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 反思 9月 1日 公司的新员工培训终于结束了,在结业仪式上,同事跟我耳语:看着年轻代的新生力量,我们变老了。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无法阻止它前进的脚步,我们不是变老了,只是一直在成长。 区别就在于,有的人成长的快点,有的人成长的慢点。 我今天想说一下,从一名新员工,到资深员工,到团队负责人,每个阶段的成长关键词。 01 职场新人 成长关键词:认真、谦虚、踏实。 7、8月份是新员工入职的季节,大批的职场新人转换跑道,从学校走进了公司,从校园走进了职场,看着那些朝气蓬勃的脸庞,我还是想到了自己刚刚毕业的时候。 我本科读的是通信,研究生读的是管理,我选择就业的单位是管理咨询公司,而这家咨询公司当时有很大一块业务就是移动通信,我满怀热情,自认为兼有专业+管理才能,意气风发的踏入了上班族的序列。 但其实懵懵懂懂的我刚刚来到公司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咨询公司当时并没有一套培训体系,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安排,岗位是按照职级序列进行分工的。 一个移动工位、一台电脑,便开启了我的职业生涯。 合伙人安排一个项目经理给我发了点资料,让我对通信行业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做个分析,实际上就是做个环境分析,无非就是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这些方面,因为还有一点功底,一周完成了作业。 当我装订完报告,去跟项目经理汇报工作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装订的报告订书针都没对齐,不在一条线上。单独的订书针也没有跟文件边框对齐。纸张里进外出的看起来非常不美观。” 我说我下次注意,然后用期待的眼神等待他翻看我的报告。然而,他并没有看,而是让我拿回去重新装订一下。 当我第二次将那份报告拿到他的办公桌前时,他说“这下就好看多了嘛”,然后笑呵呵的打开了我的报告。 我还在等一番夸赞,没想到他还没翻几页,便说,“你这报告的字体,跟公司的行文规范不太一致,你按照公司的PPT文件格式,包括字体(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正文分别什么字体多少磅)、框线、表图等等,再重新调整一下。” 于是我不很情愿的回到工位上,开始了漫长的“对标学习”,当我再一次将报告拿给他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孺子可教也。” 作为新员工,刚到一家公司,这个阶段最核心的就是要学会“自理”,认真、谦虚、踏实的将自己的工作照顾好,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要以空杯的心态,将自己置身于草丛中,俯下身来,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如果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都做不好,领导又会凭什么会认为你在专业上就比别人强呢? 后来,他对我的报告,又提出了一些修改的建议,比如行业现状不仅要纵向比较,还要进行横向对标,比如如何运用Excel中函数功能进行数据分析等等。 于是,我“认真”的向项目经理请教他那些建议的内涵,回到工位上,一整天都在“认真”研究报告,“认真”的向同事请教不懂的问题,“认真”的研究我们的行业用语。 我的心里素质还算可以,所以,不管在工作上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能从这份工作中学到知识,我就会觉得多努力一点、多付出一点都是值得的。 但是有一次我的项目经理公开在团队里批评了项目组里的另外一位女同事,那位同事当场就在流眼泪,啪嗒啪嗒的眼泪就像是断了线的珠子,滴滴答答的砸落在地面上。 项目经理足足训斥了她半个小时,她都站在那儿谦虚的站着,谦虚的听着,谦虚的记着。 可能会有人说“我凭什么要受这种气,要我可是不能忍的。” 但是,怎么说呢,受气、忍耐、检讨,也是一种职场经历,就算心里在委屈和难过,也不要忘记检讨自己,是不是真的有做错的地方? 说句心灵鸡汤的话,职场道路难免曲折,但是如果可以让我们在挫折中成长,那么有一些荆棘又有何妨呢? 职场是一座大熔炉,这是我在工作了两年以后悟到的道理,因为我发现,每年公司都会有新人源源不断的涌入进来,但是只有相似的人才留了下来,包括工作方法、专业态度、沟通之道等等,所有这些仿佛都有迹可循。 02 资深员工 成长关键词:技能、责任、担当。 在职场2、3年之后,我们就摘掉了职场新人的帽子,从边角工作到团队里的核心成员得力干将,变成了一名资深员工。 资深员工之所以资深,不仅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在团队里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直接跟领导对话,又能指导职场新人,在职场圈里开始游刃有余。 团队,是职场里一种不可或缺的组织形式,是一个企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和执行主体,是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将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客观存在。它是无形的,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但是却能对人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人人都渴望加入好团队,好团队的文化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催人奋进,好团队需要的是小太阳,而不是一个浑身散发着负能量的“倒霉蛋”。 因此,加入好团队之前,先问问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员工? 在咨询公司的时候,每个团队都是临时组建的,团队成员是由合伙人或者项目经理直接挑选的,有些员工非常抢手,需要负责人争抢资源;还有一些员工即使在咨询旺季大家都鸡飞狗跳的时候,他们依然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那意味着他们根本没有项目可以上。 coco就是前者,大家争抢的资源。 十月份的时候,我上的第一个咨询项目,当时我们的团队是4个人,1个项目经理,2个资深顾问,1个职场新人就是我。我们项目内容的分工并没有根据大家的是不是资深员工进行安排,在做阶段工作的时候,大家的工作分工基本相差无几。 那段时间,白天我们都各自忙着调研访谈、梳理成果、形成报告,晚上集中做研讨和汇报,别人的材料都过得非常快,每次过我的材料都会挑出一堆的问题,我当时唯一感到不安的是,因为自己的工作不够专业耽误了大家的休息时间。 就这样过了几天之后,项目经理觉得不是办法,于是安排了其中一位资深顾问coco对我进行专业辅导。 刚开始,我将自己做完的报告反馈给coco,然后她在我的报告上标注出来需要调整的内容,以及调整的思路,不懂的内容我可以再跟她进行确认和沟通。 后来我会在搭架构的阶段就事先跟她沟通确认,然后再进行细节的补充,节省了不少时间,也少做了一些无用功。 但是,之前做的那些“无用功”也实实在在的告诉我,职场上没有能够偷的懒,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有责任心,就能够潜下心来,弥补自己的短板和不足。 Coco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管理好自己,还要辅助项目经理管理好我的工作。他不仅帮助我提升了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还为项目经理释放了一部分精力和时间,也促进了整个团队做项目的进程。 而且,作为我的辅导老师,她还会帮我承担一部分她本无需承担的压力,以及我出错时对自己的一份反思,我觉得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03 团队负责人 成长关键词:放手、反思、稳定人心。 那么当好一个管理者到底需要什么基本素质呢? 初出茅庐的管理者,最需要懂得的一个词,就是“放手”。 我刚刚做团队负责人的时候,当时一下子就感觉压力非常大,因为我的团队成员配置不是很理想,想想自己要对这样一个团队负责,我就常常感到焦虑。 团队里有个员工我们暂且称呼他为灵灵吧,灵灵做事不够上心,文字功底又差,基本从她手里出来的东西,都没法交付。有一份报告,在我让她调整了N遍以后,我觉得不行,时间很紧张,报告又要赶时间上会,我只好每天加班到很晚,一个字一个字的修改。空荡荡的办公室,我一个人坐在里间的屋子里敲打着键盘,天天如此。而且彼时我心里还在想,他们怎么这么好运气遇到我这么好的负责人。 可是没过多久,我就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办公室的文件越堆越多,每一个人手中要出去的报告都得我来审核把关。我白天基本在开会,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审核,有的报告还要亲自重头到尾的调整,实在是赶不赢了。 我以前觉得自己改起来比较快,但是忽然间发现随着量的积累,就算我天天加班到深夜,工作永远都做不完。同时,我的团队成员一点都没有成长,也并不感恩,他们甚至觉得我做这些事情理所应当。 于是我进行了反思,我必须做出改变了。 事实上,他们的确没有必要感激我,因为我同时也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 我作为一个团队负责人,职责根本不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而应该去制定工作计划、把握进度、审核质量,然后提出自己的建议, 监督团队成员把我的想法和计划落实到位。 哪怕在团队成员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的时候,也要让自己慢一下,留出点时间进行思考。 如果事情比较重要且紧急,负责人应该亲自出马做好工作,与团队成员共同探讨交付成果,确保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理解成果的内涵,这样在下一次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不再需要负责人再次亲自出马。 如果遇到不是那么紧急的事情,还是要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教导团队成员做好手上的工作。这不仅需要耐心,更加需要技巧,因为有时候你知道的,领导的想法即便在脑海里已经形成了浑然天成的基本样式,但是要将它们清晰、精准、透彻的表达出来,却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但是我可以通过过程跟进辅导进行纠偏和改进,比如,帮助团队成员搭建框架之后,让团队成员放手去做,即刻保持顺畅的沟通,在关键环节和节点上进行把控,逐步对工作成果进行审核把关,以保证工作成果最终不会偏离自己的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非常耗费心力,可能一个报告我自己一天也就赶完了,但是要团队成员去做一周也不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大概率上需要2-3周,改的次数最多的报告能上十次了,过程中劳心伤神、容易生气,还需要一点情绪管理的技能,但这确实是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实现成长的必经之路,无处可躲。 同时,作为一个团队负责人还要有稳如泰山的修为。 我刚做团队负责人的时候,很容易着急,即使是开会时音频设备突然出现故障这种事情,我都会坐不住,要亲自去音控室进行协调。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上面有一个非常着急的文件下来让我们隔天就要提交一个材料,这个材料涉及好几个部门,事情本身比较棘手,万一方向搞偏,就会犯错误。 我忙的团团转,给其他团队负责人打电话说明缘由,当时转过身,我忽然发现我的团队成员也都在忙忙慌慌,办公室内一团糟,并不是每个人都在按照分工和秩序处理这件事情。 我举着手机,试着让自己从忙乱中脱离出来。如果说刚才我是在画布前做一幅画的话,那么此刻,就像是我搬了一张凳子,坐在远远的地方观察着刚刚的作品。 我好像忽然间明白,其实作为管理者,我要做的事情就是稳定人心,把好方向,做好分工,大家各负其责,我只需要跟各团队负责人打个招呼,具体的事情由团队成员对接即可,然后我对成果进行复核。 好的团队负责人,就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人物,只要有这个人在,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再难的坎儿,都能让这个团队定下心来,齐心协力,相信一定能够度过危机,达成目标愿景。 一个团队负责人很容易影响到一个团队的士气,一个团队战斗力的削弱,也是从人心失散开始的,让大家明确自己的方向目标、职能分工、时间节点、质量要求,大家就像一个大型机械系统的各分部零件一样,自动运转起来,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山川画卷呢? 推荐:管理者基本修炼清单 今天穿什么 个人公众号,不代表公司观点 搜索公众号 " 七十二朵云 "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近想要成为的自己。 作者小云: 管理学硕士,企业中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