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路上的鸿翔时装,藏着金家最后一位“少爷”......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21-07-16

1956年,金泰钧刚满26岁,却已经在鸿翔时装公司上了12年班,是个十足的老员工了。鸿翔时装公司——金泰钧的伯父金鸿翔和父亲金仪翔创办的中国第一家女子时装公司,也是他从记事起几乎每天必来的地方。但在26岁的这天,他走进店里,眼前却什么都不认识了。

图片

旧上海,可见霓虹灯中鸿翔公司的广告牌

楼下的门店,营业已经全部停止。楼上的办公室里,金家长辈们被限制出入。这是上海解放第七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最热阶段。而这家在南京西路开了39年的上海最大女装店——鸿翔时装公司,现在,正面对着一个崭新的时代巨浪。

经营了快40年的公司,即将公私合营。伯父和父亲对此沉默不语。金泰钧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一个人默默地想着:偌大一个城市,这生他养他的地方,他又该何去何从?坐在椅子上,他仔细打量着这个房间里他从童年起就熟悉的摆设,就像第一次看到它们一样。

图片

鸿翔时装公司

14岁,从位于英租界的育才中学毕业后,金泰钧就来鸿翔上班了。这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鸿翔时装公司少爷,按照长辈的意思,本应该专心治学,升高中读大学。但小小年纪的他,主意却很坚定:不管读什么书、考什么文凭最后都是要去鸿翔时装公司工作。全上海又有哪所学校能比鸿翔的店堂更能教会他设计、裁剪和经营之道?毕竟,在当时的上海,鸿翔是西式女装的第一块牌子

金鸿翔、金仪翔两兄弟在南京西路上打下的这份产业,也是西风东渐影响上海的一个剖面。19世纪初期,随着外侨在沪人数增多,西服的需求量陡增。起初,外侨妇女的女式西服由专做男式西装的西服店兼做,后来一批中式裁缝开始转行专营女式西服。逐渐地,形成一支名为“拎包裁缝”的专业队伍——提着包去各家府邸公馆为太太小姐们量身,再回店里制衣。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上海“拎包裁缝”在城隍庙轩辕殿后面设立公议同行事务的场所,取名“三蕊堂公所”,这就成为上海时装业同业公会的前身。同一时代,原籍江苏省川沙县(现属上海市)唐墓桥(现唐镇)黄家宅的一个男孩赵春兰继承父业,学习本帮裁缝。二十多岁时,到上海城内(原南市区)一家成衣铺作客师。客人中有一位美籍传教士台维斯,他不仅学习了西式剪裁,还机灵地掌握了英语。3年后,这个留着清朝辫子头的男孩跟随台维斯去了美国。

一年后,赵春兰学成回国,成为当时上海滩绝无仅有地拥有留美背景、现代商业思维和设计理念的裁缝。赵春兰自设洋服铺于南市曲尺湾,并收同乡子弟为学徒,服务对象也从洋人发展到上海上层社会的妇女。在赵春兰收了一位名叫张云洲的徒弟,他的徒弟张明其又收了同样来自川沙的小同乡金鸿翔和金仪翔兄弟为徒弟。也就是说,赵春兰算是金氏兄弟的“祖师爷”了。1917年,金鸿翔兄弟俩借了600银元作流动资金,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863号租借了一间铺面开设鸿翔西服公司,由此创立“鸿翔”品牌,开始了“中衣洋化”的改革

图片

如今的南京西路863号为GAP中国最大旗舰店

起初,鸿翔西服公司只是一开间的小铺,由于生意不错,后来变成三开间的大铺。兄弟俩经过一番商量,决定不以低价展开竞争,而以高品质和高质量作为卖点。他们创造立体裁剪法,成衣贴体不走样。他们严格管理,一旦发现偷工减料或营业员得罪顾客以及有损店誉的行为,立即解雇。此外,鸿翔西服公司还率先发行购物礼券,引领消费习惯。一系列颇具前瞻性的创举,让鸿翔声誉日隆。

1927年,鸿翔已经成为一家约有200名左右职工的大型公司。这一年,金鸿翔倡议在三蕊堂公所的基础上成立上海市时装业同业公会,并任理事长。店铺也从三开间发展成为在原址上建立六开间三层楼的钢筋水泥结构小楼,内设柚木地板和装有暖气设备的豪华试衣间。那时,上海的先生女士们,都以穿上鸿翔的大衣和礼服为荣。

图片

鸿翔时装展示

到1932年,金氏兄弟又在南京东路754号开设鸿翔公司分店,雇有职工400余人,分工为店员、采购、裁缝三大类。同时公司改名为“鸿翔时装公司”,以订制女子西服——“时装”为主业。

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国际博览会上,“鸿翔”大衣和礼服获银质奖。“电影皇后”胡蝶结婚时,鸿翔为她设计了一件绣有百只彩蝶的中西合璧式礼服。婚礼上,礼服大放光彩,鸿翔进一步声名鹊起。之后,颇具经商头脑的金鸿翔又约请胡蝶在百乐门舞厅穿着鸿翔礼服跳舞,并在1935年胡蝶访问欧洲时,主动向她提供了百套时装。

图片

胡蝶、潘有声结婚照

1936年5月31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国内抵制日货运动高涨。北大校长蔡元培来沪时特意在鸿翔公司制衣,亲笔题赠“国货津梁”匾额。同年,金鸿翔获悉英国伊丽莎白公主即将举行婚礼,特精制大红缎料中华披风一袭,满刺金线,极尽描鸾绣风之巧,由英国驻上海领事馆转赠公主。事后,英领事馆送来郑重回礼——英方谢帖,金鸿翔即将礼服复制品连同谢帖一起陈列在大橱窗内,以招揽顾客。

鸿翔还组织了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大明星们还时不时地来客串演出。1946年,上海选美小姐轰动整个上海滩,鸿翔几乎提供了小姐们所有的服装,从此,鸿翔成为一个高级时装品牌,也是当时上海乃至全国有名的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女子时装商店。

众多的名流政要如旧上海市长吴国桢夫人黄卓群,电影明星白杨、张瑞芳、李丽华、陈云裳,京剧名角言慧珠、童芷苓,还有宋氏姐妹和梅兰芳的夫人福芝芳等都是鸿翔常客。金泰钧记得,每一件高定服装在制作过程中,父亲金仪翔都要亲自过问。

图片

上海选美小姐参选选手们

因为会英文,金泰钧进店后,先跟父亲金仪翔和驻店的犹太裔设计师Hirskberg学习时装设计及剪裁。之所以能有犹太裔设计师,是因为二战期间上海曾先后接纳了3万多名来自欧洲的犹太难民。颇有商业头脑的金氏兄弟,前往虹口区的“无国籍难民隔离区”特地保释出了几位有裁剪技艺的犹太人,并聘请他们到自己的公司工作。

金氏兄弟也在南京西路店面不远处的吴江路202号置业,住在一套有三厢房五开间前后两进的石库门中。对金泰钧来说,那一阵子,他每日作息就是从位于吴江路的家到南京西路店上班,然后下班即从店回到家,不过五六分钟步行距离。日日在这个小范围里盘旋,金泰钧不觉得闷,只觉得兴奋,因为当时上海滩最好的风景,都会到他面前来看他。

图片

金泰钧、鲍越明结婚照

像当时上海大部分富商那样,金家在虹桥地区的水城路买了别墅。金泰钧结婚的时候就在那里拍照留念。妻子鲍越明容貌秀美端庄,身材苗条。她是英美烟草公司大中华地区大班鲍定邦先生的二小姐。结婚照中,夫人着织锦缎旗袍、戴珠花,金泰钧着西装,站在金家位于水城路的私家花园草坪上,两张年轻的脸庞上,眼睛都盈盈含笑,对着镜头。他当时对未来有许多构思和设想,却没有一种设想能料到,自己会离开鸿翔。

1956年,公司收归国有。26岁的金泰钧在那间被限制离开的办公室里,问伯父和父亲:不管政局如何变化,上海总还有女人,女人总还要穿西服,那么作为裁缝,总有一口饭吃,对不对?他主动请缨,离开鸿翔,去上海市服装公司上班。后来,他又到上海市第十五服装厂工作。厂里的工人们喜欢这个皮肤白净戴着一副眼镜又很懂服装的年轻人,也多多少少一直保护着他。但等到1960年代,服装厂的工人们也保不住他了。金泰钧被下放农场改造。

图片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鸿翔时装公司的橱窗,就是上海时装的风向标。

曾经的富家小姐鲍越明辞退保姆,变卖首饰,将三个孩子抚养长大。打肌肉针、做小学老师、电车售票员、中药店配药工、棉毛衫厂质检员……女儿含泪回忆妈妈:不论做什么工作,鲍越明总是勤勤恳恳,穿着朴素衬衫走去里弄生产组里工作,也好像还穿着织锦缎旗袍一样身板笔挺。

“文革”结束,金泰钧接到一纸调令,出任上海市服装研究所副所长,并担任上海纺织工业职工大学服装教研室主任。于是,人们纷至沓来,重新来问他关于西服的事、旗袍的事、民国的事、胡蝶的事、经商的事。他都一一回答。

图片

老年金泰钧

金泰钧女儿的童年,因为父亲右派身份而不得不谨小慎微度日,母亲积劳成疾不幸早逝,又因为时代被蹉跎了升学机会和经商机会。

1980年代,对外贸易恢复,金泰钧却坚决反对听从海外亲友建议出国。问其原因,他说:“以前鸿翔店里有犹太人,还有马路上来上海的白俄人。都是流亡的。我们都叫他们'外国瘪三'。一个人要是去过这样的生活,我不去的。

编辑 | 沈冠君

内容来源于沈轶伦《隔壁的上海人》,有修改

来源:老静安周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