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世纪中叶,佛教的诞生地印度,对佛教信仰反而正慢慢淡化。 环绕青藏高原的克什米尔、阿富汗、尼泊尔以及河西走廊,也都正在受到伊斯兰教影响。 这时,青藏高原对佛教的期待和向往初衷不改,也暗含着某种历史玄机。 阿里古格王国第三代国王松埃,笃信佛教而出家,被称为“拉喇嘛益西沃”༼ལྷ་བླ་མ་ཡེ་ཤེས་འོད།༽。 他坚定地以政权支持,不断通过各种“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弘扬佛教。 在“请进来”的事业中,拉喇嘛益西沃不惜舍身忘死,以不可撼动的精神留下遗愿迎请一位高僧,从此书写了一段辉煌的藏传佛教文化传播史,并为后来的藏传佛教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就是阿底峡尊者。 阿底峡༼ཨ་ཏི་ཤ།༽,公元982年出生在今孟加拉国达卡。阿底峡是梵文Atisa的音译,意为殊胜。 一代著名佛教高僧,法名:燃灯吉祥智。 阿底峡尊者11岁开始正式学习佛法,足迹遍布那烂陀寺、王舍城、菩提迦耶。44岁成为超戒寺首座。 公元1042年,60岁入藏抵达阿里古格,在托林寺弘法3年,曾与85岁高龄的大译师仁钦桑布坐而论道。 在此期间通过撰写和传授《菩提道灯论》,提出重视因果、宣说皈依,故阿迪峡尊者也有“业果喇嘛”和“皈依喇嘛”的称号。 在理论上为藏传佛教当时的拨乱反正提供了指南。 在阿里普兰,尊者遇见了后来的高徒、藏传佛教噶当派创始人仲敦巴,并于公元1045年邀请尊者往卫藏弘法。 接下来的9年里,阿底峡尊者先后在山南桑耶寺以及拉萨叶巴、彭域、聂塘等地寺院弘法。他传播的思想和学说,后来形成了藏传佛教噶当派,后来的宗喀巴大师继承和发扬了他的学说,创立了格鲁派。 同时,对藏传佛教其他教派也多有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也很少有人知道阿底峡尊者曾师从那若巴༼ན་རོ་པ།༽,而那若巴也是玛尔巴之师,玛尔巴有一位很有名徒弟叫米拉日巴༼མི་ལ་རས་པ།༽。 公元1054年,阿底峡尊者圆寂于拉萨聂塘寺,享年72岁,在藏弘法12年。 阿底峡尊者进藏和1076年托林寺的“火龙年大法会”成为了藏传佛教“后弘期上路弘法”的重要标志。 ——小话·𝘛𝘪𝘣𝘦𝘵 |达叔微藏史 参考资料: 《佛境——影响藏传佛教的奇僧》|周炜 《喜马拉雅的社会和宗教》| 石泰安(法) 文字|达叔 小话|不失敬畏和尊重 欢迎您关注【小话 · xizang】 点击文顶“小话xizang”,就可以订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