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日避暑好去处!大埔丰溪林场“一键刷新”美颜模式

 忆茶阳风物 2021-07-16

图片

图片

图片

山林葱茏碧绿,流水叮咚做响,沿溪步道环绕……大埔县丰溪林场森林覆盖率98%,空气负氧离子含量常年保持在15000个/cm³以上,素有“天然氧吧、绿色明珠”之称,近年,它也正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挖潜提质,将生态景观、寻幽吸氧等元素整合在一起,绘制美丽乡村新图景,推动风景变美景,颜值变产值。

优化人居环境 刷新乡村颜值

“这一年来的变化可真是太大了,尤其是门前道路宽敞,环境整洁,再也不是泥泞小路、蚊蝇乱飞。”在溪上村燕翼楼前,回到村中的蓝尚东正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燕翼楼前的变化,“以前是怕回来,现在是盼回来,这两天我们就带着孩子回来小住。”蓝尚东对村中变化称赞不已。

图片

随着环境整治提升,燕翼楼及其周边犹如开启“美颜模式。

变化不在朝夕之间,点滴改变绘就了新农村建设图景。燕翼楼是一座客家民居,巅峰时曾居住一个村民小组数百人。由于人口多,基础设施不到位,“美丽指数”也是溪上村垫底的存在。但随着环境整治,燕翼楼及其周边犹如开启“美颜模式”,掩去瑕疵变得靓丽起来。在丰溪林场,如“燕翼楼”般的变化不止有一处,常见的旱厕、垃圾堆、猪栏牛栏等被清理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公园、小广场、水泥路、旅游厕所等。

在一片新建、改建“地标”中,一排排勾勒有壁画的建筑颇为显眼。“杂物间是农村必备,我们统一规划建设的杂物间,目前已新建200余间杂物间。”丰溪林场党委委员饶拱辅说,林场充分利用集约、置换、闲置土地和已清拆的危旧房、牛栏猪舍等,统一建设杂物间,避免杂物乱堆乱放、杂乱无序。

图片

随着环境整治提升,燕翼楼及其周边配套了杂物间、停车坪、旅游厕所等,整洁又方便。

农村环境整治,事事都需要村民的配合。燕翼楼的变化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蓝顺先是一名老党员,也是溪上村村民理事会一员,看着燕翼楼周边变化,喜在心里的他主动加压,表示溪上村建设时,他会配合做好群众工作。“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带头支持新农村建设,而且家园变美后大家居住也更舒心。”蓝顺先说,建设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甚至村民们还把闲置祠堂也贡献出来让路建设,现在断头路打通了、小广场建起了,沿溪漫步的村民也多了。

随着建设逐步铺开,丰溪林场也着力做好“加减法”,“加”项目的同时,也“减”去规划相似性,在不破坏村庄原有的风貌和特色的原则下,对各村村口、村庄内主次干道和村庄内节点进行提升改造,构筑具有特色的新农村。“步道是由河里捞起的石头铺设,步道竹制形状栏杆是依托丰富竹林特色。”饶拱辅说,游步道串联了溪边景致,村庄变化让大家称赞“村容胜似桃源景”。

挖潜资源优势 唤醒沉睡资源

丰溪林场拥有目前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区最完整且面积较大的常绿阔叶林,森林覆盖率达98%,在林海里穿梭,即便是夏日也仍能感觉到清凉。优美的自然环境也让丰溪林场成为颇受自驾游、骑行游一族的追捧。丰溪林场也正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大埔县北部“森林客厅”。

沿着丰溪林场蜿蜒的山路,一路上可以看到“七里溪韵,万绿从中”、“百米飞瀑,仙女藏潭”等不同康养主题指示牌。在耀子石瀑布,顺着林场开辟竹林徒步路线拾级而上,一路风光正好,抵达终点——丰村后,开阔的视野里出现了小公园和一幢幢特色民居。“上山村传统民居集中,穿梭林海后还可以徒步赏民居。” 饶拱辅说,目前还正在规划延长竹林徒步路线,串联起沿线风光美景。

图片

大埔县丰溪林场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将生态景观、寻幽吸氧等元素整合在一起,绘制美丽乡村新图景。

从养生游到民居游,丰溪林场也准备将闲置校舍溪上小学利用起来,撬动社会资本打造成特色乡村民宿,打造吃、住、游一条龙服务。“我们将进一步在'生态+康养’方面发力,以'党政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复活沉睡生态资源。”饶拱辅说,林场与福建接壤,依托实际,将发力打造“沿省际边界”示范点项目。

村民们亲历变化,也在其中谋求商机,准备搭上发展顺风车。上山村村民江桂生有一手好厨艺,扎根丰溪林场的他看着它的变化将开设农家乐的想法提上日程。“土生土长的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老一辈说法就这是未曾有过的美丽。” 江桂生满怀期待地说,希望“美丽辐射”越来越大,让绿水青山“变现”,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掌上梅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