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不是在开玩笑,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是在用时间换金钱。 无论是外企、私企、国企、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数都是在零售自己的时间。但无论是996,还是955,都是在将我们的工资时薪化。我们每天也只能赚12个小时的钱,因为还要吃饭、睡觉、学习、交友、娱乐。 努努力,最大化一下自己的职场价值,先定个小目标,一年先赚它100万。一年52周,一周工作6天,一天上班12个小时,算下来,时薪是267元/小时。辛辛苦苦干一个小时,才能够得到267元,真想撂挑子不干了。有人说,老板既然给我267元/小时的工资,我就干267元的活儿。如果,老板给你了267元的工资,你干出了500元的活儿,那你的单位时间价值就值500元。你把自己的时间,不仅卖给了你的老板,也卖给了你的简历。即便你的老板不答应,你还可以去劳动力市场,转上一转。这个时候,如果有个人说,我每个小时收你50元,帮你做事情,你愿意吗?你可以评估一下,如果你把自己2-3个小时的任务转让出去,从中间赚个差价,再用这2-3个小时做价值更高的事情,是不是更划算?购买他人时间的第一个效用是,帮助我们节约时间,然后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当你把时间花在了市场和客户攻关上,调研和报告上的时间就会变得很少。我的朋友,找了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帮他专门做研究,一个小时给他50元。这样一来,调研、分析、测评的工作,有了专人来做,给他腾出了更多的时间。于是他用大量的时间,不仅维系了一批老客户,还开拓了一批新客户。不仅实现了区域深耕,还完成了新区域市场签约。对于给他干活的大学生而言,他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还积累了工作技能。如果你薪资比较高,那么像打扫卫生、做饭等家务活,也可以外包给钟点工。很多夫妻关系的恶化,就是在有了孩子之后,总是为谁带孩子,谁做家务而引发争执。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女生觉得,保姆比自己的工资还贵,不如自己在家全职一段时间。建议用增值估值法,用自己未来的薪酬体系做衡量,因为几年之后,你的工资或许会翻好几倍。但假如你全职了,重返职场之时,又会有几年的适应期。《向前一步》里说,我们只有赢得一份能够说服自己、具有挑战性、回报丰厚的工作,才能让人生中的各种选择,成为一场公平的竞争。如果我们知道,购买他人的时间,不仅可以让自己增值,还可以拥有一段幸福的关系,这简直是太划算了。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人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柯维在《与时间有约》里,将时间按照重要性、紧迫性分在了四个象限:
 普通人会把第一、第三象限的紧迫事情先搞定,但是成功人士却安排出时间先把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先做了。 购买他人时间的第二个效用是,让他们为我们产出价值,再到市场上去交换更多的价值。最原始的理解,比如我们开了一家公司,我们需要雇员。公司付给雇员薪酬,雇员帮助公司创造产品,然后将产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和变卖,换取溢价。作为员工,总是想赚更多的钱,付出不那么辛苦的劳动。员工,要想赚更多的钱,一方面可以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单位时间价值。我们大多数人赚钱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时间卖给别人,单位时间内的价值越高,我们赚的钱也就越多。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市场里,有人愿意买我们的时间,我们能把自己的时间卖出去,交易才会产生。有人愿意买,那是因为我们的时间划算,要不然别人是不会买的。我们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劳动工具,使得自己的单位成本最小,价值最大。我们用别人的廉价时间,来套取自己的时间空缺,继续打着工。然而,工作价值不可能无限扩张,毕竟年薪上亿的人,也是寥寥。但是服务不行,服务是个性化的东西,得投入人力、时间、技术,然后一个一个去搭建。我们的终极赚钱目标应该像微软这家公司一样,开发一款产品,十年如一日的卖。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写书,因为写书是性价比最高的事情,而写作这项投入又几乎是没有什么门槛的事情。有个自媒体作者,大学时候就开始写文章了,后来随着他第一本书的印刷,市场反映很好,就又加印了两次。这三次的版权费,让他刚毕业,就在自己立足的城市买了一套房子。我也有个朋友,她自己亲自带孩子长大,积累了一些育儿的方法。于是,她将自己的这些方法写下来,不仅出售网课,还出了书,现在是一名线上讲师+自媒体作者+创业者。身边一个律师,自己做网课,一小时的沟通课售价9.9元,首次推出就出了8000多份,单次收入接近10万元。如果产品不好,别人买过一次,就不会再买第二次了。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会传播,会帮助你树立个人口碑和品牌,会让你越来越值钱。 现在,问问自己:《专业化生存》里说,“生活就像一条高速公路,你比别人先行一步,你得到的教训,既有意义,也有价值。”如果你渴望钻石一样的璀璨的人生,那就必须有勇气,去享受被打磨的过程。无论是打磨一款产品,还是打磨自我本身,都要能耐得住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