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掌握十五络穴(一)

 滚滚车轮y 2021-07-17
  • 列缺

【类属】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

【位置】位于前臂的内侧面,桡骨茎突的近端。在桡侧腕屈肌的桡侧缘,桡骨的尺侧,桡骨骨沟处。

轻松掌握十五络穴(一)

【具体取穴方法】手太阴肺经位于桡侧屈腕肌腱的桡侧,我们先在桡动脉搏动处定位太渊。从太渊沿着桡骨茎突往上推,手下有一个明显的下坡,就好像走平路下坡的感觉,再向上推到桡骨平坦骨面就可以摸到一个骨缝凹陷,按压酸胀感异常明显,这个地方就是列缺穴。

左右两虎口交叉的定位方法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云:“列缺通任脉,别走阴阳。针一分,向下。在腕侧,以手交叉取食指尽处,两筋骨中”。《玉龙歌》云:“在大指直上,叉手,中指尽处是穴”。从此以后,后人一直按照下图的方法取列缺。这种取法将列缺定位在手阳明大肠经上。

轻松掌握十五络穴(一)

但是临床上用这种方法定位列缺,并未起到应有的针刺疗效。根据临床应用,“以手交叉取食指尽处”应该是双掌相对再两手交叉。应用这种定位方法,正在手太阴肺经的循行路线上,并且临床应用时疗效明显。

轻松掌握十五络穴(一)

【功效】宣肺解表,行气利水,通肺络,通任脉,止咳利咽,利尿泻热。

【主治】(1)感冒,哮喘,咳嗽,咽干,头痛。戒烟过程中的焦虑情绪。

(2)偏头痛,面肌痉挛,面瘫,三叉神经痛,偏瘫。

(3)妇科病:月经前腹痛、烦躁、胸胁胀满等。

(4)胸满,面肿,尿不通畅,牙痛等

(5)阳明经的颈强痛,络脉通手阳明大肠经,所以能治疗阳明经筋病。

【现代研究】列缺对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缓解作用,能改善肾功能,对调节血管的舒缩有明显的作用。

【考证】《席弘赋》曰:气刺两乳求太渊,未应之时泻列缺。

《难病穴法歌》曰:太渊列缺穴相连,能祛气痛刺两乳。

《八法歌》曰:列缺乳痈多散。

《普济方》曰:列缺主偏风口涡,半身不遂,灸三壮。

  • 偏历

【类属】手阳明大肠经络穴

【位置】在阳溪上3寸,位于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鞘及桡侧腕长伸肌间。

轻松掌握十五络穴(一)

【取穴方法】首先从阳溪(拇短伸肌及拇长伸肌腱之间)开始,沿着桡骨的桡侧阳面往上循摸,偏历就位于拇长展肌及拇短伸肌腱鞘,和桡侧腕长伸肌之间,及桡骨的骨沟缝里。直按时,病人感觉较酸。

【功效】清阳明络脉热邪,宣发手太阴留滞的寒邪或热邪。

【主治】阳明在三阳之里主燥,所以阳明经容易出现热邪结滞在里。

(1)阳明郁热证,见牙肿,牙痛,喉痹,咽干,耳聋耳鸣,烦躁,多言,鼻衄,肌肤感觉热,目赤。

(2)太阴络瘀滞见小便不利,水肿。

(3)臂肿胀,前臂神经痛。

(4)面部疾病,如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考证】《标幽赋》曰:刺偏历利小便,医大人水蛊。

  • 丰隆

【类属】足阳明胃经络穴

【位置】犊鼻和外踝尖连线中点,条口后方,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的缝隙中。

轻松掌握十五络穴(一)

【取穴方法】首先在犊鼻和外踝尖连线中点的胫骨前肌外侧缘,循摸条口的缝隙。从条口往外循摸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之间的缝隙。

【功效】健脾化痰,和胃降逆,利湿化燥

【主治】腹泻,便秘。身肿,四肢肿胀,下肢麻痹,胫枯,足不收,身重,面浮肿。眩晕,头晕,失眠,头痛。痰邪阻络出现的精神症状,如狂躁、见鬼,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善笑等。烦心。中风。癃闭。

【考证】《百症赋》曰:强间丰隆之际,头痛难禁。

《甲乙经》曰:烦心,狂见鬼,善笑不休

《针灸资生经》曰:丰隆主胸痛如刺,腹若刀切痛。主四肢肿身重。主狂妄行,登高而歌,弃衣而走。狂见鬼,好笑,面四肢卒肿。

  • 公孙

【类属】足太阴脾经络脉,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

【位置】位于第一跖骨底和内侧楔骨关节下的赤白肉际处。

轻松掌握十五络穴(一)

【取穴方法】首先在第一跖骨头的近端循摸到太白,从太白向足太阴的缝隙循摸至第一跖骨底和内侧楔骨关节,公孙就位于此关节之下,筋上的缝隙中。循摸时,手下常见几种感觉:〈1〉关节缝有一个倒转的“V”字;〈2〉关节缝有一个“L”(跖骨底较粗大,内楔骨较小);〈3〉关节缝有一个“L”(跖骨底较小,内侧楔骨较大);(4)关节缝较平,不明显。

【功效】通脾络,化湿清热。清胃热。调理冲脉,和血调经。

【主治】妇科病,如痛经、不孕、带下、月经不调、子宫内膜炎等。头面浮肿,眼睑肿胀,红眼病,急性结膜炎。胃痛呕吐,胸膜炎,饮食不化,肠鸣,腹中切痛,肠出血。腹虚胀如骨。寒热,直汗,失眠。

【考证】《标幽赋》曰: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

《甲乙经》曰:烦心狂多饮。

  • 通里

【类属】手少阴经络穴

【位置】位于掌长肌腱及指浅屈肌尺侧缘与尺侧腕屈肌之间,距神门1寸。

轻松掌握十五络穴(一)

【取穴方法】从神门沿着手少阴心经的缝隙(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往上循摸。经过尺骨茎突的近端是阴郄,沿着茎突的下坡循摸到第一个较大的缝隙就是通里,直按时较酸。

【功效】通络,行气。

【主治】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或脑缺血出血的呛食、吞咽障碍、语言障碍等。心血管病,心脏传导异常,如心律失常的心慌、心悸。倦言嗜卧,失眠,精神分裂症,面赤。遗尿,月经过多。

【考证】《百症赋》曰:倦言嗜卧,往通里大钟而明。

《玉龙歌》曰: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

《马丹阳十二穴歌》曰:欲言声不出,懊恼及怔仲,实则四肢重。

《外台秘要》曰:通里主热病先不乐数日口热,热则卒心中懊恼,悲恐。

  • 支正

【类属】手太阳小肠经络穴

【位置】在阳谷上5寸,于尺骨的阳面,尺骨和尺侧腕伸肌外侧的缝隙。

轻松掌握十五络穴(一)

【取穴方法】从养老沿着手太阳经的缝隙(尺骨和尺侧腕伸肌之间)循摸,大致在5寸处,能触及尺骨上的一个切迹(骨沟)。这里就是支正的缝隙。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支正位于手的阳面,因此直刺时要在尺骨及尺侧腕伸肌之间。

【功效】通络,舒筋。

【主治】头痛,眩晕,项强。惊恐,癫狂,悲愁。热病,口渴。消渴,精神病。

【考证】《百症赋》曰:目眩兮,支正飞扬。

  • 飞扬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络穴

【位置】在腓肠肌的后外、下缘,腓肠肌外侧肌腹前缘和比目鱼肌之间的缝隙。

轻松掌握十五络穴(一)

【取穴方法】从昆仑往上沿着足太阳经的缝隙循摸,到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之间,飞扬位于腓肠肌从肌腱变成肌肉的部位,属于较大的缝隙。

【功效】通络养筋,醒脑,清头退热。

【主治】头痛,癫痫,眩晕,目眩痛。腰腿痛。痔疮肿痛,膀胱炎。鼻塞,鼻衄。癫狂,痫证。筋急不能屈伸,下肢痿软无力。

【现代研究】针刺飞扬穴可以改善血钙代谢障碍。

【考证】《百症赋》曰:目眩兮,支正飞扬。

《甲乙经》曰:恶人心惕惕然,痔疮痛,飞扬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