雕艺术的登峰造极。

第五批国保--古遗址(9)
2001年6月被国务院核定玉虚宫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