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了太多的基金,该如何精简?

 让思想冲破牢笼 2021-07-17

图片

明确基金的定位,详细比较后,去芜存菁

题图 / 接天莲叶

作者 / 一石二鸟

标签 / 投教

在基金投资实践中,不少投资者看到自己觉得不错的基金就想尝试买入。时间一长,持有的基金数量也就越来越多了。投资本来也不需要买入那么多标的,精不在多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明白。

巴菲特在商学院演讲时曾说:“我可以给你一张只有20个打孔位的卡片,你可以打20个孔,代表着你在这一生中所有可以做的投资,从而最终增加你的财富总值。但是一旦打完了卡上所有的孔,你就不能再做任何投资了”。他继续说:“根据这些规则,你将会真正认真地考虑你的每一次投资,你会被迫三思而后行,所以这样一来你自然会做的好得多”。

我们在投资时,如果能够高度审慎,把握非常有限但有重大意义的投资机会,那投资效率就能提高不少。在朝着这样的方向进化之前,很多朋友想精兵简政,简化一下自己的基金投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需要做哪些功课呢?

01沙场点兵,统计先行

为了清楚自己到底持有多少基金,投资者应拿出时间进行细心的统计,把自己在各大基金销售渠道持有的基金都统计汇总一番。

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要记录自己持有相关基金的市值情况,将基金进行简单的分类。比如,统计定位防御的债券型基金、固收 的市值,统计偏股型基金,可以把主动权益与指数型基金分开进行统计。如果持有QDII基金,封闭式基金、持有期基金,也需要单独进行统计。基金组合或投顾不方便进行精简拆分,则可以按性质将其视为一个“大基金”。对比相关的组合或投顾服务,然后决定取舍

精简基金有点像合并同类项的工作,找到相应基金的同类进行归集,我们接下来才方便开展比较与优选的工作。在整理和统计自己所持有基金的过程中,我们的股债资产配置也会慢慢清晰起来。在进行基金精简与整合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把股债资产配置的功课做好。

02精兵简政,分门别类

在分门别类整理好了自己所投资的全部基金资产之后,下一步就是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之所以会持有太多的基金,除了投资者见到好基金就想配置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贪大求全的心理。想要实现特定的投资目标,必须要有所取舍之后才能实现,基金投资不能既要、又要、还要、更要……抱着这样的心态。配置了过多的基金,彼此之间相互抵消,整个基金投资组合也就失去了个性鲜明的棱角了。

A股市场齐涨齐跌的行情整体占少数,大多数时间里会呈现结构性行情。在结构性行情中,总是一部分行业占优,一部分风格占优,另一部分行业与风格表现平平或相对较差。从主动权益投资的角度来看,基金经理往往有鲜明的投资风格烙印,细分化的行业主题基金,又成为了投资者进行行业配置的好工具。

此前,我曾向大家介绍过,七种常见的基金投资风格,这其中包含价值、成长、均衡、质量、红利、中观配置和行业主题,相关投资风格的主要特征也向大家进行了阐述。在精简所持有的基金之前,给相应的基金1-2个合理的标签,明确相关基金的投资风格、扮演角色、战略定位非常重要。

在做好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与擅长的行业投资分类之后,我们要将诸位基金经理及其所管理的基金进行对比分析。比如,对于同一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一般只选取一个。成立时间较早的基金,一般只能进行A股市场投资,最近一两年发行的新基金,大多数可以进行A股和港股通的两个市场投资。如果基金经理擅长港股配置或基金经理的资产管理规模较大,需要港股进行扩大证券选择范围,则最好保留能投资港股的基金。除此之外,对于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还可以从基金规模、超额收益能力上来进行考察,最终决定相关的投资取舍。

对于不同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相近投资风格的要在比较之后有所取舍。这种比较涉及投资理念的比较、证券选择能力的比较、资产管理规模与能力圈的比较。在投资理念的比较中,我们要关注基金经理是擅长择股、持股还是擅长交易。在证券选择能力的比较中,我们要关注基金经理对牛股发掘的时机早晚,对公司商业模式与未来发展理解的深度。在资产管理规模与能力圈的比较中,重点关注基金经理驾驭大资金的能力,以及擅长投资的行业多寡等。

03明确配置目标,树立长期信心

在进行了上述的比较之后,我们对当前所持有的哪些基金更有信心,就会一目了然,这项工作的意义并不在于预测哪些基金接下来会上涨更多,短期的涨跌影响因素太多,我们不可能预测准确。在相对正确的基金选择当中,留下自己最认可、最有信心的一批,未来能够投资这些基金长久,这是基金长期投资取得不错成绩的关键。

在精简基金的过程中,还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清晰的目标。比如,我最多只允许持有多少个基金,有了明确的数额限制之后,对于持有比例很低,即使大涨也贡献甚微的基金,也就方便进行合并了。

最后,我们在精简固收与权益型基金时,还要统筹服务于股债资产配置。要明确固收类基金当前应配置多少比例,权益型基金当前要配置多少比例。根据所确定的比例,结合我们的基金总投资资产,固收与权益账户,总体的配置金额也就清晰了,具体基金应买入多少目标市值也就确定了。

投资基金,必须建立在对相关基金、基金经理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由于个人投资者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能够长期追踪的基金总数量不会太多。2021年的二季报近期逐渐开始披露了,你是否觉得基金定期报告太多,自己无暇顾及呢?如果有这样的困扰,那就说明持有的基金数量太多了,应该考虑做一下基金精兵简政的功课了。

去芜存菁,与自己信赖的基金管理人同行;精兵简政,用个性鲜明的基金搭建起自己的股债资产配置;各司其职,用长期投资来实现自己的小目标。

声明:基金研究、分析和基金组合服务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及基金组合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