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3个赚钱逻辑,你一定要知道。

 云说职场 2021-07-17

你好,我是小云。

聊到赚钱,你有什么赚钱逻辑呢?

在职场拼刺刀,升职加薪走上巅峰。

在工作外斜杠,加盟读书写作社群。

我相信,每个人的赚钱逻辑是不一样的。

我们也只能赚到,我们逻辑内的钱。

再强的逻辑,也跑不了赚钱的底层逻辑,那就是:
兜售时间。
时间不可逆转,不可补偿,不可储存,也不可再生。

富兰克林说,时间就是金钱。

他不是在开玩笑,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是在用时间换金钱。

时间这么换钱?或者说,怎么兜售时间?

三个招式:零售时间、购买时间、批发时间。


01 

零售自己的时间

我们十年寒窗之后,选择一家企业打工。
无论是外企、私企、国企、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数都是在零售自己的时间。

有人996,月薪5万。

有人955,月薪1万。

但无论是996,还是955,都是在将我们的工资时薪化。
我们每天也只能赚12个小时的钱,因为还要吃饭、睡觉、学习、交友、娱乐。

一个美国人一生时间的分布情况

努努力,最大化一下自己的职场价值,先定个小目标,一年先赚它100万。

一年52周,一周工作6天,一天上班12个小时,算下来,时薪是267元/小时。

267元,听起来并不算多吧。

辛辛苦苦干一个小时,才能够得到267元,真想撂挑子不干了。

但是先别着急,零售自己的时间,是有原则的。

尽量将自己的零售时间,进行价值叠加。

如何叠加呢?

多卖一次。

你心里想,是不是开玩笑呢?

难道我再出去打一份工?
跑滴滴,送快递,摆个夜摊?
不不不,这些只会让你越来越不值钱。

再打一份工,为自己的简历打工。


有人说,老板既然给我267元/小时的工资,我就干267元的活儿。
可你就永远只值这267元。

如果,老板给你了267元的工资,你干出了500元的活儿,那你的单位时间价值就值500元。

你把自己的时间,不仅卖给了你的老板,也卖给了你的简历。

500元时薪,你去跟老板谈,我要加薪。

即便你的老板不答应,你还可以去劳动力市场,转上一转。

市场是验金石,它会给到你最公正的待遇。

单位时间价值增长了之后呢?


这个时候,如果有个人说,我每个小时收你50元,帮你做事情,你愿意吗?

你可以评估一下,如果你把自己2-3个小时的任务转让出去,从中间赚个差价,再用这2-3个小时做价值更高的事情,是不是更划算?

一个概念就出来了,购买他人的时间。

02 

购买他人的时间

购买他人时间的第一个效用是,帮助我们节约时间,然后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我有个朋友是做销售的。

我们都知道,做销售很磨人。

不仅要跑市场、拉客户,还要做调研、写报告。

当你把时间花在了市场和客户攻关上,调研和报告上的时间就会变得很少。

那么,解决方案来了。

我的朋友,找了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帮他专门做研究,一个小时给他50元。

这样一来,调研、分析、测评的工作,有了专人来做,给他腾出了更多的时间。

于是他用大量的时间,不仅维系了一批老客户,还开拓了一批新客户。不仅实现了区域深耕,还完成了新区域市场签约。

年终考核下来,他在全公司排名第一。

干了两年,就被提拔为市场总监了。

对于给他干活的大学生而言,他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还积累了工作技能。
这些经历会成为求职的敲门砖,或者通行证。

这可是双赢的模范事例。


生活中,购买他人时间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果你薪资比较高,那么像打扫卫生、做饭等家务活,也可以外包给钟点工。


很多夫妻关系的恶化,就是在有了孩子之后,总是为谁带孩子,谁做家务而引发争执。

改善的关键措施,可以是请个保姆,或者钟点工。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女生觉得,保姆比自己的工资还贵,不如自己在家全职一段时间。

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建议用增值估值法,用自己未来的薪酬体系做衡量,因为几年之后,你的工资或许会翻好几倍。

但假如你全职了,重返职场之时,又会有几年的适应期。

《向前一步》里说,我们只有赢得一份能够说服自己、具有挑战性、回报丰厚的工作,才能让人生中的各种选择,成为一场公平的竞争。

得失权衡,全在自己。

如果我们知道,购买他人的时间,不仅可以让自己增值,还可以拥有一段幸福的关系,这简直是太划算了。

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人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什么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柯维在《与时间有约》里,将时间按照重要性、紧迫性分在了四个象限:

时间管理的四个象限

普通人会把第一、第三象限的紧迫事情先搞定,但是成功人士却安排出时间先把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先做了。

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往往就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购买他人时间的第二个效用是,让他们为我们产出价值,再到市场上去交换更多的价值。

最原始的理解,比如我们开了一家公司,我们需要雇员。

公司付给雇员薪酬,雇员帮助公司创造产品,然后将产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和变卖,换取溢价。

作为雇主,总是想用最少的钱,买到更好的劳动力。

作为员工,总是想赚更多的钱,付出不那么辛苦的劳动。

于是,一个不等价公式就出现了。

员工,要想赚更多的钱,一方面可以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单位时间价值。

我们大多数人赚钱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时间卖给别人,单位时间内的价值越高,我们赚的钱也就越多。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市场里,有人愿意买我们的时间,我们能把自己的时间卖出去,交易才会产生。
有人愿意买,那是因为我们的时间划算,要不然别人是不会买的。

我们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劳动工具,使得自己的单位成本最小,价值最大。


03 

批发自己的时间

贩卖自己的时间,总会江郎才尽。

毕竟工作时间不能无限延长,一天也只有24小时。

购买他人的时间,是价值交换。

我们用别人的廉价时间,来套取自己的时间空缺,继续打着工。

然而,工作价值不可能无限扩张,毕竟年薪上亿的人,也是寥寥。

我们还有一条赛道,可以创造“睡后收入”。

批发自己的时间,重复贩卖自己的时间。

把自己的一份时间,卖出去很多次。

什么意思呢?

做产品。

互联网公司都是卖什么呢?
要么卖产品,要么卖解决方案。

卖产品,做的最好的公司,是微软。

解决方案呢?良莠不齐,没有最好的公司。

你发现了么?卖产品能做大,但是卖服务不行。

产品可以重复卖,一直卖。

但是服务不行,服务是个性化的东西,得投入人力、时间、技术,然后一个一个去搭建。

我们的终极赚钱目标应该像微软这家公司一样,开发一款产品,十年如一日的卖。

对于个人来说,最好的产品是什么呢?

可以是:畅销书、网络课、演讲等等。

最好的手段呢?
当然是写作。


无论是出书、讲课、演讲、培训,底层的逻辑是写作。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写书,因为写书是性价比最高的事情,而写作这项投入又几乎是没有什么门槛的事情。

有个自媒体作者,大学时候就开始写文章了,后来随着他第一本书的印刷,市场反映很好,就又加印了两次。
这三次的版权费,让他刚毕业,就在自己立足的城市买了一套房子。

我也有个朋友,她自己亲自带孩子长大,积累了一些育儿的方法。
于是,她将自己的这些方法写下来,不仅出售网课,还出了书,现在是一名线上讲师+自媒体作者+创业者。
身边一个律师,自己做网课,一小时的沟通课售价9.9元,首次推出就出了8000多份,单次收入接近10万元。

批发时间的前提是,你需要一款好的产品。

如果产品不好,别人买过一次,就不会再买第二次了。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会传播,会帮助你树立个人口碑和品牌,会让你越来越值钱。

现在,问问自己:
你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
你有哪些人生经验?
你走过哪些弯路?
你读过什么书?

《专业化生存》里说,“生活就像一条高速公路,你比别人先行一步,你得到的教训,既有意义,也有价值。”

为自己开列一份清单吧,比如:

怎么获得升职。
如何减轻体重。
怎样面对批评。
如何改善关系。
怎么通过考试。
如何职业转型。
甚至怎么找到最佳伴侣。

开始打磨自己的产品吧。

如果你渴望钻石一样的璀璨的人生,那就必须有勇气,去享受被打磨的过程。

这话听起来很鸡血,但现实就是这么凛冽。
要么被打磨,要么自我打磨。
反正都要被打磨,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

无论是打磨一款产品,还是打磨自我本身,都要能耐得住寂寞。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04 

写在最后

最后,时间是一切事物最重要的维度。
在赚钱这件事情上,我们不得不考虑时间这个维度。

零售时间,提高自己单位时间的价值。

购买时间,利用价格差从中获取溢价。

批发时间,把一份时间重复卖出多份。

这就是赚钱的逻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