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楼】翁心存知止斋:坐馆藏家,总裁《实录》(上)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21-07-16

海虞翁氏乃常熟望族,按照《海虞翁氏族谱》中所载,翁氏出于姬姓,周昭王封庶子于翁山,因以命氏。西晋末年,翁氏避石勒之乱,从原城迁居到浙江钱塘、仁和、海盐、余姚一带。元至元年间,钱塘翁氏有一支迁居到了姑苏平江,此乃翁氏迁苏之始。明永乐年间,苏州翁氏中的翁寿一的幼子翁景阳因家贫入赘于常熟,故翁景阳被常熟翁氏视之为始迁祖。两代帝师翁同龢就是翁景阳的第十五世孙。

图片

《史鉴节要便读》六卷  清同治十二年崇文书局刻本,翁心存序言

翁氏定居常熟后,世代耕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明万历年间,常熟翁氏六世祖翁拱极为常熟县县学庠生,他生有五个儿子分别取得了不同的功名。长子翁蕙祥为邑庠生,次子翁宪祥为万历二十年进士,三子翁懋祥为万历四十三年举人,四子翁应祥为万历二十八年举人,五子翁愈祥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翁家子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由此而成为当地名人。

图片

《史鉴节要便读》六卷  清同治十二年崇文书局刻本,翁心存序言落款

翁家藏书具体始于哪一代,未见确切资料记载,曹培根先生在《常熟翁氏藏书研究》中提到乃是始于翁氏七世祖翁应祥,其藏有《皇明常熟文献志》十八卷。翁同龢在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得到此书,他在该书的跋语中写道:“光绪庚子十二月,从吾邑旧家得此书。反复观览,未审其义例之所在。惟传本甚稀,谈邑事者,要当收庋。卷端有'昇’字小印,疑吾家朔州公所藏也。公讳应祥,万历庚子举人,无锡教谕,福建光泽县知县,山西朔州知州。罢归林下,为文酒之社。至崇祯辛巳卒,年七十七。计此书成时,公年不过四十耳,其曾入箧衍,固其宜也。同龢记。”

图片

《倚晴楼诗集》十二卷《续集》四卷  清咸丰七年至同治九年拙宜园刻本,翁心存序言

翁同龢通过此书钤的一方印,猜测该书乃是七世祖翁应祥的旧藏。为此,曹培根在其专著中称:“翁氏藏书如果从翁应祥兄弟藏书算起,经历了400多年10多代。”

王忠良在《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常熟翁心存、翁同龢家族“诗书传家”的启示》一文中对常熟翁氏藏书的成就给出了如下总结:

从翁应祥兄弟有藏书记录起,翁氏藏书历时400多年10多代,是罕见的藏书世家。翁氏有祖孙藏书家、兄弟藏书家、夫妇藏书家。祖孙藏书家,如翁同龢的祖父咸封、父心存、兄同书、同爵;兄弟藏书家,如同书、同爵、同龢兄弟;夫妇藏书家,如翁心存夫妇。

图片

《倚晴楼诗集》十二卷《续集》四卷  清咸丰七年至同治九年拙宜园刻本,翁心存序言落款

常熟翁氏家族走向兴盛的关键人物乃是第十四世祖翁心存,翁心存字二铭,号邃盦,他是翁咸封的次子,翁同龢之父。翁心存自小聪明超人,7岁能文,然因家境窘迫,他在常熟当地坐馆多家 在此过程中他看到了大量的其他藏书家的丰富书藏。想来他此后广泛藏书与这段经历有重要关联。

对于那个时段他的心态,翁心存在其所撰《新乐府四章》之三《书贾行(购求异书也)》一诗中写道:

生不能立致秘书赐万卷,亦当坐拥异书列百城。不然远从鸡林贾,不然学作童子鸣。书香可疗饥,书味可救渴。摊书书床塞书屋,书估一生书里活。不愿借书换酒券,不愿献书拜高官。愿向娜嬛福地住,尽发宝笈瑶编看。

图片

彩衣堂入口处牌坊

由此可见,翁心存多么希望能够坐拥书城,但其家未发达前,还没有那么多闲钱来买书,于是他就想出了用影抄的办法得到罕传之本。比如嘉庆十六年翁心存21岁时,在常熟山塘泾李氏家坐馆,在此期间,他影抄了一部冯知士的影宋抄本《玉台新咏》。该书现藏于国图,书后有翁同龢跋语数则,其中一则为:

嘉庆辛未,余馆于山塘泾李氏,长夏无事,借得陈子准表兄藏本,手自影临,凡三阅月乃毕,颇自诩纤悉逼肖。今忽忽已卅载,子准久殇,稽瑞楼藏书都化为云烟,而余亦目力昏眵,聩然老矣,不禁感慨系之。道光庚子小除夕遂盦记。

图片

入口

翁心存是从藏书家陈揆的稽瑞楼里借到的底本,他称陈揆为表兄,可见两家是亲戚关系。影抄要比录抄慢得多,虽然《玉台新咏》仅一册,但翁心存陆续抄了三个月方影抄完毕。既然是影抄,此乃说明翁心存不只是为了看书中之内容,更多的则是喜爱影宋抄本的精彩,这也说明他有较强的藏书意识。

图片

文保牌

翁心存曾在张凤池家坐馆,来教授张凤池的儿子张树本、张树杰、张树芝等。张凤池也是位藏书家,后来张树本将其父所著《涵真诗草》拿给翁心存看,请翁为之作序,翁在该序中写道:“嘉庆壬申,予年二十有二,授徒三省堂张氏。张氏,邑中著姓也。门临琴川,乔木隐蔚。堂西室曰宝闲,为藏书所。”其同时又称张家有书数万卷,可见张凤池藏书量之大。

图片

状元第

翁心存还曾在赵元恺家坐馆,常熟赵氏也是藏书世家,从明代赵承谦开始,经过赵用贤父子,直到赵宗建,历经十余代,其著名的藏书楼有赵用贤的松石斋、赵琦美的脉望馆、赵同汇父子的总宜山房以及赵宗德与赵宗建的旧山楼。而赵元恺乃是赵宗建的祖父。

关于赵元恺的藏书处,孙原湘在《赵涵泉传》中描绘道:“遶翁居多古木,蓊翳庭中,老桂殆百年物。翁又杂植花木,辟梅圃,广可数亩。颜其居曰总宜山房,益市图籍,充牣其中,邑中名宿多造焉。翁善酿酒,取水桃源涧,香味清冽,名桃源春。客至,辄命元恺行酒,曰:与现在古人酬对,胜如故纸中求之也。”总宜山房乃是一花园,里面有藏书楼,赵元恺善于酿酒,他常在此园内呼朋唤友。

图片

第一进院落

相比较而言,翁心存与常熟藏书家陈揆交往较为密切,一是因为两人的亲戚关系,二者两家都住在常熟九万圩,他们应该还是邻居,故翁心存经常到稽瑞楼借书。陈揆去世后,稽瑞楼旧藏一部分被瞿绍基收藏到了铁琴铜剑楼,还有一部分被翁心存买去。潘祖荫在《<稽瑞楼书目>序》中写道:“吾师翁文端公与子准厚,既恤其身后,以重值收其藏本,仅得三四,散失者已不少矣。”

翁心存花大价钱收得了稽瑞楼旧藏的三四成,翁心存在道光二十六年的《知止斋日记》中写道:“午刻孙xx来,为稽瑞楼鬻书事也。昨夜梦子准,岂其灵爽惓惓欲归,得其所耶?”

图片

柱础

看来稽瑞楼旧藏被某位书商拿下,他前来找翁心存,问其是否愿意购买,恰好昨晚翁心存梦到了陈揆,这让翁心存下决心要把这批书拿下。关于他从稽瑞楼买到了哪些重要善本,翁同龢在宋刻本《重广分门三苏先生文粹》一书的跋语中写道:“宋椠小字本《三苏文粹》,卷第多剜改处,稽瑞楼旧物也。先公购得之,本非完书,庚申之变,仅获三册于泥秽中。龢既涤而藏之矣,顷又得此册于陈馨山秀才。秀才,稽瑞楼主人之文孙也。摩挱手泽,不胜感恻。同治十二年岁在癸酉五月廿又六日,翁同稣灯下记。”

图片

彩衣堂

该书全本一百卷,这么大部头的宋刻本在那个时代当然也是重器,可见稽瑞楼藏书质量之高,同样也说明那时的翁心存已经有了不小的经济实力,方能买下这么大部头的宋版书。可惜经过战乱之后,翁家藏书损失大半,翁同龢仅在污泥里找到其中三册,他将这三册书整修后保存了起来。没过多长时间,他又遇到了陈揆后人陈馨山,这位陈秀才又拿出一册宋刻本的《三苏先生文粹》给翁同龢,以至于让他大发感慨。

图片

侧观

我所经眼的稽瑞楼旧藏,还有一部重要之书归了翁心存。1999年底,翁同龢后人翁兴庆先生把一批书拿给了中国嘉德拍卖公司,闻讯后我到嘉德公司的会议室内看书一整日,把这80种542册书全部翻阅一遍。这批书之精彩令我垂涎三尺,后来经过协商,该批书全部转让给了上海图书馆。

图片

彩绘木雕

此批书中有《会昌一品制集》,该书为南宋中期浙刻本,原本是黄丕烈的旧藏,后来为陈揆所得,陈去世后被翁心存买下。该书后来又递传到了天津翁氏后人手中,1948年底带到了美国,因偶然的原因,又返回中国大陆。

翁心存能够大量买书,跟他的仕宦生涯有直接的关系。道光二年,翁心存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他两度奉命入值上书房,为奕䜣之师。咸丰三年兼署顺天府尹,后来充任武英殿总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