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穆斯林】|吐蕃时期就已“开挂”青藏高原

 小话TIBET 2021-07-15






公元632年,伊斯兰教创立者、阿拉伯帝国缔造者穆罕穆德与世长辞,享年63岁。

这个时候的青藏高原,松赞干布༼སྲོང་བཙན་སྒམ་པོ།༽已经即位赞普,吐蕃王朝正悄悄崛起

公元642年,伊斯兰教基本传播到波斯全境。

公元651年,波斯被大食【yi】(阿拉伯帝国)所灭。

同年,大食与唐王朝正式通使

这时,吐蕃王朝已经开始向西和西北方向扩张,与大食༼ཏ་ཟིག༽(音译“达瑟” ,西方藏学家普遍认为是指大食,但有藏学家认为应泛指中亚地区)在大唐的西域有了征战往来。

公元717年,赞普赤德祖赞已与大食结成军事联盟,一度共谋大唐“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

这样的军事联合,使得伊斯兰使者频繁往来于吐蕃与大食。

这些人,应该就是最早进入青藏高原的伊斯兰教信徒(穆斯林)

吐蕃赞普赤德松赞༼ཁྲི་ལྡེ་སྲོང་བཙན།༽时期(公元798年~公元815年),吐蕃大军曾远征帕米尔高原,到达过阿姆河(也称奥克苏斯河 Oxus)

同时期的阿拉伯帝国,尤其是其政教领袖哈伦·拉希德在位时期(公元786年~公元809年间),也曾远征吐蕃

在汉文史籍里,记载此时的唐蕃边境军事对抗时,出现过对穆斯林的描述。可见在当时的吐蕃军队里也有了很多穆斯林,并以军人身份参与吐蕃军队驻守吐蕃与唐朝边境险要。(其中《新唐书·南蛮传》卷222上为典型

这种相互以军人为主的政治军事交往,也连带着推动了民间的交流

这样的交往和交流,使得阿拉伯文对吐蕃进行了大量记载,这些那个时期流传下来的游记,成为如今吐蕃史研究在藏文和汉文史料基础上的、第三种重要史料依据,被西方藏学界称为“穆斯林史料”。

英文对西藏称Tibet,据学者考证,很可能源于“穆斯林史料”里的Tubbat、TubbitTubbut

这一历史时期,阿拉伯帝国与吐蕃也也存在着频繁贸易往来,吐蕃的麝香尤其受到阿拉伯人的记载和喜爱,阿拉伯人的宝石珠玉受吐蕃人追捧。

——小话·𝘛𝘪𝘣𝘦𝘵 |达叔微藏史

参考资料:

《历史上穆斯林在西藏的活动》|庞建昌

《吐蕃与大食早期经济往来》|杨作山






文字|达叔 

小话不失敬畏和尊重


  欢迎您关注【小话 · TIBET】

  点击文顶“小话TIBET”,就可以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