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村的变与不变

 昵称58395974 2021-07-17

1994年GKStudio曾经对徽州的村落许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27年后,今天GKStudio再次去往许村,在测绘之前,先看看许村在这些年间有什么变化。

In 1994, GKStudio once conducted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n Xu village in Huizhou. 27 years later,GKStudio goes to Xu village again. Before surveying, let's see what changes Xu village has in these years.

许村历史悠久,古名昉溪源、富资里,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西北21公里,地处黄山主脉箬岭南麓,村中昉溪与西溪在此汇成富资河,然后向南逶迤流去。

辉煌的历史为许村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建筑群是其中的精华,村中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近200幢,尤以高阳廊桥、双寿承恩坊、大观亭、五马坊构成的元明建筑群,为国内罕见,堪称古建之精华。

龚老师在1994年便参与了许村的古建筑测绘工作,近几年又多次前往许村进行相关调研。本期将通过对比许村的新旧照片,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许村的变迁。

大观亭

位于廊桥东北侧,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间许氏家族始建。两溪水在亭南交汇,村人谓该亭为“二龙戏珠”之珠。

图片

大观亭视角一 2003年前

图片

大观亭视角一 2009

图片

大观亭视角二 2003年前

图片

大观亭视角三 2004

90年代的大观亭,周边还建有民居,当时测绘拍照时还无法拍全大观亭全貌,之后对大观亭周边进行整治后才得以展现全貌。

高阳桥

建于许村镇中心的西溪上,元朝处士许洪寿(友山)创建,原称昇溪桥,为双孔石墩木桥。明代弘治年间许胜生等易石重建,改为石拱桥,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被洪水冲毁,胜生裔孙济安等率族众捐修,并构筑桥廊,供行人避雨休息。

图片

高阳桥视角一 1996

图片

高阳桥视角一 2009

图片

高阳桥视角一 2021

图片

高阳桥视角二 1996

图片

高阳桥视角二 2020

高阳桥近30年的变迁较小,廊桥内仍保留原有通行,停留休憩,祭拜观音等功能。

大邦伯第(前溪)

明嘉靖年间建,清代曾作大修,是许村现存最大的一处祠堂。三进五开间,总进深约60米,开间18米。大邦伯是汉代刺史的雅称,许氏东支始祖许伯升曾官至福建汀州知府,因以此名支祠。

图片

大邦伯第入口 1996

图片

大邦伯第入口 2021

图片

大邦伯第寝殿梁架 1996

图片

大邦伯第寝殿梁架 2021

图片

大邦伯第享堂回望入口 2009

图片

大邦伯第享堂回望入口 2021

大邦伯第相对保存较好,之后针对其门楼进行了较为显著的维修。现大邦伯第已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内部空间也依据新功能增加一些木制隔断用于展陈宣传。

大郡伯第门坊(高阳)

建于明末。四柱五楼,宽9.6米,高8.6米,水磨砖砌,梁枋雀替等处砖雕,花团锦簇。

图片

大郡伯第门坊 2003年前

图片

大郡伯第门坊 2021

90年代测绘时,大郡伯第只剩下门坊,其原址上建有许村镇卫生院,之后对大郡伯第门坊进行维修保护时,拆除卫生院大楼,恢复原址肌理,呈现如今的面貌。

敦睦堂(金村)

明万历年间建,四进五开间(五开间祠堂在乡间不多见,据说是因其祖上曾作翰林,经皇上特批而建),通宽13.25米,前进入深10米,清式;中进入深13.8米,明式。

图片

敦睦堂视角一 1996

图片

敦睦堂视角一 2021

图片

敦睦堂视角二 1996

图片

敦睦堂视角二 2021

敦睦堂在经过维修保护之后,一改90年代测绘时堆放杂物的破败模样,入口处增加格栅,保留建筑梁架的彩绘,恢复了敦睦堂往日的辉煌。

大墓祠(前溪)

三进三开间,始建于明中叶偏晚。入口为牌坊式门头,现门厅已毁。中进为清中叶样式,唯后进保留有明代原貌。

图片

大墓祠祠堂入口 1996

图片

大墓祠祠堂入口 2021

图片

大墓祠祠堂享堂 1996

图片

大墓祠祠堂享堂 2021

大墓祠在90年代测绘时,已局部坍塌,最终对大墓祠的维修保护采取在原址重建的方式,但保留了原有的门楼。

五马坊

立于大观亭北侧,该坊系许氏家族为明代洪武年间曾任福建汀州知府的先祖许伯升而立,“五马”是古代对太守或知府的雅称。高阳廊桥、大观亭、双寿承恩坊和五马坊组成许村镇中心一组独具风格的古建筑群。

图片

五马坊 1996

图片

五马坊 2020

90年代测绘时,紧邻着五马坊周边仍建有民居,在对该牌坊的维修保护过程中,陆续拆除紧邻的民居建筑,针对牌坊本身修补了部分遗失的构建。

薇省坊(高阳)

立于许村镇老街头,建于明嘉靖癸末(1523年)年间。四柱三间五楼,宽8.8米,高11米,直柱用花岗岩,梁柱花板用砂岩,雕刻精美。

图片

薇省坊 1996

图片

薇省坊 2021

与大观亭类似,90年代的薇省坊,周边还建有民居,之后对其周边进行整治后,薇省坊得以露出全貌,并成为游客进入许村游览时看到的第一处古建筑。

双寿承恩坊

在高阳廊桥东侧,大观亭南侧。明隆庆戊辰年(1568年)建,四柱三间五楼,宽7.9米,高9.5米,砂岩与花岗岩建造,明间柱上靠背石雕成奔狮形象,造型生动,结构合理。

图片

双寿承恩坊 1996

图片

双寿承恩坊 2020

在对该牌坊的维修保护过程中,修补了部分遗失的构建,替换了部分石料。

三朝典翰坊(高阳)

县级文物保护对象。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建。三间四柱冲天式牌坊,花岗岩石料构筑。坊宽9米,高11.5米,梁柱光洁,现状完好。

图片

三朝典翰坊 2003

图片

三朝典翰坊 2021

三朝典翰坊在90年代测绘时,淹没在民居之中,之后陆续将被周边的房屋拆除,使得能一览三朝典翰坊的面貌。

许社林宅(前溪)

又名金升堂,建于明正德年间,传为许伯升故宅。砖木结构楼房,现存部分为一官第前厅(后进已改,乡人有说二进、有说三进),宅主早年曾将该宅经营成客栈。

图片

许社林宅视角一 1996

图片

许社林宅视角一 2021

图片

许社林宅视角二 1996

图片

许社林宅视角二 2021

图片

许社林宅视角三 1996

图片

许社林宅视角三 2021

许社林宅在90年代测绘时呈现一派废弃衰败的景象,之后的维修保护,保留建筑原有梁架,并对建筑进行日常维护管理。

老屋堂(环泉)

正名崇正堂。祠面北,正对文山(当地又称公山、四角尖)。五间三进,堂内原有“绣衣夜行”一匾。

图片

老屋堂 1996

图片

老屋堂 2021

90年代测绘时的老屋堂已被用作厨房,在其一侧有加建。之后的维修保护恢复了老屋堂原本的功能,拆除加建,正面还原木制维护。

太子阁

太子阁紧邻东升大社,东升大社是东十门的总祠,其东原有稷王庙和另两个社庙。

图片

太子阁 1996

图片

太子阁 2021

目前主体建筑已坍塌,只剩下入口围墙,往日的辉煌已不再继续。

观察第(东升)

县级文物保护对象。许氏支祠,清初为纪念观察使许天相而建。许天相为遗腹子,父故后其母笃志守节,常年不离高墙大宅,祠西侧门上“墙里”石匾,即记述此事,故当地又俗称该祠为“墙里门”。祠后有康熙纪年的福家古井。

图片

观察第视角一 1996

图片

观察第视角一 2021

图片

观察第视角二 1996

图片

观察第视角二 2003

观察第同样进行了功能的置换,在入口门头上挂上了“许村历史博物馆”的牌匾,成为许村历史文化的展示平台。

双节坊(环泉)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建,双柱一楼,花岗岩石质,高4.7米,宽2.9米,有月梁。平板枋中部立一小“圣旨”牌,牌上立一小宝顶。字板上刻“旌表故民许俊业继妻金氏妾贺氏双节孝坊”,是歙县最小的石坊。

图片

双节坊视角一 1996

图片

双节坊视角一 2021

图片

双节坊视角二 2003

图片

双节坊视角二 2021

双节坊本身变化不大,但通过观察其周边的环境能感受到许村村民生活的变迁。

许家泽故居(前溪)

建于1924年,原用作许村小学师生住宿、办公的场所。此户有家训:“一世官,十世魔”,因此,许家六博士中,或工或医。80年代末该宅曾修缮过一次,有些构件(如隔扇、斜撑)是从别处拆来或新仿制的。

宅为二路加偏房,西侧沿主街是一道弧墙。出入口为八字门厅,有吊顶。旁有一个二层的倒座,其另有入口,上层供雇工居住。进门厅后是一个很大的内院,串联起后部的男厅、女厅和厨房。

图片

许家泽故居 1996

图片

许家泽故居 2021

许家泽故居在之后一段时间,其功能为民宿,目前处于闲置状态。建筑本身变迁较小。

水口亭

现在的水口亭是当地工匠仿照亭子原有形式在原址上进行的重建。

图片

水口亭 1996

图片

水口亭 2021

重建的水口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但保留有原来的亭子的四根石柱。

图片
彩蛋 沿河立面及总图

图片

沿河立面一 2003

图片

沿河立面一 2009

图片

沿河立面一 2021

图片

沿河立面二 1996

图片

沿河立面二 2021

图片

沿河立面三 1996

图片

沿河立面三 2021

图片

沿河立面四 1996

图片

沿河立面四 2003

图片

许村卫星图 1969

图片

许村卫星图_未通公路 2014

图片

许村航拍 2021

通过沿河照片的对比,能看到许村居民生活的变迁,(热水器、空调等设施在民居中出现),以及村落环境的整理痕迹。而从航拍总图则可以看到,许村近50年的建设变迁,环泉(许村的自然村)集中的新建民居集中区以及2017年后新修穿村公路最为显著。

图片整理对比:张千 尚岩青 范旻昕 李兆祥

撰稿:龚恺

编辑:尚岩青

校核:龚恺 徐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