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探讨RPC和RESTFul两种API风格的特点以及在开发中应该如何进行技术选型,截取了部分网上社区,文章关于API设计的想法和观点供读者参考取舍。 1,背景简述API学名: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通俗的打个比方,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来交流,而程序和程序之间通过API来交流。 目前市场主流的API设计包括RPC,RESTFul,GraphQL等设计思路,关于API风格优劣,好坏众说纷纭,但客观来说:RPC资历最老,并沿用至今,RESTFul后来者居上,火了好大一阵,最新的GraphQL据说会在Githup下一版投入使用。API的选择问题丝毫不亚于跨端框架Flutter和RN的激烈斗争。但笔者坚持认为:软件开发没有银弹,技术终究会被历史裹挟,不断推进,但对于开发者来说,也许没有永恒的银弹,但在当下选择适合自己业务场景的技术却是举足轻重。 本篇文章主要探讨前两种API设计的优缺点以供读者进行技术决策的参考。 2,RPC以动词为核心2.1 命名风格RPC 形式的API通常是动宾结构:
由于接口的个性化需求,添加新功能时,API中可能会引入其他的动词或介词如By,With,create等等,这也是RESTFul征讨RPC的主要原因
3.1 常用实践
3,RESTFul以名词为核心“表述性状态转移” 3.1命名风格
虽然有点不太恰当,但RESTFul的以名词为核心的API风格其实就是把动词使用请求方法代替了,所谓的表述性状态转移实际上就是用请求方法屏蔽掉了API的部分实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对于API的可读性的确有显著提高。
然而,RESTFul并不能很好适应API的复杂性,例如常见的登录注册功能使用RESTFul的风格难以对资源进行抽象。RESTFul对于单资源的增删改查的确可以实现API的升级,但由于其接口粒度过粗,对于多资源的查询操作难以设计出合理的API。 3.2 常用实践
4,如何对RPC和RESTFul进行技术决策?
在实现开发接口API,RESTFul有更好的表现。 在实现业务系统,RPC具有更高的定制化能力。 5,关于API接口设计的一些讨论参考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