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在外受欺负,家长千万别指望“打回去”

 木香草堂 2021-07-15


孩子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会与同龄人发生冲突。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们会怎么做?上周,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73名未成年人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之间发生冲突,49.5%的受访家长表示会干预,8.0%的受访家长不会,42.5%的人会视情况而定。

作为家长都是过来人,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经常性的事情。有研究发现,两个学龄前幼儿的争执在一个小时内可以超过9次。众所周知,即使年龄相仿的同胞兄弟姐妹也会经常发生冲突,作为家长本人可能亲身经历过。现在二胎政策已经放开,不少家庭有大宝和二宝,大宝和二宝往往为争食物争玩具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大打出手。面对孩子之间发生的冲突,家长持什么样的态度是必须考虑的问题,究竟是参与干涉还是置之不理?

在笔者看来,孩子和同龄人之间的冲突属于正常现象。按照哲学的说法,矛盾具有普遍性,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孩子的世界也不例外。很多时候,孩子前一分钟还是“敌人”,后一分钟又成了玩伴。家长没有必要把孩子之间冲突当回事,没有必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相信孩子之间的冲突他们自己可以妥善地处理,处理的过程也是能力提高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家长没有必要上纲上线过多干预。

当然,极少数情况下,孩子冲突相当激烈,那么家长“该出手时就出手”,主要是制止事态的发展。作为家长要了解事情的经过,公正地处理,千万不要偏袒自己的孩子,“无理搅三分”,那事实上是在还自己的孩子。如果家长要求孩子以暴制暴,“打回去”,有家长撑腰则会将对方往死里打,可能结果变得很坏,“吃不了兜着走”。孩子之间的冲突演变成家长之间的冲突,大家都不希望发生。

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家长不要不当回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焦虑,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也是拼了,假期为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教孩子怎么做人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任务,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切记,切记。(蔡正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