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观感一百壹十壹——春天走在路上

 谁知西去路 2021-07-16

点击蓝字加关注

《土拨鼠之日》又名《今天暂时停止》是1993年上映的美国奇幻喜剧爱情电影,也是一部经典的时间循环类题材影片,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用极其简单又代入感极强的人物情节设定,表达了一个普遍存在、深刻隐晦的人生命题——假如当生活忽然停在某一天,我们应当如何面对生活?

 当欢快的背景音乐响起,蓝天白云交织,俯瞰城市纵横交错的交通脉络,我们不过是一个个“城市巨人”血管里活跃的血细胞,我们滋养了城市,也需要城市滋养我们。

 编剧把社会上许多人身上的负面形象抽象出来,塑造了一个表面光鲜,实际上因为日日重复相同生活而厌恶抱怨一切的气象预报员菲尔,他在美国传统的土拨鼠日(22日)这天去小镇做新闻报道,却神奇地停在那一天,就是每当他早晨醒来,都是22日。

 时间、人物、背景、环境设置都非常简单,如何把一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刻画的真实可感,尤其是在时间循环主题下极其有限的创作空间内,纯靠扎实的情节逻辑,让故事有笑料有新意有哲理,能引人入胜,实际上像证明“1+1=2”一样困难。

 但观众很容易就察觉到,影片主人公的故事就是自己的故事,这是编剧对生活有了极其细微的体察之后的感知表达,为了观众和故事搭起了一条心灵的通道。

 如果说电影《楚门的世界》把人类不断寻求自我解放的强烈本能和观众的围观心态当做并行的故事线索统一于影片之中,那么《土拨鼠之日》则是将两条线索分开,让现实影院中的观众自己围观自己的故事,大大加强了体验程度。

 我们每天的生活也是千篇一律,甚至枯燥乏味,人们会忍不住问自己为什么总觉得生活不如意,这个问题甚至能超越社会身份和社会阶层,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因为绝大多数人在不断重复相同的生活,缺乏新的刺激,人的感觉、知觉渐渐丧失活力,就像我们每个人习惯背负正常生活中的大气压强,这种“习惯”可以保护我们,也会麻痹我们,人们感受不到自身生活坐标的移动,陷入恐慌无聊抱怨的恶性循环中。

 要想在恶性循环中表达浪漫喜剧情节,更加需要对重点情节的精准解读和流畅剪辑,影片重点表现的场景是菲尔的直播现场,与小镇人们的交往,与女主人公的互动,后半段表达他陷入时间循环后的极端行为和重新定义生活之后的改变,情节流畅,人物心理变化合理。

    虽然我们在重复生活,但重复的不只是无聊,仅仅是感受到了无聊。菲尔在不断重复的22日中发现,其实生活是个宝藏,有大量人们无法感知的细节变化,而人们被无聊麻痹自我时,就无法感受变化,也不能为将来积累变化的可能。最终,菲尔找到了离开22日的方法,就是在无休止的重复中,感知生活细节,重新认识了周围的人,重新定义了自我。

 我们从很早就知道,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死亡,我们重复着每一天,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停止时间,无法阻挡我们正无限接近于死亡,那么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何意义?这是一个亘古不休的哲学命题,也许我们就是在一场“计时游戏”寻找一个答案——死亡为一切设置了时限,尽管每一天看起来很相似,但是每一天都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所以一切是珍贵的。

 把人生当做一场游戏吧,走走看看,说说笑笑,哭哭闹闹,不能不认真,也不要太认真,不要被无聊寂寞重复蒙蔽双眼,尽情地体验吧。假如你不曾真正的发现并热爱生活,那么生活一定会以它的方式抛弃你,让你陷入一个无聊的死循环中。

 影片中一直在重复一句话:“你会去看土拨鼠吗?今年会是早春吗?”

 我想说:“会啊,春天已经走在路上。”

“当契诃夫看到漫长的冬天

他看到刺骨黑暗的冬天

还有希望逝去

然而,我们知道冬天只是

生命周期的另一步

站在普苏塔尼人之间

靠他们的壁炉和热情取暖

漫长而光亮的冬天

也成了最好的时光”

           远道·独行

一个有深度的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