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为什么不学汉朝,搞推恩令削弱藩镇呢?

 策神历史 2021-07-15

唐朝为什么不削弱藩镇呢?

唐朝的灭亡在于它的强大,更在于它的弱小。唐朝灭亡之时,唐朝的军力并不弱,只是这些部队并不掌握在唐朝中央政府的手中,而是控制在各地的藩镇的手里,唐朝中央政府所掌握的实力相当的弱小,所以说唐朝是典型的强枝弱干,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最终导致了大唐帝国的覆灭。

既然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大唐帝国的实力,那么为什么唐朝不考虑削弱藩镇的实力呢?

唐朝为什么不学汉朝,搞推恩令削弱藩镇呢?

大唐帝国的节度使制度从唐玄宗时期就出现了异动,节度使掌握一地的军权,财产权,人事权俨然一方土皇帝,天宝年间的安禄山时期更是到达了巅峰,一人身兼三镇节度使,最终发动了安史之乱。

可是问题来了,在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平定了判断之后,唐朝为什么不痛定思痛,乘胜追击,削弱藩镇的实力呢?大汉帝国的推恩令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先例吗?首先唐朝不具备汉朝推行推恩令的国家环境。汉朝实行推恩令的汉武帝时期,是汉汉帝国武功最为卓著的时代,掌握在汉武帝手中的汉军,应该说是当时地表最强军队对于各地方的部队都有很强的震慑力。而且在一场七国之乱中,各个敢于向朝廷磨牙的大王都已经被收拾的服服帖帖了,各位刘姓王爷们都射慑服于朝廷大军的天威,不敢乱说乱动,在此时朝廷搞推恩,这些网友们明知道是在割肉补疮,但也没有实力起来反抗。

唐朝为什么不学汉朝,搞推恩令削弱藩镇呢?

而唐朝时期,中央政府没有这么大的权势。唐朝的中央禁军左右神策军,掌握在宦官手中,皇帝都不掌握实权,朝廷手里本来兵力就不足,而且朝廷威望的下降,节度使们的忠诚度也日益下跌,所以就导致了唐朝末年的那种藩镇割据,朝廷命令不出长安的局面,整个大唐帝国就是朝廷没有朝廷的样子,地方大员没有地方大员的样子。

唐朝的藩镇其实要比汉朝的这些大王们更加复杂,表面上看是藩镇在自己的地盘内搞独立王国,搞父子相继对抗朝廷,实际上事实的真相可能并非如此。其实节度使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的权力和实力来自于自己对军队的掌控,但是真正掌握方正军队的人并不是节度使,而是那些军头。

唐朝为什么不学汉朝,搞推恩令削弱藩镇呢?

这些军头是真正能够决定节度使生死的人,如果你搞定了他们,他们服服帖帖的服你管教,那么恭喜你,你节度使的位置将非常的稳,在你的地盘里,你就是天了。如果一旦没有把他们安排的舒舒服服,只要这些人心存不满,那么你的小命就可以说是命悬一线。在这些兵头的眼里,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在他们看来,在中国官迷心窍想当官的人多的是,杀掉一个节奏使再换一个不就行了吗?反正朝廷也不管节度使家的事儿。

所以为了自己的权利,更是为了自己能够在这些军头的虎口之下继续生存下去,节度使们拼命的搞钱,把本该交给朝廷的赋税截留下来,来养活这些军头,用这些军头来控制部队。

如果哪一个节奏使脑子不开窍,把那些早已被这些军头们视为囊中之物的钱粮交给了朝廷,那么对于这些军头们来说,他们不介意随时随地更换一下上级领导。所以在整个唐帝国时期,以下克上杀害节度使的事情层出不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个字钱。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五代,各位节度使大佬的军队认钱不认人,忠诚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价码开得够高,为谁卖命不是卖命呢?

唐朝为什么不学汉朝,搞推恩令削弱藩镇呢?

在这种情况之下,朝廷本身就没有钱,微网也连续几个跌停板,实力不足使得朝廷如果强推推恩令的话,你相信吗那些要钱不要命的军头们,不带着弟兄们打到长安来清君侧就有鬼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