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诗中的“心舟”

 孙娟的书房 2021-07-16

苏轼留下的诗作里,

不仅是豪迈,更有豁达

不仅豁达

更有精神的超脱与光明

“心舟”

是苏轼诗作里经常提到的词

比如

“身如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生平

苏轼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仕途并不顺利,曾三次被贬,四十三岁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担任团练副使的小官,五十八岁再次被贬惠州(惠阳),六十二岁再贬儋州(海南儋州),最后在北归途中逝世。

但是苏东坡于如此接二连三的人生磨难,也有悲愁,悲愁之后,经过思考人生,最后留下旷达潇洒的诗词,其中他最常用的意象是“心舟”,比如被贬黄州第三年所作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词中,东坡在半醉半醒之间,归家不得入门,当时想到自己个人遭遇,以后或是没机会再获重用了,不如忘却之前的钻营竞奔吧,让此身乘小舟泛波江海,从此放下执念,自由自在,不受羁绊。

甚至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又想到了“不系之舟”,留下了一首《自题金山画像》,精炼概括了自己一生的遭遇: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写完此诗,诗人的内心从此寂静无欲,不久后,一代绝世文豪陨落。

庄子的“虚舟”

想要读懂苏轼的诗,不仅需要了解他的生平,还要了解庄子的思想:

其实庄子说的是:

心如枯槁之木,含藏光彩;身如不系之舟,逍遥自在。

人的心本来是有生命光彩的,但是人有很多欲望,若是任由身体感官、欲望去牵引,则心成为烦恼的根源、痛苦的渊薮,也就是原来心中含藏的生命光彩被遮盖了,那么活着片刻也得不到安宁。

庄子提出一个办法,来对“心”下一番清洗与整顿的功夫,使它进入虚与静的状态,也就是心如枯槁之木。

心如枯槁之木不是让心灵枯竭,使一切都毫无生气,而是要逐步减少感官的刺激、外来的诱惑、层出不穷的欲望,以及执着于自我中心的观念与成见。

此时心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原来被物欲杂念遮盖的光彩重新焕发出来。

王阳明的“心学”也有这个意思

心学的核心是致良知,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良知,圣人心如明镜,物来则照,物去不留。

但普通人的这颗心,因为我们强加于外物的善恶、有用无用,我们总是以自己被私欲和偏见填充的内心来衡量外物,于是,就有了是非好恶之情。

王阳明认为,这些都是蒙蔽我们,遮蔽我们认识自己本心和本性的的障碍。就像是在我们的明镜一般的心上蒙上了灰尘,不能真正焕发生命本来的光彩。

这些私欲、偏见,最终会妨碍你认识这个世界,妨碍你做事情,把人“囚禁”在一种近乎佛教所说的“无明”的状态。

心学,本质上就是消除这种“蒙蔽”的修行。使人如拨云见日般通透。

苏轼:不系之舟 心舟

不系之舟,是指没有绳索约束的船,自由自在。和之前所说的摆脱人心的拘束道理是一样的。

庄子以“泛若不系之舟”来比喻人生的自由超脱。以此求得精神自由,

一方面要使精神从现实的种种束缚下提升出来,另一方面要培养一个开放的心灵,使人从封闭的心灵中超脱出来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命价值。

苏轼之所以在他的始终多次提到“心舟”,其实就是他已经达到了这个精神超脱的境界。

且看他流传甚广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